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霞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同型
  • 1篇血浆同型半胱...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瑞舒伐他汀
  • 1篇他汀
  • 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篇微出血
  • 1篇脑出血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脑微出血
  • 1篇华法林
  • 1篇急性

机构

  • 3篇威海市立医院

作者

  • 3篇张海霞
  • 2篇孙海荣
  • 2篇鞠晓华
  • 2篇张金彪
  • 1篇孙超
  • 1篇王晶
  • 1篇赵俊武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微出血与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与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34例在院外服用华法林后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作为脑出血组,54例同一时期服用华法林但未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脑血管危险因素、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脑微出血的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脑出血组脑微出血检出率(82.4%对22.2%,P〈0.001)和病灶数量(10.40±25.6对0.60±1.09,P〈0.001)均显著高于和多于对照组。多变量log&tic回归分析显示,国际标准化比率过高(OR4.241,95%CI1.421~12.198;P=0.012)和脑微出血(OR79.827,95%C16.113~368.13;P=0.001)是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做出血是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金彪王晶张勇孙海荣张海霞丛燕楠
关键词:脑出血华法林磁共振成像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8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7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孙超张海霞孙海荣鞠晓华丛燕楠赵俊武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及NO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16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36例,普通治疗;B组40例,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C组42例,服普罗布考250mg;D组45例,联合服用瑞舒伐他汀和普罗布考,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d、14dhs-CRP、NO的变化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hs-CR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D组hs-CRP下降较A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D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在治疗7d、14dNO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14d,B、C、D组NO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D组NO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hs-CRP与梗死体积显著正相关(r=0.724,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01)。治疗前NO与梗死体积呈显著负相关(r=-0.797,P<0.01)。结论血浆hs-CRP、NO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瑞舒伐他汀、普罗布考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浆hs-CRP水平,升高NO水平,两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药。
鞠晓华张金彪张海霞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