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昌

作品数:44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2篇小麦
  • 34篇冬小麦
  • 32篇选育
  • 20篇冬小麦新品种
  • 20篇选育报告
  • 13篇抗条锈
  • 8篇抗锈
  • 8篇高产
  • 6篇冬小麦新品系
  • 6篇新品系
  • 6篇杂交
  • 6篇品系
  • 6篇小麦品种
  • 6篇小麦新品系
  • 5篇锈病
  • 5篇丰产
  • 4篇栽培
  • 4篇条锈病
  • 4篇抗旱
  • 4篇基因

机构

  • 44篇天水市农业科...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4篇李金昌
  • 35篇王伟
  • 33篇汪石俊
  • 29篇张耀辉
  • 15篇宋建荣
  • 7篇王娜
  • 5篇南海
  • 5篇刘鸿燕
  • 4篇赵贞祥
  • 4篇岳维云
  • 4篇张二喜
  • 4篇周喜旺
  • 4篇张喜平
  • 3篇赵尚文
  • 3篇卢子明
  • 3篇吕莉莉
  • 2篇李先振
  • 1篇杜久元
  • 1篇樊玉
  • 1篇巢凯翔

传媒

  • 27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5号选育报告被引量:1
2017年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5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以9589-8-1-2-1为母本、95-1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1—2013年甘肃省冬小麦陇中片旱地组区域试验中,2 a折合产量4 316.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5.41%。该品种株高93~102 cm、穗长8.8 cm、千粒重49 g、容重812 g/L。籽粒含粗蛋白147.2 g/kg、湿面筋264.6 g/kg,沉降值25.5 m 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水4、贵22-14、贵22-9、条中33号、条中32号和混合菌均免疫,主要适宜于天水、陇南、平凉地区及定西东南部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旱地种植。
李金昌王伟汪石俊张耀辉
关键词:冬小麦抗条锈选育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被引量:2
2016年
介绍了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种区域,从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时迟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王伟李金昌汪石俊张耀辉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品种天选43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被引量:1
2015年
天选43是由8845-01-01-1-1和抗源材料贵农22杂交选育而成的普通小麦品种,对我国目前所有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良好抗性。为明确其抗条锈性遗传基础,本研究选用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对天选43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F1、F2和F3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应用460对SSR引物对接种CYR32的天选43/铭贤169 F2代150个单株群体进行抗病基因定位。结果表明,天选43对CYR32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而对CYR33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筛选到10个与抗CYR32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wmc134、Xgwm413、Xbarc187、Xwmc406、Xcfd65、Xgwm18、Xbarc181、Xbarc137、Xwmc419和Xgwm230,两侧距离目的基因最近的标记为Xgwm18和Xgwm413,遗传距离分别为0.8 c M和3.4 c M,并初步将其抗病基因定位于小麦染色体1BS上,暂命名为Yr Tx43。基因来源、抗病遗传分析、分子标记检测及染色体位点分析表明,Yr Tx43很可能是与Yr24、Yr26具有等位性的抗条锈基因。
姚未远柳泽光樊玉申雪雪巢凯翔候璐王保通李强井金学李金昌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冬小麦新品系天9220-12选育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冬小麦新品系天9220—12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882作母本,天选37号作父本,采用系谱法经连续5a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在2004—2005年度天水市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6550.5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6号增产43.OO%;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冬小麦陇南片川区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6858.00kg/hm^2,比对照品种兰天13号增产0.90%。该品系株高100cm左右,穗长平均9.0cm,千粒重36.3g,容重792~819g/L。籽粒含粗蛋白136.6g/kg、赖氨酸4.29g/kg、湿面筋211.4g/kg,沉降值33.2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高抗,成株期对条中29号、条中32号、水4、水14等小种表现免疫,对条锈混合菌的反应型为3/5/5。该品种适于天水市及陇南市的川区种植。
李金昌汪石俊王伟王娜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系选育
甘肃省2014年陇中片冬小麦区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分析评价了区试小麦品系产量的丰产性、稳定性,为选育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方差分析表明Shukla变异系数法,对2013—2014年度陇中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系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新品系9589-4、静冬0318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显著,丰产稳产,适应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系,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进行试验的同时,可在定西、天水等地开展生产示范,良种良法配套,确定适宜区域,尽快发挥新品系的增产作用。
张喜平张耀辉王伟李金昌张二喜
关键词:丰产性稳定性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9号选育报告被引量:4
2018年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9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自育高代品系912-1-2-2为母本,农家品种三属麦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定向选择而成。在2013—2015年度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681.7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8.10%。该品种株高84 cm左右,穗长平均8.10 cm,千粒重40.80 g,容重736.00 g/L。籽粒粗蛋白含量135.7 g/kg,湿面筋含量239.0 g/kg,沉降值38.00 mL,赖氨酸含量4.0 g/kg,粗灰分17.7 g/kg。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4号、贵农其它及混合菌表现中抗,对贵22-14、条中33号表现免疫。主要适应于天水市、陇南地区河谷川道区种植。
汪石俊张耀辉王伟李金昌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报告
抗锈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宋建荣周喜旺汪石俊张耀辉岳维云王伟李金昌赵尚文南海刘鸿燕王娜牛永峰安勤生
研究的意义:小麦生产中抗条锈病、优质、丰产性好的接班品种较少,严重影响了本区小麦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及时选育和示范推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替代生产中退化感病的品种,对确保小麦生产稳步健康的发展具有重...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8号选育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8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天817为母本,天选4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的定向选择而成。在2013—2015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6 619.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7.20%。该品种株高100.00 cm,穗长平均8.50 cm,千粒重44.00 g,容重790.00 g/L。籽粒粗蛋白含量12.87%,湿面筋含量22.70%,沉降值45.00 mL,赖氨酸含量0.36%,粗灰分1.7%。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供试菌系及混合菌表现中抗至高抗,总体表现抗病。适宜在天水市、陇南市河谷川道区种植。
王伟张耀辉汪石俊李金昌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冬小麦新品系天919R选育报告
2009年
冬小麦新品系天919R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15th12”为母本、“8845-①-①”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甘肃省陇南片半山组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5485.50kg/hm^2,比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16.28%。该品系株高92~100cm,穗长7.5~8.0cm,千粒重38.0~41.0g,容重820g/L。籽粒含粗蛋白169.7g/kg(于基)、湿面筋333.0g/kg(14%湿基),沉降值为33.2mL(14%湿基),形成时间6.2min,稳定时间5.0min,拉伸面积56cm^2,延伸性152mm,最大抗拉阻力255EU。苗期和成株期对混合菌和水14(中梁17-S)、条中32号(中梁17、中梁22-S)、水14(中梁17、中梁22-S)、水4、条中32号(中梁17-S)、条中29号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免疫。适宜在渭河上游海拔1400~1900m、肥力中等的半干旱、半湿润山地冬麦区种植。
李金昌汪石俊王伟刘鸿燕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系抗条锈选育
抗锈、高产、强筋小麦天选50号选育研究与示范
李金昌王伟汪石俊张耀辉岳维云南海吕莉莉刘鸿燕王娜周喜旺赵尚文
天选50号经17年育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省区试中产量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5.2%,多年多点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增产6.9%。②、粗蛋白含量14.85%(干基),湿面筋含量29.5%,Zeleny沉淀值43.2m...
关键词:
关键词:强筋小麦选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