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1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生物学理学更多>>
- 亮暗衬线法校正邻近效应及其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光学光刻中的邻近效应校正是实现亚微米光刻的必要手段。作者基于波前加工的思想 ,提出亚分辨亮暗衬线结合辅助线条实现邻近效应校正的方法 ,分析了其校正机理 ,采用这种新方法 ,在可加工 0 .7μm光刻图形的I线投影曝光装置上加工出了 0 .5μm的光刻图形 ,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并与其它邻近效应的校正方法进行了比较。
- 杜惊雷粟敬钦姚军张怡霄高福华杨丽娟崔铮
- 关键词:光学邻近校正
- 任意入射角的平面电磁波在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圆柱上的散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作者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计算了任意入射角的平面电磁波在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圆柱上的散射,给出了所需的统治方程和边界条件及数值结果.
- 张大跃杨丽娟
- 关键词:电磁波分层介质等离子体圆柱
- 入侵植物香丝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和玉米根尖染色体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以采自农田中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中的香丝草为供体,以典型的双子叶植物蚕豆和典型的单子叶植物玉米的幼苗为受体,运用根尖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了香丝草的根、茎、叶和幼果4种器官水浸提液对受体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1)在香丝草不同器官水浸提液作用下,蚕豆和玉米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时期均受到明显影响,细胞中出现了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环、染色体粘连及染色体滞后等多种染色体畸变。(2)香丝草各器官水浸提液对蚕豆幼苗根尖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玉米。(3)香丝草各器官水浸提液对蚕豆和玉米幼苗根尖的染色体畸变诱导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即水浸提液浓度越高,受体的微核率和畸变率越高,相应的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水浸提液的诱导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是简单的加和作用。(4)香丝草各器官水浸提液均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但整体化感效应表现为叶>幼果>茎>根,即叶片产生的化感作用最强。因此,香丝草分泌的化感物质可能通过对受体植物生长点的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形态产生影响,造成受体植物染色体的多种畸变和不可逆的遗传损伤,从而成功入侵新的栖息地。
- 杨丽娟梁乾隆何兴金
- 关键词:蚕豆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应用被引量:108
- 2004年
-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图像信号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使快速卷积、目标识别等许多算法易于实现;然后根据图像信号的灰度结构特征和频谱分布,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和二维维纳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图像信号中的低频干扰和噪声信号;再利用傅里叶反变换将信号还原。结果显示,处理后的模拟远程高空卫星照片轮廓清晰可见。
- 杨丽娟张白桦叶旭桢
- 关键词: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图像处理卫星照片目标识别
- 准一维电子通道中声电电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在甚低温(0.236K)下,通过实验研究了叉指换能器的频率特性以及准一维电子通道中不同源漏电流与分裂门负电位的关系,获得了分裂门的钳断电压.经观察表面声波搬运电子通过准一维电子通道的声电电流发现,声电电流可随分裂门负偏压的变化而发生振荡,作者用库仑阻塞理论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 康建锋李玲杨丽娟高洁
- 关键词:叉指换能器表面声波
- 平面电磁波在径向不均匀等离子体球上的散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作者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数值求解了平面波在径向任意连续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球上的散射问题,平面波用位函数表示,而位函数被分解成球面波,将球面波在分层介质上的散射简化成一个两点边值问题,根据给出的边界条件和统治方程,得到了散射系数.
- 张大跃杨丽娟
- 关键词:等离子体分层介质散射
- MaxEnt模型下的外来入侵种香丝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被引量:13
- 2017年
- 本研究基于生态位模型(MaxEnt),在大量已有居群分布点数据的基础上对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均温、最冷月最低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干月降水量和最干季度降水量这6个环境因子对香丝草分布预测的影响最大;除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之外,其他地区均被预测为香丝草的适生区.目前,香丝草的潜在入侵区仍大于实际分布区,因此,预测该物种还将会进一步扩散;四川西部、云南南部、陕西北部、山东西北部、山西北部和甘肃及河北的大部分地区非常靠近已经被入侵的区域,应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防止其进一步入侵.
- 谢登峰童芬杨丽娟何兴金
- 关键词:入侵植物
- 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子散布及萌发特性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距瓣尾囊草(Urophysa rockii)种子散布途径、散布方式和种子萌发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距瓣尾囊草种子千粒重为0.6684±0.0038g,以果实和种子为扩散单元进行扩散,具有自体扩散和水媒扩散两种方式。温度对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20℃为最适萌发温度,发芽率达67.78%。低温(4℃)层积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层积天数增加,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但层积30d和40d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性差异。光照和黑暗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光照不是其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实验证明,与用湿砂做发芽基质相比,用滤纸做发芽基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比前者高,因此滤纸是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实验中更为适宜的发芽基质。
- 张云香胡灏禹杨丽娟王长宝何兴金
- 关键词: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低温层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