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娜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植入
  • 2篇植入综合征
  • 2篇神经保护
  • 2篇神经保护作用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骨水泥
  • 2篇骨水泥植入综...
  • 2篇灌注
  • 1篇预防措施
  • 1篇预先给药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灶性
  • 1篇灶性脑缺血
  • 1篇鼠脑
  • 1篇腔静脉
  • 1篇腔静脉滤器
  • 1篇脑缺血-再灌...
  • 1篇脑缺血-再灌...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彭娜
  • 3篇师晓琴
  • 3篇汪晨
  • 2篇赵雄
  • 2篇韩保君
  • 2篇鲁瑶
  • 1篇董辉
  • 1篇杨谦梓
  • 1篇郭征
  • 1篇刘利荀
  • 1篇侯立朝
  • 1篇于茗
  • 1篇路志红
  • 1篇桑韩飞
  • 1篇郭万刚
  • 1篇罗中华
  • 1篇熊利泽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FA)预处理(PC)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方法(1)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均分为七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FA5mg/kg组(FA5组)、FA10mg/kg组(FA10组)、FA20mg/kg组(FA20组)、FA40mg/kg组(FA40组)、脂微球组(Lip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前6h分别静注相应剂量FA及其脂微球载体,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4hGarcia法神经行为学评分(NBS),并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BIVP)。(2)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六组:I-R组、PC-6h组、PC-12h组、PC-24h组、PC-48h组和PC-72h组,分别于脑缺血前6、12、24、48及72h给予后五组20mg/kg选择剂量FA行单次预处理,制作MCAO模型,观察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hNBS及BIVP变化。结果(1)FA5、FA10和FA20组不仅其脑缺血-再灌注后24hNBS均明显高于I-R组(P<0.05),且BIVP也较I-R组明显缩小(P<0.05)。(2)脑缺血前6、12、24及48h单次给予选择剂量20mg/kgFA进行预处理,其余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hNBS均较I-R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BIVP明显缩小(P<0.05)。结论FA单次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预处理脑保护效应时间窗长达48h。
彭娜鲁瑶师晓琴董辉侯立朝汪晨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9年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CIS)是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表现为低血压、心律失常和肺动脉栓塞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有些患者症状较轻,术后出现缺氧和意识错乱。BCIS发生机制有骨水泥毒性、肺栓塞和脂质介质等三种学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群越来越普遍,但高龄是发生BCIS的易患因素。筛选高危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手术致死致残率。该文就BCIS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师晓琴彭娜韩保君赵雄汪晨
关键词: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病机制预防措施
人参皂甙-Rd预先给药对大鼠脑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Rd)预先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n=10),即缺血再灌注组(CON组)、Rd 5 mg组、Rd 10 mg组、Rd 20 mg组、Rd 40 mg组、Rd 80 mg组和丙二醇溶剂组(VEC组)。所有大鼠均采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于脑缺血前1 h分别经腹腔注射相应剂量Rd及丙二醇。于再灌注后24 h、48 h和72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NBS),并于72 h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与CON组和VEC组比较,Rd 5 mg组、Rd 10 mg组、Rd 20 mg组、Rd 40 mg组和Rd 80 mg组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72 h神经行为学评分均较高,再灌注后72 h梗死容积均较低(P〈0.05)。Rd剂量小于40 mg/kg时,其保护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d 80 mg组与Rd 20 mg和Rd 40 mg组相比,NBS显著减小,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Rd 5 mg组和Rd 10 mg组相比,NBS和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甙-Rd预先给药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在5-40 mg/kg之间存在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鲁瑶彭娜路志红桑韩飞杨谦梓熊利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预先给药神经保护作用
下腔静脉过滤器对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过滤器(IVCF)对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CIS)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绵羊10只,体质量25-30kg,随机分为A组(不植入IVCF)和B组(植入IVCF)(n=5)。麻醉后B组绵羊先在1250mA透视机透视下,由颈内静脉经右心房在肾下极5cm处下腔静脉内植入IVCF。后将两组绵羊离断股骨颈扩髓腔,植入10mL骨水泥,并逐渐增加髓腔内压,同期观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气变化,心前区超声心动图动态实时显示心腔内情况改变。术毕分离肺脏,油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组绵羊植入骨水泥后,当将股骨髓腔压力增加至120mm Hg时,右心房、右心室内即出现了点状不均匀回声,且随髓腔压力继续增加,点状回声变成大量雪花状回声影,并伴血压、PaO2明显下降,25min后收缩压下降至(80±11)mm Hg(P〈0.01),PaO2降至最低(P〈0.05),而心率、CVP进行性升高,血气分析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病理提示肺动脉血管内广泛散布大量脂肪栓子,血管腔阻塞;而B组绵羊在植入骨水泥后,在股骨髓腔内压升至400mm Hg时尚未观察到右心腔出现脂肪栓子回声影,且血压、PaO2、心率、CVP较植入前未见明显降低或升高(P〉0.05),血气分析结果示通气正常,肺组织脂肪油红染色阴性。结论IVCF可有效预防骨水泥植入而引起的BCIS的发生。
师晓琴郭万刚彭娜郭征韩保君赵雄罗中华于茗刘利荀汪晨
关键词:肺栓塞腔静脉滤器骨水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