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玲

作品数:3 被引量:12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运动处方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前期
  • 2篇糖尿病前期人...
  • 2篇病前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实践
  • 1篇有氧运动
  • 1篇运动干预
  • 1篇良医
  • 1篇抗阻
  • 1篇抗阻运动
  • 1篇IGR

机构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3篇北京医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朱玲
  • 3篇王正珍
  • 2篇罗曦娟
  • 2篇潘妮
  • 2篇赵莉
  • 1篇李红娟

传媒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有氧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1
2015年
目的:比较有氧、抗阻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IGR)人群血糖的干预效果,为控制或逆转IGR、预防糖尿病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和健康教育后,随访血糖和体力活动水平。结果:(1)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均可使IGR人群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OGTT2 h)血糖显著下降,其中有氧运动组的下降幅度略大于抗阻运动组,但无显著性差异。(2)有氧运动组有69.2%的研究对象干预后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抗阻运动组转阴率(43.5%)低于有氧运动组、高于对照组(23.8%),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糖化血清蛋白(GSP)干预前后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抗阻运动组有65.2%的研究对象GSP降低,与对照组(23.8%)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抗阻运动组GSP均值变化率的标准差较大(20.77%);有氧运动组GSP下降率(38.5%)低于抗阻运动组、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有氧或抗阻运动均可使IGR人群的空腹和OGTT2h血糖显著下降,并能一定程度地使IGR人群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2)有氧和抗阻运动干预均对IGR人群GSP影响不明显。但抗阻运动对IGR人群GSP影响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使更多的IGR个体GSP得到改善。
罗曦娟王正珍朱玲赵小兰潘妮赵莉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IGR抗阻运动有氧运动运动处方
运动是良医:最好的循证实践被引量:65
2013年
"运动是良医(EIM)"的思想古已有之,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将其作为一项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促进行动正式提出,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响应和推广。EIM的主旨是医生、健身专业人员及其他卫生保健服务人员将运动与健康关系的科学证据和政策应用于实践中,并通过法律或非法律性政策的形式将运动科学研究的证据应用到公共卫生实践中,促进EIM的全球化。EIM建议将体力活动水平作为人的基本生命体征,纳入医生问诊的内容体系中,并提倡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人员积极参与人群预防性卫生服务,促进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EIM是在一项建立在循证基础上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实践。
李红娟王正珍隋雪梅朱玲
关键词:循证实践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处方:设计与实施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整合医疗和体育资源,确定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案,为控制或逆转糖尿病前期、预防糖尿病提供实践依据。设计和实施: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方法和结果,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设计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处方;在试点体检中心实施并验证和修改,考察其依从性。通过11个月的实施证明了干预方案能够适应客观条件和参与者主观需求,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总回访率达到88.9%,两个运动干预组的回访率达到92.3%和96.3%)。结论: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运用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设计的糖尿病前期运动干预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依从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以增强运动干预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作用。
罗曦娟王正珍朱玲赵小兰潘妮赵莉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运动干预运动处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