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园园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肾病
  • 8篇IGA肾病
  • 5篇肾小球
  • 4篇蛋白尿
  • 3篇肾小球肾炎
  • 3篇肾小球硬化
  • 3篇肾炎
  • 3篇病理
  • 2篇尿TGF-Β...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足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化生
  • 2篇IGA
  • 2篇病理分析
  • 2篇超微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血管
  • 1篇血液

机构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杜园园
  • 9篇黄朝兴
  • 3篇吕吟秋
  • 3篇徐玉兰
  • 2篇许菲菲
  • 2篇周莹
  • 1篇戴凌虹
  • 1篇阎涛
  • 1篇刘晓丹
  • 1篇周丽萍
  • 1篇梁世凯
  • 1篇张文辉
  • 1篇苏震
  • 1篇刘毅
  • 1篇黄晓燕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2007年浙...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病时的蛋白尿和足突融合在IgA肾病预后判断上的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发病时的蛋白尿>1.0 g/d和广泛足突融合在IgA肾病预后判断上的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2005年1月间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N-FSGN)9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广泛足突融合和蛋白尿>1.0 g/d与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电镜下显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24例(24.2%),足细胞无明显改变(包括足突细胞部分融合)75例(75.8%)。广泛足突融合组的重度肾小球硬化发生率为54.2%(13/24例)明显高于足细胞无明显改变组的28.0%(21/75例);临床表现尿蛋白>1.0 g/d组44例(44.4%),尿蛋白<0.5 g/d组23例(23.2%)。尿蛋白>1.0 g/d组足突广泛融合的发生率为29.5%(13/44例)明显高于尿蛋白<0.5 g/d组的4.3%(1/23例),尿蛋白>1.0 g/d组的重度肾小球硬化发生率为40.9%(18/44例)明显高于尿蛋白<0.5 g/d组的13.0%(3/23例)。结论:广泛足突融合或蛋白尿>1.0 g/d均与IgAN-FSGN肾小球硬化的加重呈正相关,广泛足突融合可作为IgAN-FSGN病变进展的一个病理学标志,尿蛋白>1.0 g/d可作为反映IgAN-FSGN病变进展的一个临床标志。
杜园园黄朝兴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足细胞
发病时的蛋白尿和足突融合预测IgA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IgA肾病—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N—FSGN)患者发病时的蛋白尿>1.0g/d和广泛足突融合在预测疾病进展上的价值。方法:选择1992年12月~2005年2月间我院经肾活检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诊断的IgA...
杜园园黄朝兴
文献传递
血和尿TGF-β1的检测在IgA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IgA肾病(IgAN)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取2006年8月~2007年1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病理室肾活检诊断的原发性IgAN患者68例及健康对照者...
杜园园吕吟秋黄朝兴
文献传递
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9例超微病理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足突融合与 IgA 肾病—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FGS)肾小球硬化及蛋白尿的相关性,探讨 IgAN-FGS 超微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月间在温州医
杜园园黄朝兴
文献传递
TGF-β_1与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不同肾小管间质病变组间的肾小球积分、肾血管积分、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意义;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尿TGF-β1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正相关。结论血、尿TGF-β1及尿α1-MG、β2-MG、NAG可预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和预后,其中尿TGF-β1与IgAN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最强。
周莹吕吟秋杜园园徐玉兰许菲菲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肾小管间质病变转化生长因子
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9例超微病理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足突融合与 IgA 肾病-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FGS)肾小球硬化及蛋白尿的相关性,探讨 IgAN-FGS 超微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月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杜园园黄朝兴
文献传递
病理呈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IgA肾病21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周莹戴凌虹杜园园黄朝兴
关键词:临床病理表现肾小球硬化IGA肾病局灶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终末期肾脏病
人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鉴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人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和鉴定。方法先用梯度筛网法获得高纯度肾微血管球,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肾微血管球内获取内皮细胞,再用单克隆增殖法进行纯化、体外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Ⅷ因子相关抗原,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Weibel-Palade小体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出高纯度人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并传代培养12代。该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细胞浆中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结论本实验成功培养出人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并予以传代。
苏震杜园园梁世凯黄晓燕许菲菲黄朝兴徐玉兰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成人肾小球
血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预测IgA肾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IgA肾病(IgAN)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8例IgAN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尿和血TGF-β1水平,同时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并根据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结果IgAN患者尿TGF-β1/尿Cr比值和血TGF-β1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且IgAN患者尿TGF-β1/尿Cr水平分别与病理分级、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期和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性;而IgAN患者血TGF-β1的水平则与病理分级、CKD分期和24h蛋白尿定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GF-β1在IgAN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尿TGF-β1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反映IgAN活动和进展的早期分子生物学指标。
杜园园吕吟秋黄朝兴徐玉兰
关键词:尿TGF-Β1IGA肾病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足突融合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及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足突融合与IgA肾病肾小球硬化及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间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AN-FGS)99例进行超微病理观察并与病理及临床进行联系分析。结果:电镜下显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24例(占24.2%),足细胞无明显改变(包括足突细胞部分融合)75例(占75.8%)。广泛足突细胞融合组的重度肾小球硬化发生率为54.2%(13/24)明显高于足细胞无明显改变组的28.0%(21/75);临床表现尿蛋白≥2.0g/d组24例(占24.2%),尿蛋白<2.0g/d组75例(占75.8%)。尿蛋白≥2.0g/d组足突广泛融合的发生率为45.8%(11/24)明显高于尿蛋白<2.0g/d组的17.3(%13/75),结论:IgAN-FGS足细胞融合与肾小球硬化的加重及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呈正相关,广泛足突融合可作为IgAN-FGS病变进展的一个病理学标志,尿蛋白≥2.0g/d可作为间接反映IgAN-FGS病变进展的一个临床标志。
杜园园黄朝兴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蛋白尿肾小球硬化足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