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巧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回结肠造瘘术后发生造口脱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造口脱垂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造口脱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387例行回结肠造瘘术肠造口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41例患者术后出现造口脱垂,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造口部位(经腹直肌或腹直肌旁)、造口类型(单腔或双腔)、手术类型(择期或急诊)、腹腔压力、造口直径、糖尿病、放化疗史等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年龄(P=0.025)、造口类型(袢式造口,P=0.009)、腹腔压力(P=0.007)、手术类型(急诊手术,P=0.011)及造口直径(P=0.002)与发生造口脱垂密切相关;而性别、造口位置、糖尿病及放化疗史与造口脱垂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回结肠造瘘术后发生造口脱垂与患者年龄及腹腔压力密切相关。术者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造口构造及类型,有助于预防或减少术后造口脱垂发生率,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陆元基支巧明匡玉庭韩野任睿蒋玉良
- 关键词:肠造口
- 胃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的表达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胃癌患者96例,手术治疗时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进行检测。分析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AK054978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32±2.12、1.04±0.12,两者相比,P<0.05;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FER1L4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15、1.09±0.22,两者相比,P<0.05。胃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的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均<0.05)。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高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83%、生存时间为(51.94±2.29)个月,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低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83.33%、生存时间为(55.06±1.81)个月,两者相比,P均<0.05;癌组织中lncRNA-FER1L4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92%、生存时间为(52.23±2.24)个月,癌组织中lncRNA-FER1L4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50%、生存时间为(56.38±1.64)个月,两者相比,P均<0.01。结论胃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高表达,lncRNA-FER1L4低表达;lncRNA-AK054978高表达和lncRNA-FER1L4低表达促进胃癌的恶性进展;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可作为胃癌预后预测指标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 吕庆福周好过兆基曹苇支巧明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胃癌
- 目标导向教育理念下“教授-示范-实践-反馈”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指导下“教授-示范-实践-反馈”(Teach-Show-Do-Feedback,TSDF)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80名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TDSF+OBE教学模式)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40名学生。比较两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专业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学习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考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思维能力及总成绩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为85.00%(34/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E理念下TSDF教学模式对提升临床医学实习医生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强实习医学学习积极性。
- 支巧明韩野
- 关键词:外科学
-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34例EGIS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33.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切除方式、肿瘤是否破裂、出血坏死、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大小、有无复发转移、核分裂象数目、术后是否格列卫靶向治疗等因素对EGIST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方式、肿瘤是否破裂、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有无复发转移、核分裂象数目、术后是否格列卫靶向治疗等因素是影响E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GIST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差;与GIST有相似的免疫组化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完整切除、避免破裂及术后予以格列卫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莫秦良刘标王子康支巧明陈少骥赵宏
- 关键词:胃肠道外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伊马替尼预后
- 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MMP-2和TIMP-1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抑制剂-1(TIMP-I)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染毒组(n=72);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与染毒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18mg/kg)染毒;分别于1、3、5、7、14、28d光镜下观察两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动态测定MMP-2、TIMP-1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早期主要表现为肺脏的急性炎症反应,肺水肿和出血明显,染毒5d后观察到肺纤维化变化,第28天纤维化最明显;染毒组肺组织中的MMP-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从第1天开始即明显增强,第7天达到高峰,为对照组的2.83倍,以后逐渐下降,但28d时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TIMP-1的mRNA表达第1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逐渐增强至14d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7.28倍,后开始缓慢下降,28d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MP-2、TIMP-1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鼠的肺纤维化进程与MMPs/TIMPs的基因表达比例失调有很大的关系。
- 支巧明孙海晨钱晓明聂时南邵旦兵刘红梅
- 关键词:百草枯基质金属蛋白酶-2
-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6%和6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χ^2=35.088,P=0.000)、Musshoff分期(χ^2=29.930,P=0.000)、病理类型(χ^2=6.077,P=0.014)、IPI评分(χ^2=21.337,P=0.000)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usshoff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Ⅲ期(OR=11.994,95%CI:1.042-138.083,P=0.046)和Ⅳ期(OR=13.165,95%CI:1.476-117.417,P=0.021)患者的生存率比I期患者低。结论Musshoff分期是影响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外科手术治疗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仍以化疗为首选治疗方式。
- 翟敏张海涛王运良王飞周小刚支巧明周进
- 关键词:淋巴瘤预后
- 急诊粪石性肠梗阻病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诊粪石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及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急诊粪石性肠梗患者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10例,予常规治疗。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分析及Fisher检验。结果肠梗阻诊断过程中,既往有便秘史及鞣酸类进食史患者,发生粪石性肠梗阻比其他病因风险大(P〈O.05),2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9例,4侧保守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腹痛腹胀,同时促进患者提早排气(P〈O.05),两组住院时间及中转手术治疗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诊粪石性肠梗阻诊断前难以明确梗阻病因,保守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案,生长抑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但不能改变治疗进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需积极手术治疗,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把握手术时机。
- 袁斌赵宏薛小峰奚天益韩野支巧明
- 关键词:粪石肠梗阻生长抑素
- MMP-2、MMP-14及VEGF-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6年
- 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三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MMP-2、MMP-14及VEGF-C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 30例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14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80%和66.7%,而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3.3%和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MP-2、MMP-14及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3MMP-2、MMP-14及VEGF-C三者两两间表达均相关(P<0.05)。4 30例结肠患者的癌组织中有16例共同高表达MMP-2、MMP-14及VEGF-C,与Dukes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 沈成龙周国强姚一舟詹升华顾冬梅周斌顾闻支巧明汪良何宋兵
- 关键词:结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 血吸虫病引发肠系膜静脉血栓致肠坏死一例
- 2016年
- 血吸虫病引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因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与体征,极易误诊。当出现肠坏死、急性腹膜炎体征时,病死率极高。本文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收治的血吸虫病引发肠系膜静脉血栓致肠坏死1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如下。
- 蒋玉良徐志华韩野任睿赵宏陈少骥匡玉庭支巧明
- 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探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组,8只,一次性给予与染毒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染毒组(PQ组,32只,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18 m...
- 支巧明孙海晨钱晓明聂时南邵旦兵刘红梅张炜
- 关键词:依达拉奉百草枯中毒肺损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