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

作品数:24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慢性
  • 5篇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4篇肺疾病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疾病
  • 3篇肺病
  • 2篇药性分析
  • 2篇支气管
  • 2篇衰竭
  • 2篇痰热
  • 2篇痰热清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机构

  • 23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23篇李玉
  • 5篇靳双周
  • 4篇韩李周
  • 4篇陈苗
  • 3篇陈晓霞
  • 2篇薛东鹰
  • 2篇郑红
  • 2篇张洁
  • 1篇冯玉荣
  • 1篇刘坤
  • 1篇谢玉兰
  • 1篇胡庆军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7篇2010
  • 1篇2005
  • 3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7例.两组均给予COPD急性发作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痰液病原菌清除率、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83.12%(P<0.05);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6株占75.32%,革兰阳性菌38株占24.68%;治疗7 d和14 d时,研究组痰液病原菌清除率为62.34%和97.40%,高于对照组的45.45%和88.3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TX3、PCT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PTX3、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9%和10.39%,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痰热清注射液有助于提高病原菌清除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增加临床疗效.
陈苗张洁陈思李玉郭佳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痰热清注射液降钙素原
大肠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2005年
胡庆军靳双周冯玉荣谢玉兰薛东鹰李玉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组织学类型DUKESG1期
汉防己甲素辅助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辅助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2月间收治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汉防己甲素。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QLQ-C30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_1、FVC、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发生率(7.84%)明显低于对照组(21.57%)(χ~2=8.08,P=0.00)。结论汉防己甲素辅助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耐受性高,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李玉陈苗韩李周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转归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在慢性咳嗽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526例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的敏感性和气道反应性。结果52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156例表现为BPT阳性,其中141例患者被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BPT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8%和89.71%。咳嗽病程〈3个月的患者的BPT诊断敏感性低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P〈0.05);而晨起或夜间咳嗽明显患者的BPT诊断敏感性也明显高于晨起或者夜间咳嗽不明显患者(P〈0.05)。结论及时对晨起或夜间咳嗽明显的患者和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BPT检查可以显著提高BPT的诊断敏感性,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李玉靳妍玉
关键词: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
探究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时间、湿罗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今后治疗中继续推广使用。
李玉陈苗
关键词:莫西沙星美罗培南感染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在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9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和观察组(应用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肺动脉压、出血改善情况,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亦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李玉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硝普钠支气管扩张咯血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COPD患者的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 122例COPD患者,70例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当前使用者和52例从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身体成分评估,并接受了椎体骨折评估(verterbral fracture assessment,VFA)。考虑用于分析的骨病的风险因素是年龄、性别、吸入糖皮质激素使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肌肉质量指数(muscle mass index,MMI)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GOLD)类别。同时还使用了针对汉族人群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工具。结果这些组间在性别、BMI、MMI、GOLD等级、BMD T评分和Z评分的最低值,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或年龄的低BMD方面没有差异(P>0.05)。在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14例患者中通过VFA鉴定椎骨骨折,并且在没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通过VFA鉴定椎体骨折(P<0.05)。MMI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趋势(P<0.05),并且根据通过GOLD评分评估的COPD严重性,BMD Z评分逐渐降低。椎体骨折与骨质疏松症(P>0.05)或低MMI(P>0.05)无关。FRAX没有估计骨折风险。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导致骨密度降低,但是骨折风险未发现增加。
李玉刘坤靳双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骨密度骨折
“难治性哮喘”患者反复住院原因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以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ong acting beta 2 receptor agonist,LAB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使很多患者达到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常因反复急性发作住院,被诊断为"难治性哮喘"(refractory asthma)。
韩李周李玉郑红
关键词:难治性哮喘依从性合并症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Dltra2 Cut型18G软组织切割活检针在SEMENS64排螺旋CT引导下穿刺68例肺周围病变患者。结果6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病理诊断明确61例,诊断率为91%,术后气胸5例,肺出血3例,咳血2例均愈。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经济、准确率高、创伤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李玉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周围病变肺CT
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68~85岁,中位年龄70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或胸闷、喘息、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5例均有肺部受累,单纯肺部受累2例;3例肾脏受累,均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肾功能不全1例;1例心脏受累,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心包积液;1例肌电图证实周围神经受累。初诊易误诊为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或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阳性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例。肺穿刺证实肉芽肿性炎1例。胸部CT表现为多发结节或实变伴或不伴小空洞形成、片状渗出浸润影、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纤维条索影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1例均好转,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结论AAV起病年龄较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累及肺部时易误诊为肺炎、IPF等,从查体和检查化验中发现多系统受累的证据,结合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肺穿刺病理证据等有助于诊断。
韩李周郑红薛东鹰李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