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液
  • 2篇微粒
  • 2篇安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微粒
  • 1篇砂轮
  • 1篇手术
  • 1篇速康
  • 1篇外科
  • 1篇微粒污染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污染
  • 1篇污染量
  • 1篇消毒
  • 1篇临床护理
  • 1篇临床护理路径
  • 1篇康复
  • 1篇康复外科
  • 1篇护理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李玉梅
  • 2篇李家育
  • 2篇陈善
  • 1篇杨帆
  • 1篇宋金斗
  • 1篇汪涌

传媒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1999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砂轮的消毒与安瓿药液微粒污染的研究被引量:37
1999年
割锯安瓿的砂轮用不同方法消毒,对引入安瓿药液中微粒数差异有显著性。经实验研究的结果是:将砂轮浸泡在盛有75%酒精玻璃皿中,既减少护士操作程序,又可减少对砂轮不适当的消毒方法引入安瓿药液中的微粒量。此种方法可取。棉签蘸75%酒精消毒砂轮的方法引入安瓿药液中微粒量最多,此法需改进或不可取。
李家育李玉梅宋金斗陈善
关键词:砂轮消毒安瓿药液微粒
构建膀胱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及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构建膀胱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全膀胱切除术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严格按照科室制定的膀胱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造口水肿、皮炎发生率及术后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可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万晓琼兰花李玉梅杨帆汪涌
关键词:膀胱癌加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围手术期
安瓿割锯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被引量:136
1998年
对安瓿开启时的割锯长度和擦拭方法与药液微粒量之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割锯痕长度、开启并消毒擦拭与否、以及采取不同的擦拭方法等,药液中的微粒量差异有显著性。实验提示:采用“易折型”或控制割锯痕长≤1/4周及坚持开启前的消毒是减少药物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发现,在割锯、擦拭方法相同的情况下,2ml安瓿引入的微粒多于10ml安瓿,故建议使用安瓿时应根据剂量选择恰当的包装规格,使药液体积与颈段外周长的比值减至最小,减少开启时微粒的污染量。
李玉梅李家育陈善宋金斗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安瓿药液微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