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花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兄弟同患Bloom综合征被引量:3
- 2012年
- 例1,男,9岁,回族。颜面、耳扇i反复起红斑8年。出生7个月双颧部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渐累及耳廓和前臂,双小腿皮肤出现轻度鱼鳞病样外观,5岁时口唇出现水疱、糜烂,皮损夏季日光强烈时出现并渐加重,冬季自行缓解或消失。例2,例1胞弟。男,3岁,回族。颜面部反复起红斑2年。1岁时双颧部开始出现红斑,渐扩延至颊部,伴轻微瘙痒和脱屑,期间,小腿皮肤干燥、脱屑,呈鱼鳞样改变;皮损每于夏季来临时出现,且渐加重,随冬季到来皮损渐消失。2例各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身高正常;实验室、病理及其他辅助检查无有意义的阳性发现,染色体检查正常。患儿父母为姨表近亲结婚,诊断为Bloom综合征。
- 李向花王昊汪京峡杨一飞杨文斌马梅陆敏
- 关键词:BLOOM综合征毛细血管扩张性同患皮肤干燥染色体检查鱼鳞病样
- Genistein对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L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索Genistein对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L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确认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Livin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Genistein作用LiBr细胞后Livin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剂量及时间效应。结果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高表达Livin基因;Genistein作用LiBr细胞后能显著下调Livin基因表达,并且下调过程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40μmol/L可达到最大沉默效应,其下调Livin mRNA的最大效应出现在作用后96h。结论Genistein能显著下调恶性黑素瘤细胞Livin基因表达。
- 杨一飞王昊汪京峡李向花马梅杨文斌王新阳
-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GENISTEINLIVIN
- 硬肿病1例
- 2016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颈背部进行性肿胀1年余。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无意中发现颈部皮肤发硬伴有肿胀感,但无明显的疼痛、瘙痒等不适,未予重视渐加重且累及上背部,为求诊治就诊于本科门诊。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好,无发热,无肌肉、关节疼痛,体重无明显增减。
- 李向花
- 关键词:硬肿病关节疼痛颈部皮肤颈背部进行性肿胀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0年间红皮病临床病例分析
-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诱因、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0年间红皮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96例红皮病患者,占同期皮肤科住院患者2.03%,其中男性75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3....
- 李向花
- 关键词:红皮病发病机制流行病学
- 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性被引量:1
- 2013年
- 报告1例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女,43岁。躯干、四肢散发结节20年,四肢密集丘疹10年。结节样皮损及苔藓样变皮损均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真皮浅层小灶状淀粉样物质沉着,刚果红染色阳性。诊断: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性。
- 杨文斌汪京峡王昊李向花杨一飞
- 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性结节型
- Genistein抑制Livin基因对恶性黑色素瘤LiBr细胞凋亡、周期及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genistein抑制Livin基因对恶性黑色素瘤LiBr细胞凋亡、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LiBr细胞48 h后Livin的表达变化;取最适浓度的genistein作用LiBr细胞后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效应蛋白C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Genistein可增加LiBr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7.87±5.38)%和(11.87±3.86)%],诱导LiBr细胞凋亡(P<0.01);引起细胞G0/G1期阻滞[G0/G1=(72.11±5.89)%、S=(14.53±3.47)%、G2/M=(12.36±2.64)%];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及抑制细胞增殖(P<0.01)。结论 Genistein可诱导LiBr细胞凋亡、使细胞增殖周期进展受阻、抑制细胞增殖。
- 杨一飞王昊汪京峡李向花马梅杨文斌
- 关键词:GENISTEIN恶性黑色素瘤LIVIN细胞凋亡
- 双乳房汗管瘤1例
- 2014年
- 患者女,40岁。双乳房皮疹10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多数嗜碱性上皮细胞聚集成小团块,细胞团圆形,少部分导管与上皮细胞条索相连,呈蝌蚪状结构。诊断:汗管瘤。
- 李向花郭静丁黎杨景煜
- 关键词:汗管瘤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