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丹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二氧化钛材料微观结构与应用性能的联系被引量:6
- 2008年
- 二氧化钛是一种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可用作光催化剂、光电材料、催化剂载体、复合材料中的填充剂或惰性组分等。然而二氧化钛材料在工业应用中常存在难题,实验表征手段又不能够很好地认识这些困难背后隐藏的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分子模拟技术有助于在分子尺度了解二氧化钛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同时从二氧化钛材料润湿性、催化反应活性、受限条件特殊性质3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利用分子模拟手段研究二氧化钛表观性质与微观结构间的联系。
- 魏明杰邵庆吕玲红朱育丹刘维佳陆小华
- 关键词:二氧化钛分子模拟微观结构润湿性
- 不同管径碳纳米管中CO2/CH4分离的分子模拟被引量:14
- 2014年
- 生物甲烷路线在CO2减排和节能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对生物沼气的分离是此路线的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60℃和0.1 MPa下。巨正则Monte Carlo(GCMC)和平衡分子动力学(EMD)的分子模拟方法研究CO2和CH4在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CNT)中的吸附和扩散,可以从分子层面研究生物沼气的分离机理。分别计算了CO2/CH4二元混合物吸附量、吸附选择性、自扩散系数和渗透选择性等参数。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碳管的受限空间和CO2与碳纳米管壁面分子之间强相互作用,导致二元等物质的量的混合物CO2/CH4的吸附量和扩散系数的差异。CO2的吸附量和自扩散系数都比CH4的大。渗透选择性在碳管管径达到最接近1 nm时达到最大值,此时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吸附控制,而非扩散控制。
- 曹伟吕玲红黄亮亮王珊珊朱育丹
- 关键词:分子模拟碳纳米管自扩散选择性
- 介孔TiO2对不同蛋白的选择性固定化性能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500℃下焙烧H2Ti2O5制备介孔TiO2-500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填料,测试牛血清蛋白(BSA)、肌红蛋白(myoglobin)、溶菌酶(lysozyme)在不同pH环境下的停留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在pH=4.7,三种蛋白质几乎都固定化,在pH=7.4和11条件下,三种蛋白通过色谱柱的停留时间为溶菌酶>肌红蛋白>牛血清蛋白。三种蛋白在介孔TiO2-500表面的宏观常压吸附量的结果与色谱结果相一致,介孔TiO2-500对于三种蛋白的固定化能力为溶菌酶>肌红蛋白>牛血清蛋白。因此,该介孔TiO2对不同蛋白的显著的固定化性能的差异使其在蛋白质的吸附和分离、固定化酶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 董依慧安蓉庄伟姚忠朱育丹刘畅陆小华
- 关键词:介孔TIO2色谱固定化MESOPOROUSTIO2
- 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纳米尺度分子传递被引量:2
- 2014年
- 纳米尺度下的分子传递是以纳米先进材料为导向的材料化学工程学科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借鉴分子热力学的建模研究思路研究分子传递,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出发,结合分子模拟技术,有望最终建立理论模型,实现分子传递的定量预测.本文通过几个研究实例初步探索了如何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出发开展纳米尺度下分子传递的研究,利用分子模拟手段解析纳米尺度下特殊的微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实现对分子传递行为的调控和预测,指导具有丰富纳米结构的膜材料以及催化材料的设计和应用.
- 朱育丹邬新兵陆小华陆小华吕玲红冯新
- 关键词:分子间作用
- 新型介孔碳-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协同效应被引量:3
- 2010年
- 以介孔氧化钛MTiO2为钛源,葡萄糖为碳源,在500℃的N2保护下合成新型介孔碳-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CMT)。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和低温N2物理吸附方法对CMT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评价CMT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CMT的吸附性增强,但过量的碳会使CMT的光催化性能下降。当碳含量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003CMT)呈现高结晶度的锐钛晶型,生成的碳分散在MTiO2内、外壁面,比表面积为69.8m2/g,孔容为0.22cm3/g,孔径为9.69nm;紫外光催化降解能力超过原有的MTiO2的,说明通过调整碳含量可以让CMT发挥碳的吸附和介孔TiO2光催化的协同效应,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 朱育丹沈晶晶陆小华
- 关键词:碳光催化
- 介孔TiO2晶须及其担载RuO2的电容性能被引量:4
- 2008年
- 烧结法制备的介孔TiO2晶须具有高结晶度,孔径可控,并且制备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如能将该材料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电容器性能。采用孔径分布在10nm左右的介孔TiO2晶须及其担载氧化钌的材料制备了电极,循环伏安法分析表明该材料在中性的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即具有典型的电容行为,并且在较宽的扫描范围表现出一定的电容特性;介孔TiO2晶须担载RuO2后,其电容性能优异,比电容达到940.4F.g-1(以RuO2质量计),有可能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电极材料。
- 吕玲红胡煜艳朱育丹吕志华刘畅冯新陆小华
- 关键词:RUO2电容性能
- 纳米孔道性质对水分子行为影响的分子模拟
- <正>采用壁面定向滑动驱动流体的方式考察壁面性质对纳米受限下的水分子流动阻力的影响,采用孔壁与水分子的摩擦系数来表征。狭缝孔道模型采用Si(11 1)晶面构筑,通过调节εWall-OW,来代表不同亲水性的壁面,分别考察了...
- 朱育丹陆小华吕玲红
- 文献传递
- 化工新视野下中国生物甲烷跨越式发展策略被引量:11
- 2013年
- 生物甲烷作为战略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已在德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生物甲烷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有效利用机制缺乏深入了解仍然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本文从化学工程前沿理论出发,分析生物甲烷高效转化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认为基于中国国情的生物甲烷工业,可以在化工界面传递新理论、纳微尺度新材料和系统优化方法介入下,获得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方面的突破,实现生物甲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 刘畅陆小华杨祝红朱育丹冯新
- 关键词:化学工程
- 纳米受限下溶质水化结构的分子模拟(英文)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溶质分子(K+,Mg2+,Cl-,K-和K0)在直径为0.60-1.28 nm的纳米碳管内的水化结构.模拟结果揭示了单电荷溶质、双电荷溶质和中性溶质在受限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化行为.单价溶质的配位数只有在直径不大于0.73 nm的纳米碳管内才会明显减少.和带有电荷的溶质不同,中性溶质的配位数对纳米碳管直径的改变非常敏感,并且随着管径的减小而迅速减少.模拟结果还表明带单价正电荷的溶质(K+)第一配位层水分子的取向结构会随着纳米碳管直径的改变发生变化,而其他溶质配位层取向结构在本文所涉及的纳米碳管内都几乎和体相中一致.在直径大于1.0 nm的纳米碳管中,K+的配位层取向结构有序度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单调下降,但是在直径小于1.0 nm的纳米碳管中,随着碳管管径的减小而迅速上升.在两个最窄的纳米碳管内,其结构有序度甚至高于体相.双电荷溶质的水化结构在本文所研究的碳管直径范围内和体相完全一致,即使在直径只有0.6 nm的碳管内也无任何改变.
- 邵庆吕玲红陆小华魏明杰朱育丹沈文枫
- 关键词:纳米碳管分子模拟
- C/介孔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和光降解
- 以介孔TiO2为模板,葡萄糖为碳源,在500℃的N2保护下合成了G介孔Ti02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物理吸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碳源量对样品的紫外光催化...
- 沈晶晶朱育丹刘畅陆小华
-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钛甲基橙光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