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兰州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NaAlH/_4吸氢过程中Ti的催化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NaAlH4因其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理论:5.6/%wt./%/)及较温和的循环条件而被认为是最有实用价值的储氢体系,而对于其加入含Ti化合物后的吸氢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这阻碍了该储氢体系的实际应用。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对...
- 曹一杰
- 关键词:解离能第一性原理
- 文献传递
- 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CaN_6)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CaN6)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合物中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CaN6团簇的最稳定结构为线型结构,(CaN6)n(n=2~5)团簇首先由两个叠氮基与两个Ca原子构成一个近似菱形,再由菱形相互垂直形成链状最稳定结构;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Ca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金属Ca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离子键;(CaN6)n(n=1~5)团簇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分为4个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195~2280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稳定性分析显示,(CaN6)3和(CaN6)5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较为稳定.
- 陈玉红任宝兴曹一杰
- 关键词:叠氮基密度泛函理论
- Ti原子在Al(110)表面吸氢过程中催化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H2分子在Ti掺杂和纯的Al(110)表面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有Ti原子掺杂时,存在一个H2分子的吸附路径,即位于Al(110)面顶位Ti原子上方的H2分子会发生解离,并与Ti原子形成TiH2分子,然后TiH2分子向能量更低的空位移动并接近Al(110)表面.态密度与电荷布居分析显示,吸附完成后H原子与表面Al原子存在较强的共价键作用,这为Al-H类物质及Na3AlH6和NaAlH4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纯的Al(110)面H2分子没有分解.该研究结果有望促进对Ti在NaAlH4储氢体系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与认识.
- 陈玉红曹一杰任宝兴
- 关键词:钛解离能第一性原理
- Li_2NH晶体结构建模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采用三种模型分别研究Li,N原子对N—H键方位的影响以及N—H键间的相互影响,得到了Li2NH的晶体结构和H原子的占位位置.计算结果表明:Li2NH晶体为层状结构,空间群为P42,晶胞中4个N—H键分为两层,层内N—H键为反平行排列,层间N—H键为垂直排列.态密度和电子局域函数(ELF)分析表明,N—H键呈明显的共价键特性,Li和N—H键呈明显的离子键相互作用.可逆储氢反应Li2NH+H2/LiNH2+LiH在温度0K时的反应焓为69.6kJ/molH2,与实验结果66kJ/molH2符合得较好.
- 于大龙陈玉红曹一杰张材荣
-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晶体结构电子结构
- 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_6)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6)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合物中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MgN6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直线型;(MgN6)2团簇最稳定结构为Mg2N2四元环平面结构;(MgN6)n(n=3~5)团簇最稳定结构是由2个叠氮基与2个Mg原子首先构成近似菱形,再由近似菱形延伸形成的链状结构。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Mg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金属Mg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离子键。(MgN6)n(n=1~5)团簇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分为4个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209~2313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稳定性分析显示,(MgN6)3和(MgN6)5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较为稳定。
- 任宝兴陈玉红曹一杰康龙张材荣罗永春
- 关键词:叠氮基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