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颖娴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3篇手术
  • 3篇帕瑞昔布
  • 3篇缺血
  • 3篇灌注
  • 3篇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再灌注
  • 2篇瑞芬太尼
  • 2篇鼠肝
  • 2篇术后
  • 2篇七氟醚
  • 2篇七氟醚预处理
  • 2篇全麻
  • 2篇细胞
  • 2篇麻醉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 1篇滇西应用技术...

作者

  • 13篇朱颖娴
  • 9篇杨禄坤
  • 5篇肖笑雨
  • 3篇周少朋
  • 2篇林雪君
  • 2篇范东毅
  • 2篇欧珊珊
  • 1篇陈红涛
  • 1篇韩玉湘
  • 1篇李国威
  • 1篇王亨莉
  • 1篇胡海燕
  • 1篇林宇静
  • 1篇张荣凯
  • 1篇周剑辉
  • 1篇张奎渤
  • 1篇郭远清
  • 1篇杨冬铭
  • 1篇黄宗文
  • 1篇黄创新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每组10例。Sham组仅分离肝门区;IR组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分支,阻断肝左、中叶血流,缺血40 min,再灌注6 h;IPC组先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然后操作同IR组。肝缺血再灌注6 h,断头处死大鼠,于下腔静脉抽取血样并取左肾和左肝。血样离心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含量。左肾一半制成匀浆,测定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另一半和左肝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IPC组ALT、AST、BUN、Cr、MDA、TNF-α和IL-6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IPC组ALT、AST、BUN、Cr、MDA、TNF-α和IL-6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杨禄坤周少朋林宇静肖笑雨朱颖娴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氧自由基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
72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在临床的感染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从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2株阴沟肠杆菌标本主要源于痰液(32株,44.4%)和尿液(16株,22.2%);菌株分布于多个病区;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酶烯类、头孢吡肟、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感染,其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仍为治疗阴沟肠杆菌严重感染的首选用药。
王亨莉朱颖娴陈红涛杨冬铭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的合适浓度。方法选择45例择期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分别注射0.25%、0.375%和0.5%罗哌卡因,观察记录三组的镇痛效果以及MAP、HR、RR和SpO2的变化。结果镇痛效果:B、C组优于A组,三组麻醉后MAP和HR均显著下降,C组RR和SpO2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安全可行。
朱颖娴杨禄坤肖笑雨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乳腺癌根治术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民间常用雅解及资源调研
2020年
作为傣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雅解”,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特别是与恶劣自然环境长期斗争所获得的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经西双版纳州卫健委认定的、具有“一技之长”民间傣医有着丰富的“雅解”用药经验和习惯。通过民间走访结合文献古籍分析发现,各地民间傣医常用“雅解”主要靠野生采撷,“雅解”常用品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部分民间常用“雅解”未被收载。一些野生“雅解”数量正逐年减少,无法满足门诊量相对较大的民间诊所,即使总的用量不算大。特色“雅解”在西双版纳以外的地区鲜为人知。通过在调研基础上对推动“雅解”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拟为促进傣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张雪飞玉喃哈佟宇帆岩罕单朱颖娴朱颖娴
关键词:傣医药
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行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患者共64例,根据镇痛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组,32例)和单一方法镇痛组(S组,32例)。多模式镇痛组联合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超前镇痛、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术毕留置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方法;单一方法镇痛组仅留置PCA。记录两组术后3、12、24、48 h及首次下床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总体镇痛满意度、PCA按压次数与用药量、补救镇痛情况;观察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及术后引流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组术后3、12、24、48 h及首次下床活动的V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总体镇痛满意度优于S组;M组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低于S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M组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伤口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多模式镇痛可有效缓解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患者的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张奎渤朱颖娴郭远清李国威陈涛黄创新黄宗文
关键词:术后疼痛多模式镇痛内固定器械
帕瑞昔布钠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20-5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帕瑞昔布钠组,每组20例。帕瑞昔布钠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则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两组患者的Comfort评分及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fort评分:镇静满意率帕瑞昔布钠组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P<0.05)。躁动评分:帕瑞昔布钠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返流误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朱颖娴范东毅林雪君杨禄坤
关键词:躁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
帕瑞昔布钠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帕瑞昔布钠是否可以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需行PRFA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P组和N组,每组30例,其中P组术前15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N组术前15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两组患者术中都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泵入维持麻醉。记录术前及术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记录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及静脉麻醉药的用量;观察术中出现体动、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用量P组显著少于N组(P<0.05),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P组均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以减少肝癌射频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范东毅朱颖娴杨禄坤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射频消融瑞芬太尼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肛肠手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肛肠手术的效果。方法:75例ASAⅠ~Ⅱ级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安慰剂组(A组)、帕瑞昔布钠20 mg组(B组)及帕瑞昔布钠40 mg组(C组),每组25例。结果:术后4、82、4 h A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高于B、C组,B、C组在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药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只要掌握好药物适应证,帕瑞昔布钠能够安全用于肛肠手术的患者,且取得较为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
朱颖娴欧珊珊林雪君杨禄坤
关键词:超前镇痛肛肠手术
酒石酸布托啡诺预防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皮肤瘙痒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60例,ASA均为Ⅰ~Ⅱ级,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胎儿取出后5min后硬膜外给予镇痛首剂。B组:镇痛首剂采用布托啡诺0.5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6ml,硬膜外镇痛泵维持量采用布托啡诺1.5mg+吗啡6mg+0.1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给药速度2ml/h;C组:镇痛首剂采用吗啡2mg+0.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6ml,硬膜外镇痛泵维持量采用吗啡6mg+0.1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给药速度2ml/h。观察术后48h内产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术后48h内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10%)与C组(53.3%)比较明显减少(P<0.05);②视觉模拟评分(VAS):B组比C组明显降低(P<0.05);③Ramsay镇静评分:B组比C组明显增高(P<0.05);④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6.7%)与C组(33.3%)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在预防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皮肤瘙痒效果肯定,而且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肖笑雨杨禄坤朱颖娴
关键词:布托啡诺吗啡剖宫产术皮肤瘙痒
3种剂量地佐辛抑制瑞芬太尼全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3种不同剂量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全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地佐辛低剂量组(D1组)、地佐辛中剂量组(D2组)和地佐辛高剂量组(D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七氟烷维持麻醉。开始缝合切口时,D1组、D2组和D3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0.2、0.3 mg·kg^(-1),C组给予同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记录全麻苏醒期不同观察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拔管时间、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气管拔管并发症和地佐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D1组、D2组和D3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VAS和SAS低于C组,D3组最低,D2组次之,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4组SpO_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D1组、D2组和D3组拔管时间长于C组,D3组最长,D2组次之,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C组拔管并发症发生率45%,D1组10%,D2组和D3组无发生(P<0.05)。D3组地佐辛不良反应发生率20%,C组、D1组和D2组无发生(P<0.05)。结论开始缝合切口时地佐辛0.2 mg·kg^(-1)静脉注射可抑制瑞芬太尼全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无不良反应发生。
杨禄坤张荣凯朱颖娴周少朋
关键词:应激地佐辛瑞芬太尼气管拔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