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延华

李延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花叶
  • 3篇花叶病
  • 3篇花叶病毒
  • 3篇大豆
  • 3篇大豆花叶
  • 3篇大豆花叶病
  • 3篇大豆花叶病毒
  • 2篇株系
  • 1篇毒病
  • 1篇毒株
  • 1篇抗性
  • 1篇抗性品种
  • 1篇花叶病毒病
  • 1篇交互保护作用
  • 1篇SMV
  • 1篇变异株
  • 1篇病毒病
  • 1篇病毒株系
  • 1篇不同抗性品种
  • 1篇大豆品种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学院

作者

  • 3篇吕文清
  • 3篇李延华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1篇1992
  • 2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划分及株系间的交互保护作用被引量:8
1992年
自1985年将大豆花叶病毒(SMV)分为三个株系群后,最近几年又收集了149个毒株继续研究,发现原为一个株系群的毒株间在某些重要大豆品种上的症状反应有很大差别,症状严重度可相差三个级别。因此,有必要将原来的一个株系群再分为两个株系。SMV毒株间的理化稳定性有一些差异,即使在一个株系内也不一样。 作者对SMV株系间的交互保护反应进行了多次试验,株系间不一定都有交互保护反应。
吕文清李延华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病毒株
大豆花叶病毒的显症率与大豆品种及病毒株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后,在系统显症前蚜虫不能传毒(Schultz等,1983;郭井泉等,1989),郭井泉(1989)通过有效积温这一参数,建立了预测SWV显症率的电算模拟模型,这对评估SMV的田间扩展速度及为害程度有重要价值。由于植物病毒的潜育期在抗性不同品种上差异很大(Lei等,1986),致病力不同的毒株也可能影响病毒的显症率。明确特定SMV株系及品种与显症率之间的关系。
李延华吕文清
关键词:大豆株系花叶病毒
大豆花叶病毒(SMV)一变异株在大豆不同抗性品种上若干特性的比较
1991年
用SMV一变异株,测定其侵染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侵染浓度、运转速度、显症时间及病毒浓度。结果表明;此变异株侵染感病品种合丰25的浸染度比中抗品种铁丰18低32倍,运转速度快48—96小时,侵染感病品种合丰25的显症时间显著比铁丰18短,合丰25植株体内的病毒浓度显著高于铁丰18(P<0.05)。
李延华吕文清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变异株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