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艺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电子电信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心理
  • 2篇辅导
  • 1篇大学生自信
  • 1篇大学生自信心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心理弹性
  • 1篇心理辅导
  • 1篇心理健康
  • 1篇信心
  • 1篇学生自信
  • 1篇学生自信心
  • 1篇学校教育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价值
  • 1篇生命教育
  • 1篇团体
  • 1篇团体心理
  • 1篇团体心理辅导

机构

  • 7篇河南大学

作者

  • 7篇李艺
  • 3篇张宁
  • 3篇孙鑫
  • 1篇宫火良

传媒

  • 2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求索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学生体像满意度的现状及特征
2011年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河南大学360名学生的体像满意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涉及了大学生体像满意度的相貌、舒适、健康、身体部位等方面以及这些方面在性别、生源所在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项目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女生比男生更加关注自己的相貌和体重,男生比女生更关注舒适;②城镇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不适感觉比农村学生更为敏感;非独生子女学生比独生子女学生更倾向于认为自己身体不够健康;③大学生的体像满意度在年龄和专业上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孙鑫李艺张宁
关键词:大学生
大学生家庭责任心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家庭责任心是指在家庭活动中,个体通过与家庭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作为家庭成员对其所应承担责任的认知,并在情感和行为中有所体现的个性心理品质。探讨大学生家庭责任心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社会和谐发...
宫火良李艺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
文献传递
大学生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2012年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后,对存在自信不足或自觉自信对个人造成困扰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让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客观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信任他人、信任自己,接纳他人、悦纳自己,达到重拾自信目标,摆脱由自我怀疑和自卑造成的困扰。
李艺
关键词: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
高校EAP工作模式下朋辈辅导员的积极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面临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怎样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已成为高校考虑的首要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运用EAP模式分析统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方式,对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塑造健全人格,加快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系统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朋辈心理辅导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是探索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途径.文章提出在高校EAP模式下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引进朋辈辅导员的设想,并就其可行性做出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关注.
李艺张宁孙鑫
关键词:EAP心理健康朋辈辅导员
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心理弹性状况,并探讨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对255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大学新生心理弹性水平低于一般水平;②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新生面临新的环境,心理健康问题应受到更多关注。
张宁孙鑫李艺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
生命教育的现实需要与价值回归被引量:12
2014年
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生命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根本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尚存在个体生命灵动受压抑、个体生命健康被漠视、个体道德引导欠缺等不足和偏颇,进而引发了种种漠视和不尊重生命的事件。当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应当基于客观的社会现实需要和教育的终极追求,通过把握生命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性,正确理解生命教育发展的和谐性,突出生命信仰教育的迫切性等路径,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回归。
李艺
关键词:学校教育生命教育生命价值
道德与法律:三种理论主张与现实冲突被引量:1
2013年
道德与法律这两个不同的范畴一直都处于有争议地带,看似没有关系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复杂的关系使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作出研究以解答和诠释法律与道德内涵,并且重新为这两个不同种类的范畴下定义。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这种长久让人存疑的议题的研究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本文就法学三大学派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观点探究二者之间的现实矛盾。
李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