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静脉
  • 2篇代谢
  • 2篇引流
  • 2篇影像
  • 2篇硬膜
  • 2篇手术
  • 2篇癫痫
  • 2篇外伤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1篇代谢水平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流受阻
  • 1篇血性

机构

  • 9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李楠
  • 5篇石斌
  • 4篇苏保寿
  • 3篇王玉峰
  • 2篇王瑞奇
  • 2篇杨光辉
  • 1篇张谦
  • 1篇李伟荣
  • 1篇王乔
  • 1篇崔壮
  • 1篇李泽明
  • 1篇韩永强
  • 1篇代卫斌
  • 1篇张小冬
  • 1篇史静
  • 1篇何雪峰
  • 1篇石佳佳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全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创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影像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脑创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颅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性改变,以及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需大量脱水剂的应用,使体内水盐及激素代谢水平严重紊乱,早期由于机体内的保护性反应尚能使这些代谢维持于正常水平,
苏保寿王玉峰李楠王瑞奇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颅脑损伤后创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像代谢水平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90例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8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患者在头部受伤后,颅内血液积聚在硬膜下腔的一种症状。硬膜下血肿包括急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和慢性硬膜下血肿[1]。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患者头颅受伤3周以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的一种颅内血肿疾病,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内血肿中的发病率占10%,该症状的积血量在100~300mL,目前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出血原因尚不清楚。该症状最突出的一个临床症状就是患者的颅内压明显升高,并伴有头痛现象,此外少数患者还伴有痴呆、反应迟钝现象,极少数患者会有偏瘫、局部癫痫等症状[2];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产生原因多是由于轻微头外伤造成,其患者群多以老年人为主,尤其是老年人前额受伤或枕部受伤,都很容易引发慢性硬膜下血肿,部分小儿也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产伤引起。
李泽明李楠韩永强石斌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出血原因硬膜下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颅内自发性脑出血影像不匹配患者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1
2019年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的疾病,对于基底核脑出血量>30ml的患者,临床倾向于清除血肿减压手术,但对于<30ml基底节区出血、无明显颅高压的患者,可暂时保守治疗,在发病72h内严密观察,动态复查CT[1]。但部分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出血量20~25ml,无明显高颅压表现,但偏瘫完全,肌张力低,美国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偏高,与影像表现出血量不匹配。此类患者一般容易后遗较为严重的肢体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我们尝试神经内镜锁孔手术的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治疗。
李楠杨光辉石斌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手术治疗量表评分
基于SHAP方法的颅内动静脉畸形相关癫痫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SHAP方法探讨与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出现症状性癫痫相关的关键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医院(134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00例)、太原市中心医院(20例)、驻马店市中心医院(17例)4个中心的神经外科收治的271例颅内AVM患者, 其中首发症状为癫痫者31例(癫痫组), 按照1 ∶2的比例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 纳入对照组患者62例。基于CT血管成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体积、表面积、平均密度、球度、平坦度、伸长度、所在部位等传统影像学和形态学信息, 同时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 基于XGBoost建立机器学习模型,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预测颅内AVM患者是否伴发癫痫的性能, 并使用SHAP方法分析各影像学特征的重要性。结果癫痫组病灶位于颞叶5例(16.1%), 对照组病灶位于颞叶19例(30.6%), 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 P=0.208)。两组患者病灶的体积、表面积、平均密度、球度、平坦度、伸长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像组学特征经过L1正则化降维, 最终纳入6项, 与传统影像学及形态学信息共同纳入XGBoost模型, 模型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和0.80。SHAP分析结果显示, 5项颅内AVM相关症状性癫痫的特征(包括病灶高伸长度、高平坦度、低平均密度、位于颞叶及低峰度)及其他3个影像组学特征对模型具有中等或较大贡献。结论伴发癫痫的颅内AVM患者的畸形团在传统影像学、形态学及影像组学特征上存在显著特点, 其中病灶的平坦度、伸长度、平均密度、位于颞叶及峰度为最重要的5个癫痫相关的影像学特征。
张绍森李楠李力王乔翟苑任王基源张谦崔壮张东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癫痫
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临床影像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8~68岁,平均48岁.直接暴力加速性损伤2例,受伤机制复杂性减速伤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4例,1例窦汇区损伤,左横寞区损伤1例.除1例患者伤后缄默外,其余均神志清醒.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的患者中,四肢瘫痪1例,伤后缄默1例;2例后颅窝静脉窦区损伤的患者中均有明显的凹陷骨折及大于15 ml的硬膜外血肿.
苏保寿王瑞奇王玉峰李楠石斌
关键词:血流受阻静脉窦外伤性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受伤机制
谷氨酸波谱在预测卒中后晚期癫痫发生中的作用
2021年
早期预测癫痫发作的标志物对于指导卒中后晚期癫痫的临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谷氨酸/氨基丁酸假说是癫痫发生的广泛研究的理论之一,在颞叶癫痫发作前及发作时,海马组织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谷氨酸,说明细胞外谷氨酸的增加可能加速癫痫的发生。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目前唯一能无创活体检测脑组织代谢物非侵袭性的磁共振成像(MR)功能成像技术,因此本研究采用短TE谷氨酸波谱对卒中后癫痫患者梗死周边脑组织进行分析,拟评价其在预测卒中后晚期癫痫发生中的价值。
张小冬李楠代卫斌史静李伟荣
关键词:非侵袭性卒中后脑组织代谢晚期癫痫海马组织
外伤后Labbe静脉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1998年6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病人中,对6例外伤后术中证实Labbe静脉完全损伤的病人术中观察脑水肿(肿胀)程度及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失语类型、失用情况,报告如下。
苏保寿李楠王玉峰杨光辉
关键词:静脉损伤外伤后LABBE静脉术中观察术前后脑水肿
常规侧脑室穿刺简易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我科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39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其中开颅手术18例,血肿穿刺21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脑室穿刺引流置管,并行简易颅内压监护,引流血肿残腔及脑室内注药,使这一简单易行的操作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苏保寿石佳佳李楠何雪峰石斌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手术颅内压监护侧脑室穿刺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穿刺
建立“脑血管病绿色通道”的经验总结
病症两年前初步建立了“脑血管病绿色通道”(CVGC)。解决了不同科室对该疾病的认识差异,使神经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神经康复科之间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共同制定一个检查、治疗、康复的方案。接诊脑血管病人...
石斌李楠
关键词:脑血管病出血性疾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