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威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频和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常频和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早产NRDS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CMV组),另5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HFOV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结果 1HFOV组治疗48 h后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CMV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FOV组治疗8 h、24 h、48 h后Pa O2、OI、Pa CO2水平较CMV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FOV组慢性肺疾病、气胸发生率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治愈率为98.0%,明显高于CMV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陈乐汪艳张群威孙捷曾耀光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
- 儿童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特点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急性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特点及其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组胺为气道激发剂,采用气道反应性测定仪测定的40例支气管哮喘(A组)、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B组)及40例急性支气管炎(C组)儿童气道反应性变化及肺功能水平。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及MMEF%,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患儿气道激发试验均为阳性,C组患儿气道激发试验阳性率为15.00%;3组患儿基础呼吸阻力(Rrscont)和基础呼吸传导率(Grscont)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反应阈值(Dmin)和反应阈浓度(Cmin)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气道反应性测定对不同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鉴别和指导治疗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张群威陈乐任志红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IL-10/IL-17表达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根据听诊是否存在哮鸣音将其分为喘息组(n=70例)和非喘息组(n=8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检测入选儿童外周血IL-17和IL-10水平,检测仪检测患儿呼气高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10、IL-17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喘息组IL-17显著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且非喘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喘息组IL-10显著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且非喘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喘息组PEF、FEV1和FEV1/FVC显著低于非喘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0与PEF、FEV1和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0.05),IL-17与PEF、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会出现IL-10/IL-17异常,且IL-10/IL-17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
- 张群威任志宏程力平陈乐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白介素10白介素17肺功能
- 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学龄前(3~6岁)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计算其BMI,测定其血清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并分析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观察组BMI、血清瘦素、胰岛素、IGF-I、IGF-BP3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HOMA-IR、IGF-I、IGF-BP3和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T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对照组儿童BMI与各血清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和雌二醇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睾酮水平存在负相关,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陈乐汪艳张群威孙捷曾耀光
- 关键词:体质指数瘦素胰岛素性激素
- PCT及CRP联合应用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结合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分别对PCT、CRP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Logistic回归,得出检测指标最佳诊断cut-off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WBC、PCT和CRP结果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体检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WBC、PCT、CRP的灵敏度分别为77.2%、80.4%、67.9%,联合应用后灵敏度为96.7%。应用最佳诊断截点,WBC、PCT、CRP的灵敏度分别为88.0%、80.4%、80.4%,特异度由原来的最高98.9%下降到92.1%。结论 PCT、CRP、WBC检测联合应用是鉴别诊断新生儿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指标,对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医师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 杨爱平张群威叶君瞿斐
-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降钙素原白细胞
- 基于B/S结构的数据库在检验科试剂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利用数据库对检验科试剂进行管理。方法采用B/S结构开发试剂管理数据库。结果本系统实现了科内试剂的出入库登记、更改、查询、试剂异常情况提示等的管理和各种报表的统计,并支持条形码。结论基于B/S结构的数据库使用维护成本低,管理效率高,试剂采用数据库管理后有效解决了在监管、订货和统计等几方面的难点。
- 张群威
- 关键词:B/S结构数据库条形码
- 外周血TGF-β1及IL-18mRNA表达水平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型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8 mRNA(IL-18 mRNA)表达水平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型和病情评估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25例为研究组,根据对激素的反应程度将患者分为激素敏感型(87例)和激素耐药型(38例);根据肾病综合征类型分为单纯型(88例)和肾炎型(37例);根据疾病程度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时期各组TGF-β1和IL-18 mRNA水平。结果研究组TGF-β1和IL-18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激素敏感型患儿血中TGF-β1和IL-18 mRNA水平显著低于激素耐药型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敏感型和激素耐药型中:激素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4周后单纯型患儿血中TGF-β1和IL-18 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肾炎型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TGF-β1和IL-18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儿TGF-β1和IL-18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TGF-β1和IL-18 mRNA水平有助于鉴别疾病类型和活动情况。
- 程力平张群威高小玲高珊
-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转化生长因子-Β1
-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测定结果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婴幼儿细菌感染组60例、支原体感染组60例以及健康组6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CD64指数,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并动态监测随着抗感染治疗的应用,以及细菌感染组第3天的nCD64指数、PCT、CRP表达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nCD64指数、PCT、CRP与健康组和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CD64指数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最高为81.6%。结论 nCD64指数测定有助于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对抗感染疗效的考核。
- 瞿斐杨爱平张群威窦琳琳刘军
-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 氯雷他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40)在呼吸道感染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片口服,连续治疗28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01,P<0.05);观察组患儿辅助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7.017,5.599,14.142,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1,3.759,13.180,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1.687,1.191;t对照组=1.631,1.399;χ2=0.050,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陈乐汪艳张群威孙捷曾耀光
- 关键词:氯雷他定利巴韦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
- 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对钱塘江南岸地区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特征进行分析,为国家及各地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制定乳腺癌防治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来萧山医院就诊18周岁以上女性由乳腺钼靶摄影或乳腺彩超及由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98例患者,通过PCR和测序分析对BRCA1/BRCA2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通过对98例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序列测序,共发现23例BRCA2基因缺失突变,所有突变位点均为首次发现。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差异。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主要以中年妇女为主,此外与乳腺癌相关的疾病史对于BRCA1/2基因的突变也具有一定意义。结论钱塘江南岸地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且以中年妇女为主,应定期进行随访监测。
- 杨文娟杨爱平张群威刘军
-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突变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