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春
- 作品数:47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9-2023年某综合医院mNGS检出常见病原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趋势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宏基因组学下一代测序(mNGS)在湖南省流行病原体筛查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不同流行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华中区进行mNGS病原体检测的患者数据,统计高频检出病原体,并分析和追踪其流行趋势及易感特征.结果 共统计2019-2023年常见的流行病原体检测人群共16 627例,其中男性10 811例(65.02%),女性5 816例(34.98%);高频检出的病原体有新冠病毒、疱疹病毒(1、4、5型)、鲍氏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耶氏肺孢子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烟曲霉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复符合群、纹带棒状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鹦鹉热衣原体;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对于病原体的检测样本逐年上升,呼吸科、重症科、感染科和儿科对于mNGS的接受度较高.结论 mNGS能缩短病原体检测时间,提高病原体识别率和准确率,可作为指导预防流行病学的应用依据.
- 杨飞城胡庆向梦琴符樊周燕谢功勋戴鹏辉杨洲李艳春
- 关键词:病原体人疱疹病毒鲍氏不动杆菌
-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治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至2021年间收治的5例UESL,进行病理学观察,并通过病历系统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5例UESL患者年龄0.5~15岁,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男女比2∶3,其中原发于右肝3例,左肝1例,两叶均有1例,均无远处转移。肿瘤影像学及大体观为巨大囊实性肿物,镜下由黏液样基质及未分化间质细胞组成,可见多形性瘤巨细胞及特征性的嗜酸性小体。5例患者行手术切除后现均存活:1例患者单纯手术后获得91个月以上的无病生存;2例术后复发,复发后行手术切除+化疗或单纯化疗,现分别无瘤存活35个月、带瘤存活16个月;2例术后进行化疗或化疗+放疗,现分别存活49、31个月未复发。结论 UESL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间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具有特征性病理形态。根治性切除是UESL治疗的关键,术后应及时进行包括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 郭伟胡庆王琨陈志鸿魏荣光杨虹李艳春
- 关键词:肝肿瘤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 左肝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伴细胞角蛋白阳性间质网状细胞增生一例被引量:12
- 2003年
- 刘建成李艳春吴金术朱梅刚
- 关键词:左肝外叶切除
- 联合抗体在胸水细胞块肺腺癌细胞和增生性间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联合抗体的运用在鉴别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意义。方法:胸水细胞块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细胞和20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及钙结合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在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细胞角蛋白-7联合标记胸水肺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联合标记胸水增生性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抗体检测胸水细胞块对鉴别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雷亚丽易红梅李艳春陈志鸿李红玲刘宇李代强
- 关键词:胸水细胞块抗体肺腺癌细胞间皮细胞
- CD117、CD34、DOG-1、WT-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DOG-1、CD117、CD34、WT-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OG-1、CD117、CD34、WT-1在39例GIST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IST光镜下主要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混合或单一性组成。DOG-1、CD117、CD34和WT-1在GIST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36/39)、71.7%(28/39)、64.1%(25/39)、23.1%(9/39),四者的阳性表达率在各风险程度组(极低及低度危险性GIST、中度危险性GIST、高度危险性GIST)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OG-1与CD117相比,在极低及低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DOG-1与CD34相比,在极低及低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WT-1与CD117相比,在中度及高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WT-1与CD34相比,在中度危险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鞘瘤中CD117、DOG-1在GIS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的表达(P<0.05)。结论:DOG1是GIST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标记物,WT-1在极低及低度危险性GIST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GIST的诊断中加入两者将使患者更加受益。
- 李红玲易红梅李艳春陈志鸿刘宇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免疫组织化学
- EBER原位杂交和CD35双染法在肝/脾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中的应用
- 2023年
- 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特殊亚型,主要累及肝脏和脾脏。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常不同程度表达一种或几种滤泡树突细胞标志物(CD21、CD23和CD35),并且与EBV感染密切相关。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染法利用探针和单克隆抗体同时在一张切片上显示的特点,可在一张切片上同时显示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良好的双染结果有利于病理医师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形态分析。因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成分较少,通常需要标记一组抗体,如CD21、CD23、CD35等.
- 刘晓颖李艳春张喆赵洁
- 关键词: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 miRNAs与肝细胞癌被引量:2
- 2010年
- 最近发现一类小分子物质——microRNAs在肝细胞癌中异常表达,其中部分已被证实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有些microRNAs与肝细胞癌的分型有关,提示microRNAs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着潜在的作用;有些microRNAs被证实为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分子标记,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分子依据。
- 李艳春文继舫
- 关键词:MIRNAS肝细胞癌瘤基因抑瘤基因
- PTEN、p53和PCNA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PTEN、p53、细胞核分子抗原(PCNA)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TEN、p53、PCNA的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96%、50%;p53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是2%6、2%;PCNA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3%。PTEN和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610,P=0.000),PTEN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r=?0.145,P=0.207)。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70,P=0.001)。【结论】PTEN失表达,p53基因突变和PCNA过表达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联合检测PTEN、p53和PCNA可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随访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刘鹏张桂英李艳春钟仁华
- 关键词:结肠肿瘤蛋白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
- 应用HC-Ⅱ法检测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47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对诊断宫颈病变的意义。方法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官颈癌的患者HPV—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对其中30岁以上HPV-DNA检测为阳性的妇女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参加检测的患者共479例。178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37%,年龄大于30岁的110例中有94例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宫颈炎81例(86.2%)。宫颈癌前病变12例(12.8%),包括CINⅠ3例,CINⅠ~Ⅱ2例,CINⅡ1例,CINⅡ~Ⅲ3例,CINⅢ1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2例。子宫颈炎的HPV—DNA含量为414±38,子宫颈癌前病变及浸润癌的HPV,DNA含量为418±32,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C-Ⅱ法检测HPV-DNA,30岁以上阳性患者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
- 姜玲李劼汤彩闵小佳李艳春毛利君
-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阴道镜检查病毒载量癌前病变
- Glypican-3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Glypican-3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pican-3在肝细胞性肝癌、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lypican-3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25%,而在肝脏良性病变肝局灶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腺瘤及正常肝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Glypican-3有助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陈志鸿李艳春李红玲
- 关键词:肝脏GLYPIC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