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素E联合法莫替丁治疗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的长期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联合法莫替丁注射液对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复发的作用。
方法:以临床结合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38例为入选对象,每例病人同时进行C14-呼气试验检测有无Hp感染,入选病例分为2组,...
- 葛勤利万顺梅杨伟捷张红霞罗菲郭艳芳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前列腺素E法莫替丁注射液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综合治疗食管恶性肿瘤效果观察
- <正>食管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症状以渐进性吞咽困难为主,此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目前临床以内镜下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效果最为肯定,但食管梗阻重度狭窄患者置入支架较困难,而且术后再次癌性狭窄影响治...
- 葛勤利杨伟捷张红霞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综合治疗食管恶性肿瘤85例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食管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5例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食管癌患者,给予内镜下射频、化疗药物注射治疗,部分患者放置支架,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全部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6mo内无死亡患者,1、2、3及4a生存率分别为80%、64.7%、15.3%、1.2%.结论:内镜下综合治疗晚期食管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性高、痛苦少、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 葛勤利杨伟捷张红霞
- 关键词:食管癌内镜
- 乙酰肝素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a和CD3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学分型、组织学分级、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分期探讨其意义。[结果]结肠癌Hp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P<0.05),结肠癌组织中Hpa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病理分型、Duke’s分期、预后有关(P<0.05)。[结论]Hpa蛋白在结肠癌中呈高表达,并与结肠癌血管生成、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检测其表达可以对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指标。
- 杨玉捷葛勤利李晓云赵春林杨国嵘杨伟捷郭燕芳张红霞杜坤庭
- 关键词:结肠肿瘤乙酰肝素酶血管生成预后
- Ⅰ-125放疗支架结合射频治疗食管恶性肿瘤96例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食管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6例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食管癌患者,给予内镜下射频、化疗药物注射治疗,部分病人放置支架、放疗支架,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全部病人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六个月内无死亡...
- 葛勤利杨伟捷张红霞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黏膜白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1月,采用内镜下APC治疗137例胃黏膜白斑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37例患者中,黏膜白斑病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7例(48.91%),伴轻度异型增生27例(19.71%),浅表性胃炎的43例(31.39%),治疗3月后复查胃镜示黏膜白斑病灶均消失,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消失65例(97.01%),异型增生消失23例(85.19%),浅表性胃炎消失40例(93.02%);原黏膜白斑处病检示萎缩性炎症伴肠化3例(4.48%),萎缩性炎症伴异型增生4例(14.81%),浅表性炎症3例(6.98%),治疗有效率92.70%,所有病例治疗中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白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 葛勤利万顺梅杨伟捷李玉霞张红霞杨玉捷郭艳芳
-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介入治疗
- 早期要素肠内营养与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要素营养(early enteral elemental nutrition,E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阶段性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临床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早期肠内营养(EEN)和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其血清白蛋白、淀粉酶水平、胃肠功能,比较其并发症、感染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和淀粉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肠道蠕动恢复较早,且并发症、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阶段性营养支持组(P<0.05)。结论:在SAP的治疗中,72h之内行EEN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季占峰李月华张红霞葛勤利郭艳芳罗菲张蕊杨玉捷
- 关键词:肠内营养
-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分析
- 2009年
- 张红霞葛勤利万顺梅
- 关键词:淋巴管扩张
- 含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含加替沙星的10 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前5 d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bid;后5 d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克拉霉素500 mg+加替沙星200 mg,bid。对照组142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甲硝唑片400 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bid,治疗7 d。治疗结束后4周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75%,对照组71.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84%,对照组为1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有加替沙星的10 d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葛勤利万顺梅杜坤庭杨伟捷张红霞郭艳芳
- 关键词:加替沙星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
- 获得性顺铂耐药的大肠腺癌LS-174T细胞核中YB-1的活性改变及其对P-gp和PCNA转录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耐药细胞株LS-174T核中YB-1的活性改变及其对P-gp和PCNA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YB-1在肿瘤顺铂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顺铂药物浓度递增法、间歇性作用的体外诱导法建立人结肠癌的多重耐药细胞系LS-174T;用EMSA检测耐药肿瘤细胞核中转录因子YB-1活性的改变,半定量RT-PCR检测P-gp和PCNA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耐药细胞株核中YB-1的活性明显增加,且P-gp mRNA和PCNA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非耐药细胞株明显增高(P<0.01)。结论:顺铂耐药细胞株细胞核内YB-1活性增高促进了P-gp和PCNA转录表达水平,它们可能共同参与顺铂导致DNA损伤的修复,在肿瘤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杨玉捷惠玲郭艳芳李晓云张红霞杨伟捷葛勤利张方信
- 关键词:人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