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杏花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省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分析与对策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难点,从建筑布局不达标、设备陈旧及配置不全、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推行器械集中式管理难度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布局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清洗灭菌质量;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强化质量意识,推行器械集中式管理;发挥质量检查小组作用,持续质量改进等对策。
- 朱杏花郑翠云郑志惠
-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
-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发生锐器损伤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室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以便制订防护对策。方法对广州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包括护士和工人)进行锐器伤职业曩露危险因素及正确处理职业曩露方法调查。结果锐器损伤职业曩露主要发生在器械分类、器械回收、清洗过程及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不到半数人员能采取正确处理职业曩露的措施。结论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明确锐器损伤职业曩露的主要环节,加强人员职业曩露的教育,面临职业曩露危险时,应该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预防经血泺性裹病的传播,减少供应室人员职业曩露的危险。
- 朱杏花郑翠云
- 关键词:锐器损伤供应室
- 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满意度调查表,由专人对80个临床科室的24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4.4%,对无菌物品及时供应满意度为97.7%,对供应室与临床科室能有效沟通满意度为92.5%,对无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为96.2%。结论为了促进供应室能更好地配合临床科室的工作,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从而达到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目的。
- 梁金秀刘晓华朱杏花梁瑞桥
- 关键词:满意度消毒供应室
- 全自动超声清洗机在医院供应室的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医疗器械及用品的消毒灭菌是医院中心供应室的重要工作内容,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对医疗物品有效的清洗又是保证供应室工作人员免受交叉感染,物品最终达到灭菌的必要条件。全自动清洗机具有高效、省时、安全、可靠等优良性能和特点,在医院中心供应室有极良好的应用价值。
- 梁金秀朱杏花等
- 关键词:全自动清洗机中心供应室消毒
- 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 顾客满意度是指服务达到顾客期望值的程度,是美国J.D power公司在实施顾客调研时提出来的。近年来,顾客满意经营理念被广泛地导人服务行业中来,并被视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顾客满意就是技术标准,顾客满意就是高质量,...
- 梁金秀朱杏花刘晓华
-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满意度调查
- 文献传递
- 加强业务学习促进现代化供应室的发展被引量:2
- 2000年
- 蔡晓云刘晓华陈健玲朱杏花梁金秀
- 关键词:医院管理
- 浅淡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方法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完善供应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严把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关。方法设立合理的建筑布局,加强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先进设备,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结果建立了合理的工作布局,提高了各层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结论合理的建筑布局,精湛的业务素质,严格的质量控制,服务方式的转变,可确保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使灭菌产品达到零缺陷。
- 朱杏花郑翠云梁金秀
- 关键词:供应室
- 中心供应室配合临床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探讨被引量:5
- 2001年
- 蔡晓云朱杏花梁金秀贾永红郑翠云
-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整体护理护理管理
- 导致蒸汽灭菌指示卡变色不良的人为因素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探讨导致消毒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良的人为因素,避免物品的重复消毒和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在84件待消毒的包裹内放置3M公司生产型号为1250的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按可能导致指示卡变色不良的人为因素和规范操作同时在每个消毒包中放置指示卡。结果 不良人为因素致指示卡变色不良,规范操作的指示卡均变色良好。结论 指示卡位置摆放不当、受潮、光照或电离辐射等不良的人为因素均是导致消毒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良的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规范操作,加强指示卡管理。
- 刘晓华许红璐朱杏花
- 关键词:化学指示卡消毒蒸汽灭菌
- 空气监测在无菌贮存区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影响无菌贮存区空气监测超标的因素。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 ,对无菌贮存区采取监控 ,并对措施前后 5个月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措施前空气培养菌落数平均值是 2 82 .6~ 4 0 9.6cfu/cm3;采取措施后平均值是 0~ 6 2 .8cfu/cm3,经统计学处理P值 <0 .0 0 1,采取措施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只有加强无菌贮存区环境监控 ,不断完善环境监控条件 。
- 陈健玲许红璐朱杏花梁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