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才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肿瘤患者
  • 4篇医院感染
  • 2篇手术
  • 2篇手术部
  • 2篇手术部位
  • 2篇手术部位感染
  • 2篇耐药
  • 2篇病原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感...
  • 1篇性感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置管
  • 1篇术后
  • 1篇碳青霉烯
  • 1篇青霉烯

机构

  • 9篇湖北省肿瘤医...
  • 4篇湖北省疾病预...

作者

  • 9篇李才华
  • 4篇涂琼华
  • 4篇林芳
  • 2篇曹凤云
  • 1篇闫卫鹏

传媒

  • 3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肿瘤患者258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医院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药敏试验用K-B法进行。结果肿瘤患者感染的258株病原菌中阴沟肠杆菌占23.64%、克雷伯菌属占18.9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3.18%,真菌占10.85%;革兰阴性菌主要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肿瘤患者病原菌感染有不同于综合医院病原菌感染的特点,亚胺培南可推荐为临床首选抗革兰阴性菌药物。
李才华
关键词:肿瘤病原菌耐药性
19247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严重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医院感染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解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分布和规律,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非常重...
李才华曹凤云
关键词: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某肿瘤专科医院2016-201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调查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6-2018年某省级肿瘤医院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结果3次调查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2017年不同科室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调查感染部位平均构成比最高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多。2018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2016年和2017年,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逐年升高,治疗性用药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逐年提高(P<0.05)。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目标性监测,减少侵入性操作,有效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张刚曹文成林芳韩莉涂琼华李才华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19247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正>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严重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医院感染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解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分布和规律,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李才华曹凤云
文献传递
肿瘤患者PICC致医院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2011年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学情况,为加强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2例实施过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原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42例医院感染病人有28例为全身性感染,另24例为皮肤感染。从感染标本中,检出表皮葡萄球菌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白色念珠菌12株,近平滑念珠菌5株,大肠埃希菌2株。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为主,提示应加强穿刺部位消毒隔离措施。
李才华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消毒
层流手术室通风净化时间监测分析
<正>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是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基础,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是近年来尤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医院的层流设备对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手术安全,取...
李才华
文献传递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SSI提供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14年1月—2019年12月湖北省某肿瘤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SSI情况及检出病原菌,并进行其SSI危险因素分析。结果97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发生SSI 94例,SSI发病率为9.61%,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4例(1.43%),器官腔隙感染80例(8.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OR=2.3,95%CI(1.3~4.1)]、手术时长超3 h[OR=3.4,95%CI(1.0~10.9)]的患者术后发生SSI的风险增加,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全切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感染部位检出病原菌59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2.71%,37株)。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SSI发病率较高,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
张刚曹文成李才华林芳韩莉涂琼华闫卫鹏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全切术
胃癌根治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手术部位感染(SSI)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51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SS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研究的851例患者中,感染组79例,非感染组772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超过21 d、低蛋白血症、贫血、曾住ICU、发热天数超过2 d、中心静脉插管天数超过2 d的患者术后发生SSI的风险增加。结论胃癌根治术SSI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控制术后发生SSI。
张刚曹文成林芳韩莉涂琼华李才华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胃癌胃癌根治术
某肿瘤医院5类多重耐药菌检出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某肿瘤医院5类重点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情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医院MDRO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数据,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患者中5类MDRO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果 2015-2018年检出5类病原菌株2 909株,重点监测的5类MDRO共检出226株,检出率为7.8%。其中MRSA、CRE、CRPA、CRAB和VRE分别检出156(69.0%)、30(13.3%)、24(10.6%)、9(4.0%)和7株(3.1%)。MRSA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CRPA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5类MDRO检出排名前3位的样本来源分别为痰液、分泌物和引流液,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胃肠外科、头放科和胸部外科。结论应继续加强5类MDRO的监控,重点关注存在上升趋势的菌株,多学科协作强化MDRO预防控制工作,减少5类MDRO的感染和传播。
张刚曹文成林芳韩莉涂琼华李才华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耐碳青霉烯耐万古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