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杀虫
  • 2篇乒乓
  • 2篇球状
  • 2篇微球
  • 2篇纳米
  • 2篇壳聚糖
  • 2篇壳聚糖微球
  • 2篇苦皮藤
  • 2篇苦皮藤素
  • 1篇对甲基
  • 1篇叶片
  • 1篇遗址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性
  • 1篇预聚
  • 1篇预聚体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载药
  • 1篇制备及特性

机构

  • 9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杨光
  • 5篇王珊
  • 4篇郭金婵
  • 4篇曹蕾
  • 3篇黄四平
  • 2篇王晓芳
  • 2篇古元梓
  • 1篇李玉红
  • 1篇刘阳
  • 1篇赵维
  • 1篇郑敏燕
  • 1篇杨鸽
  • 1篇常丹
  • 1篇曹皎洁
  • 1篇夏飞

传媒

  • 3篇应用化工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印染助剂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皮革与化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类乒乓球”状壳聚糖微球对环丙沙星的控制释放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得到单分散性的微米级微球。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壳聚糖微球对环丙沙星的载药释药性能,考察了环丙沙星初始浓度、pH、微球粒径大小、载药时间及温度对饱和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200 mg/L,pH为8.80和时间为65 min,温度为37℃的优化条件下,壳聚糖微球对环丙沙星的载药量最大,最大吸附量为325 mg/g。在pH为7.4,温度为37℃的模拟人体肠胃缓冲溶液(NaH2PO4/NaOH)中研究了初始浓度以及释放时间对释放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环丙沙星在担载时与环丙沙星的初始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担载量越大,但是担载效率和浓度之间无确定的线性关系。在环丙沙星释放初期有明显的释放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释放逐渐稳定,释药效率可达97%左右。
王珊郭金婵曹蕾古元梓杨光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环丙沙星载药
ZrV_2O_7/Al复合梯度材料制备及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湿化学/高温煅烧法制备ZrV2O7粉末,并以其和金属Al粉为原料,利用粉末冶金法的堆层技术制备ZrV2O7/Al复合梯度材料。通过XRD、SEM抗热震性实验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组织及强度。结果表明:湿化学/高温煅烧法制备的ZrV2O7粉末纯度高;在ZrV2O7/Al复合梯度材料中沿梯度材料纵截面方向的成分梯度过渡明显,各层之间结合紧密。热震性实验表明,ZrV2O7/Al梯度材料的耐高温强度高,各层之间粘结性好。
王晓芳李玉红杨光
关键词:湿化学热震性
苦皮藤素的提取、鉴定与杀虫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回流法从陕西宁陕县苦皮藤中提取了苦皮藤素浸膏,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阿贝折光仪对其折光率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杀虫效果进行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法对陕西苦皮藤素有较好的提取效果,苦皮藤素膏中含有3种不同苦皮藤素,且苦皮藤浸膏中苦皮藤素的含量最多可达14.3%,苦皮藤素浸膏对蟋蟀等生物害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杀虫效率在24 h内可达90%以上。
黄四平杨光王小利常丹
关键词:苦皮藤苦皮藤素
苦皮藤素等对蟋蟀的杀虫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蟋蟀是对土遗址造成安全威胁的一种重要生物病害,采用叶片载毒饲虫法,用苦皮藤素、甲拌磷乳液、报春花3种药物对蟋蟀进行了杀虫试验。结果表明,2%的3种不同杀虫剂对蟋蟀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在10 h蟋蟀的死亡率都达到了100%,考虑到3种药物对环境的影响,最终采用植物源苦皮藤素作为杀虫剂;不同浓度的苦皮藤素中,2%~4%的苦皮藤素对蟋蟀杀虫效果最为突出。该研究结果为防治土遗址中的蟋蟀病害提供了依据。
黄四平杨光杨鸽刘阳
关键词:苦皮藤素蟋蟀
绿色合成法制备聚氨酯/TiO_2杂化材料
2009年
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方法合成聚氨酯,通过掺杂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氨酯/纳米TiO2杂化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DSC)分别对聚氨酯/纳米TiO2杂化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表明此材料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及可逆性。通过荧光技术证明其光学性。为利用荧光技术研究杂化材料的结构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王珊郑敏燕郭金婵曹蕾杨光
关键词:聚氨酯纳米TIO2荧光性
硅酸预聚体对黄土遗址的室内加固实验被引量:1
2017年
以正硅酸乙酯和蒸馏水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恒温制备了硅酸预聚体加固剂,并以乙二胺为固化剂,在实验室对土样予以加固并进行了色差、增重率、耐水性、p H值、抗压强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未加固的颜色为基准色,加固后色差为1.43,色差为1.4﹤1.5,不会引起人肉眼可辨识的色泽变化;平均增重率为0.56%,不会引起遗址土壤组成的变化;放入水中,24 h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形态,达到耐水性要求;p H值为8.13,基本不变;抗压强度比未加固土样强度增加了35.8%。本研究将为土遗址保护提供一种良好的防风化加固材料。
高衡黄四平杨光王晓芳赵维
“类乒乓球状”壳聚糖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用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具有单分散性的"类乒乓球状"壳聚糖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考察了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pH、粒径大小、时间及温度对饱和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具有Langmuir吸附特性,在pH为4.9,温度为30℃,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处理45 min可达到吸附饱和,饱和吸附量为284 mg/g,吸附率高达95%以上.
王珊郭金婵曹蕾杨光
关键词:壳聚糖微球甲基橙
丙环唑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以2,4-二氯苯乙酮、1,2-戊二醇、溴水、1,2,4-三氮唑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先环化后溴化再缩合的方法制备丙环唑成品,丙环唑粗品含量为94%-95%,采用酸碱中和去除杂质,生成的丙环唑硝酸盐,用液碱中和还原,得到纯的成品。其收率为72%丙环唑,比文献值提高了3%,采用此方法原料成本低,工艺条件简单,环境污染小,易于操作。
王珊郭金婵夏飞古元梓杨光
关键词:丙环唑杀菌剂
纳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综述了纳米碳酸钙(CaCO3)/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优缺点,以及近年纳米碳酸钙(CaCO3)/聚丙烯(PP)改性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展望了纳米碳酸钙(CaCO3)/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王珊曹蕾曹皎洁杨光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CACO3聚丙烯PP纳米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