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月强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科研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聊古1井
  • 1篇地电
  • 1篇地电场
  • 1篇地震
  • 1篇电场仪
  • 1篇一致性
  • 1篇英文
  • 1篇震波
  • 1篇双键
  • 1篇水化
  • 1篇水位
  • 1篇水震波
  • 1篇碳碳双键
  • 1篇同震效应
  • 1篇镍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气体观测
  • 1篇自流
  • 1篇羟基
  • 1篇稳流

机构

  • 6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聊城大学

作者

  • 6篇李月强
  • 5篇赵杰锋
  • 4篇冯恩国
  • 3篇王华
  • 3篇刘保华
  • 3篇连凯旋
  • 3篇王伟
  • 3篇陈其锋
  • 2篇崔娜
  • 2篇温丽媛
  • 1篇张军红
  • 1篇黄现强
  • 1篇鲁成义
  • 1篇赵小贺

传媒

  • 2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高原地震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聊古一井水位同震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整理了聊古一井水位2000-2012年所记录到的同震效应,并对3个不同阶段内的同震效应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聊古一井的同震效应为振荡型和振荡阶升型;该井对来自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记录能力较强;该井水震波记录随震级增大而增加、随井震距的增大而缩小的特征并不明显。该井对全球8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记录能力。激发自流以及变频稳流状态下,聊古一井水位记震能力有所下降。
冯恩国连凯旋陈其锋温丽媛李月强赵杰锋刘保华
关键词:聊古一井水位水震波同震效应
基于2-羟基1-萘甲醛缩甘氨酸席夫碱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高效构建C■C键(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合成和表征了一个新颖的2-羟基1-萘甲醛缩甘氨酸席夫碱镍配合物[Ni(Py)3(2-O-C10H5CH■NCH2CO2)]2·3H2O,并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粉末衍射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配合物为二核的镍配合物结构,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Z=2,a=11.023(19)?,b=13.30(2)?,c=18.33(3)?,V=2629(8)?3,F(000)=1130,Dc=1.369g/cm3,μ=0.778mm-1,R=0.1102,wR=0.2892.值得注意的是,配合物进一步应用于克脑文格缩合反应中,发现配合物在构建C■C双键的反应中具有有效的非均相催化活性(产率高达99%),并且催化剂可以循环四次后活性没有明显的损失.
李月强李月强武福燕付明月张军红张军红
关键词:席夫碱碳碳双键
马陵山地震台地电场观测仪的安装
2007年
简要介绍ZD9A-Ⅱ地电场仪的仪器性能和技术要求,列举出仪器安装过程中和日常观测维护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仪器设备。详细介绍了山东郯城马陵山地震台地电场观测仪安装过程中电极的布极方式,安装方法及检测方法,观测线路的架设及检测方法,地电场观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程序,最后指出了地电场观测仪安装、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这为今后能够更加顺利、快捷完成地电场观测仪的安装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王伟鲁成义赵小贺赵杰锋李月强
聊古1井在不同取水模式下气体观测效果的对比分析
2011年
为解决聊古1井断流问题,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先后引进、开发了人工激发引流观测技术和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技术。对天然自流观测系统、人工激发引流观测系统和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系统等3种不同取水模式下产出的气体观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激发引流观测系统下气体观测动态特征年变比较明显,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系统下气体观测动态特征与天然自流状态下的动态特征基本一致。
李月强王华刘保华连凯旋崔娜孙丕锋冯恩国赵杰锋
关键词:聊古1井气体观测一致性
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技术系统被引量:1
2012年
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技术系统适用于不同观测条件,可以保证原有水文地球化学各测项的数字化和模拟观测,还可实施数字化水位与水温的同井观测,可以记录清晰的潮汐效应和同震效应,不低于天然自流状态下观测资料质量水平,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王伟王华陈其锋冯恩国赵杰锋刘保华李月强连凯旋温丽媛
聊古1井地震水化观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聊古1井概况和地热开发对聊古1井的影响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保护地震观测环境的合理化建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同时指出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因此,地震观测环境保护与井口技术改造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实现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使之继续服务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王华王伟李月强陈其锋冯恩国赵杰锋崔娜
关键词:聊古1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