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青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焦亡的机制及其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细胞焦亡是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活化后刺激Gasdermin家族蛋白裂解,释放出炎症介质等细胞内容物,诱发强烈的炎症反应。焦亡现象存在于多种疾病中,并且参与调控肿瘤进展。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因其症状隐匿,临床中确诊病例大多为晚期,存在预后不良、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等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触发焦亡可改善耐药现象,且细胞焦亡可作为新药开发的靶点及指导预后评估。因此,该文通过对细胞焦亡分子机制及细胞焦亡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冀为临床用药起指导作用。
- 韩瑜婷张晓青王帆赵戈蕾张山李东东刘培民
- 关键词:分子机制食管癌
- 细胞焦亡及其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研究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诱导细胞焦亡促进癌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放化疗敏感性、改善抗肿瘤免疫;另一方面,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焦亡诱发放射性炎症损伤,影响放疗疗效,但细胞焦亡在放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概述细胞焦亡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细胞焦亡在放疗中的双重作用,并对细胞焦亡在放疗中的应用及困境进行展望,探讨靶向细胞焦亡提高放疗疗效及减轻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期望为放疗后续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放疗靶向焦亡研究提供新方向。
- 李东东王成志张晓青刘培民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溶血因素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影响
- 2004年
- 王红梅秦东春张晓青
- 关键词:HBV-DNA溶血荧光定量PCR检测FQ-PCR
- 半夏降逆汤防治顺铂致恶心呕吐(脾胃虚弱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半夏降逆汤对含顺铂(DDP)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脾胃虚弱型)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经病理组织学或(和)细胞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宫颈癌、鼻咽癌,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需行包含DDP化疗方案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在DDP应用前使用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止吐,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降逆汤,8 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观察患者恶心、呕吐次数、中医证候疗效、食欲状况、体力状况、安全指标,评价半夏降逆汤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化疗后延迟性恶心次数明显减少,试验组有效率82.85%,对照组有效率5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化疗后延迟性呕吐次数明显减少,试验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恶心、呕吐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食欲均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较明显,两组食欲分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力均较前下降,对照组体力下降更明显,两组体力状况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降逆汤能减轻含DDP化疗方案脾胃虚弱型患者延迟性恶心、呕吐、改善中医证候、食欲、体力状况,安全有效。
- 李东东张娟张晓青刘芳芳刘培民
- 关键词:顺铂脾胃虚弱型
- 非编码RNA调控细胞焦亡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其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细胞焦亡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非编码RNAs,如miRNA、lncRNA、circRNA,通过调节细胞焦亡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耐药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非编码RNA调控细胞焦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肺癌放化疗敏感性、肺癌预后及协同增效等方面。该文简要介绍了细胞焦亡,并综述了非编码RNA调节肺癌细胞焦亡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揭示非编码RNA调控肺癌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从而以非编码RNA的角度为阐明细胞焦亡参与肺癌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进而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 谢瑛莹张晓青马纯政李东东胡亦杨赵宁宁张娟
- 关键词:非编码RNA肺癌
- 铁死亡及其在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2024年
-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之一。即使经过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积极治疗后,生存期依然很短,且GBM细胞对放化疗抵抗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铁死亡是一种新兴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的过度积累。铁死亡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扰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循环,影响细胞抗氧化能力,加剧脂质中活性氧的积累,最终导致氧化超负荷和细胞死亡。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铁死亡相关过程能够介导GBM治疗疗效。该文通过概述铁死亡调控机制及其在GBM放化疗抵抗中的作用,探讨诱导铁死亡在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增敏中的可行性,期望为逆转GBM细胞放化疗抵抗提供参考,为靶向铁死亡提高GBM治疗疗效提供新方向。
- 金少华张晓青马纯正李东东张娟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放疗化疗
- 黄芪多糖调控免疫细胞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黄芪作为我国传统的“补气圣药”,是抗肿瘤治疗方剂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黄芪具有多种活性成分,而黄芪多糖作为黄芪中活性程度最高的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和抗肿瘤作用。免疫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功能及活性的高低对于抗肿瘤治疗有着较大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黄芪多糖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髓系抑制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更好地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通过收集近年来黄芪多糖在抗肿瘤免疫方面的相关研究,从黄芪多糖调节免疫细胞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研究黄芪相关的新型临床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扩大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影响力。
- 王成志刘一帆张晓青蔡雨萌赵戈蕾李东东刘培民
- 关键词:黄芪多糖免疫细胞恶性肿瘤
- 基于有氧糖酵解探讨天然产物干预肝癌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肝癌细胞在快速增殖的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导致肝癌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其中有氧糖酵解常被称为“Warburg效应”,可促进肝癌的快速增值和侵袭转移。有氧糖酵解不仅能为肝癌细胞提供能量,也能为肝癌细胞中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原料,这将在临床上促进肝癌的进展,因此利用肿瘤的有氧糖酵解可作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天然产物是抗肿瘤新药开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靶向有氧糖酵解进而干预肝癌的进展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 王帆赵戈蕾张晓青李东东刘培民
- 关键词:有氧糖酵解肝癌
- 基于Warburg效应探讨非编码RNA在妇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Warburg效应是肿瘤细胞代谢的显著特征。近年来,与Warburg效应相关的众多分子陆续被发现,其中各种非编码RNA(包括lncRNAs、miRNAs和circRNA等),已经被证明通过调控Warburg效应在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基于Warburg效应综述了非编码RNA在妇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非编码RNA在妇科肿瘤中对Warburg效应的直接和间接调控机制,旨在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借鉴,为妇科肿瘤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 谢瑛莹李东东张晓青马纯政胡亦杨赵宁宁张娟
- 关键词:非编码RNA妇科肿瘤
- 中药小分子药物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等联合方案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可通过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改善免疫细胞活性,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中药小分子药物种类繁多,具有多靶标、多通路以及药理作用广泛等特点,一直是当前众多肿瘤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研究发现,抗肿瘤免疫中药小分子药物多归属于多糖类、黄酮类、二酮类以及类黄酮化合物等,可通过调节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髓系抑制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系统(包括T淋巴细胞、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akin,IL)-2、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直接或间接改善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从而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收集近年来中药小分子药物在抗肿瘤免疫领域的相关研究,从中药小分子药物调节免疫细胞作用机制角度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实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现代化之路。
- 王成志张晓青刘一帆朱甜甜刘培民李东东
- 关键词:肿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