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凡

作品数:6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辅导
  • 3篇辅导员
  • 3篇高校
  • 3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德育
  • 1篇德育衔接
  • 1篇德育一体化
  • 1篇德育资源
  • 1篇学生就业
  • 1篇院校
  • 1篇职业生涯
  • 1篇生涯
  • 1篇失衡
  • 1篇渠道
  • 1篇衔接
  • 1篇教育
  • 1篇结构性失衡
  • 1篇就业

机构

  • 5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李凡
  • 1篇孙立

传媒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高校辅导员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策略探析被引量:16
2017年
准确把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和阶段特点,深入探索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路径,对于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包含专业知识维度、专业技能维度、自我概念维度、人格特质维度和内在动力维度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并呈现出初步专业化、再专业化、专家化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和激发内在动力等方面,探讨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对策设计和实施路径。
孙立李凡
关键词: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评估与分析——基于上海10所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抽样调查被引量:10
2016年
根据对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成长度、工作贡献度、"职业锚"稳定性以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动力源、内驱力强弱程度等变量的调查分析,辅导员职业生涯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初步探索期、快速成长期、成熟稳定期、发展瓶颈期、升华或淡出期。研究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掌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规律,能够引导辅导员在各个职业生涯阶段合理设置专业化发展目标,对分层次、分类别地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李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7
2014年
辅导员工作室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近年来,许多高校凝练工作特色,整合优质资源,陆续成立辅导员工作室。但目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其管理制度、建设路径、评估办法、考核机制等都尚未完善,需要在制度建设和实践经验上做进一步探索与深化。
李凡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被引量:19
2016年
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有效衔接,必须加强对德育资源的梳理与整合,开展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设计,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的德育资源共享格局。在纵向上,根据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加强对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分层梳理;在横向上,厘清"德育资源"与"一般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一般教育资源的德育潜功能。在资源共享方式上,应改变高校单向度资源供给模式,构建大、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的网状资源共享机制。
李凡
关键词:德育衔接德育一体化德育资源
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渠道阻塞的重要成因被引量:20
2010年
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是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大量毕业生把就业方向定位在经济发达地区,加剧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拥堵。高校办学层次失衡,研究生过度扩招,造成人才高消费,阻塞各类学生的就业渠道。兴办综合性大学,专业门类齐全,但缺乏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专业设置结构失衡,造成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质量降低,更造成专业招生过度饱和、人才供求不平衡。
李凡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