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珍

作品数:1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探测器
  • 2篇气体
  • 2篇卤素
  • 2篇计数管
  • 2篇高温
  • 1篇等效
  • 1篇电化学治疗
  • 1篇电化学治疗仪
  • 1篇电极
  • 1篇电离室
  • 1篇电疗
  • 1篇镀层
  • 1篇性能检测
  • 1篇正比计数管
  • 1篇治疗仪
  • 1篇射线
  • 1篇气体分析
  • 1篇轻粒子
  • 1篇卤素计数管
  • 1篇截面

机构

  • 8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8篇李忠珍
  • 2篇肖文明
  • 2篇谢军
  • 1篇章庆华
  • 1篇张培华
  • 1篇辛育龄
  • 1篇杨金刚
  • 1篇程业浩
  • 1篇刘国荣
  • 1篇张岐山
  • 1篇李树棠
  • 1篇王秀玲
  • 1篇袁坚

传媒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辐射防护
  • 1篇核技术
  • 1篇第五次全国核...
  • 1篇第七届全国核...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正比探测器的气体特性常数
本工作根据作者过去的一些实验测量结果给出了充 Ar+CH,Ar+CO气体的正比探测器的气体特性常数和淬灭氧化比例间的定量关系.
李忠珍
文献传递
轻粒子焦面探测器系统基本特性在束检验被引量:1
1995年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质子和α束流轰击(197)Au、(12)C、(56)Fe、C3H6N6等靶核的反应产物对配合Q3D磁谱仪使用的轻粒子焦面探测器系统基本特性进行了在束检验。测量的平均本征位置分辨为1.36±0.07mm;积分非线性度好于7.5×10(-3)。由ΔE-E组成的粒子鉴别望远镜可明显区分不同类型的轻粒子群。
袁坚万裕德高海燕章庆华张培华程业浩李淑媛张勤建李忠珍
关键词:轻粒子
正比探测器的气体特性常数
李忠珍
关键词:探测器气体分析
高温卤素管研制
1993年
研制了用于探测γ射线的高温卤素管,其工作温度为-40℃-200℃、坪长为200V、坪斜为2%/100V。探讨了它的结构、工艺并测试了性能。
肖文明谢军沈水琴李忠珍
关键词:卤素计数管Γ射线高温
矩形截面正比管的等效圆柱形阴极半径
1990年
为了考察Tomitani给出的矩形截面正比管的等效圆柱形阴极半径R’_c计算公式与实验符合程度,测量了横截面为5×10mm(2×长边/短边=2x/y=2)和12×70mm(2x/y=5.83)两种矩形正比管分别充以Ar+CO_2(34.2%)和Ar+CH_4(10%、30%、50%和70%)(充气压均~0.1MPa)时的气体放大倍数,以及φ=19.5mm的圆柱形正比管在分别充以与矩形管相同工作气体时的气体放大倍数。结果分析表明:Tomitani公式仅适用于2x/y~1—2;当2x/y=5.83时,计算的R_C值比实验值小一倍。采用我们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的等效圆柱形阴极半径R_(CL)=R’_c·x/2,与实验结果在10%内相符。
李忠珍万裕德
关键词:正比计数管
轻重离子焦面探测器系统被引量:2
1994年
经改进后的轻重离子焦面探测器系统(长500mm)已通过束流检验并用于核物理实验中。在串列加速器上,以66MeV ̄(12)C束流,测得该系统的位置分辨为1.3mm;ΔE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约为6%;剩余能量E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约为7%;总能量分辨约为3.4%。另外还进行了粒子鉴别试验。
万裕德李忠珍
关键词:电离室
一种电化学治疗仪的新式电疗电极
一种电化学治疗仪的新式电疗电极,包括一根金属丝和其上的铂镀层,其特征在于在金属丝和铂镀层之间有一金属镀层;称为过渡层。本实用新型用的电疗电极经临床试用,证明符合医用要求,耐腐蚀,坚硬挺直,不易弯曲,镀层不爆裂,不脱落,耐...
辛育龄张岐山李忠珍李树棠王秀玲杨金刚刘国荣
文献传递
高温卤素管性能检测
一般卤素管的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50℃,所以在一些工作环境温度高的地方,卤素管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扩大卤素管的使用领域,须要研制出能在200℃高温度下稳定工作的高温卤素管,这种管于是油田测井仪中的关键的一种r射线传感器。...
肖文明谢军沈水琴李惠君李忠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