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曦

作品数:22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土壤
  • 8篇养分
  • 6篇养分释放
  • 5篇油松
  • 5篇土壤极化
  • 5篇土壤酶
  • 4篇土壤酶活
  • 4篇土壤酶活性
  • 4篇落叶
  • 4篇酶活性
  • 4篇牧草
  • 4篇枯落物
  • 4篇化感
  • 4篇纯林
  • 3篇油污土壤
  • 3篇植物
  • 3篇生物化学
  • 3篇生物化学性质
  • 3篇树种
  • 3篇丘陵区

机构

  • 2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7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2篇张晓曦
  • 22篇刘增文
  • 9篇朱博超
  • 5篇王博雅
  • 4篇杜良贞
  • 4篇祝振华
  • 4篇于齐
  • 3篇谢博
  • 2篇米彩红
  • 2篇吕晨
  • 1篇袁娜
  • 1篇时腾飞
  • 1篇许加
  • 1篇王文轩
  • 1篇王宁
  • 1篇王国保
  • 1篇石飞
  • 1篇梁宵
  • 1篇谭学进
  • 1篇刘晓博

传媒

  • 5篇草地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松、侧柏和落叶松林腐殖层土壤对药用植物的化感效应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选择黄土高原林下适宜种植的药材植物,采集当地3种针叶林腐殖质层土壤作为培养基质对11种药材植物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林地土壤对药材植物生长及生理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白芷(Angelica dahurica)、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和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腐殖质土壤中受到显著化感抑制,应避免种植于油松林下;射干、南星、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板蓝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柴胡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土壤中受到显著抑制,应避免种植于侧柏林下;南星、射干、板蓝根和远志在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土壤中受到显著抑制,应避免种植于落叶松林下。
梁宵刘增文刘晓博张晓曦谭学进LUCNhu Trung
关键词:药用植物化感效应
陕北黄土丘陵区牧草枯落物对针叶纯林土壤极化的修复效应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的侧柏、油松和落叶松等针叶纯林,在前期关于土壤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与7种不同牧草枯落物进行混合分解培养,研究不同牧草枯落物对针叶纯林土壤的修复效应,以此作为选择适宜修复牧草种的依据。结果表明:(1)针对侧柏纯林土壤,苜蓿等7种牧草对于速效钾含量,苜蓿、胡枝子、沙打旺、小冠花和草木樨对于蛋白酶活性的负向极化具有显著缓减作用。(2)针对油松纯林土壤,7种牧草对于碱解氮含量,毛苕子、苜蓿和草木樨对于有效磷含量,苜蓿对于蔗糖酶活性的负向极化均有显著缓减作用。(3)针对落叶松纯林土壤,胡枝子和红豆草对于碱解氮含量,苜蓿、红豆草、小冠花和毛苕子对于有效磷含量,除苜蓿和毛苕子外的其他牧草对于有机质含量,苜蓿以外其他牧草对于磷酸酶活性的负向极化均具有显著缓减作用。(4)综合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侧柏纯林土壤综合修复效果较好的依次为沙打旺、小冠花、胡枝子和毛苕子;对于油松纯林土壤综合修复效果较好的依次为苜蓿、小冠花和草木樨;对于落叶松纯林土壤综合修复效果较好的依次为苜蓿、草木樨和红豆草。
邴塬皓刘增文Luc Nhu Trung朱博超张晓曦吴艺楠
关键词:土壤极化
内蒙半干旱低山区不同纯林土壤腐殖质分异特征及其与其他生物化学性质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纯林土壤腐殖质含量及其构成是否会因枯落叶组成的单一性和单优群落环境的特殊性而发生分异变化是关系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内蒙半干旱低山区的6种典型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纯林土壤腐殖质分异特征及其与其他生物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云杉和白桦林地土壤的腐殖质含量、缩合程度和稳定性均较高,其次为小叶杨和落叶松林地,再次为白榆林地,而油松林地土壤的腐殖质含量和缩合程度均最低、稳定性最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磷酸酶活性与腐殖质各组分的积累及其稳定性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则与土壤腐殖质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且脱氢酶活性的提高可能破坏腐殖质的稳定性.速效N含量与腐殖质积累及其稳定性呈正相关,而全量Cu、Fe、Zn含量与腐殖质呈负相关,全Cu、Fe的增加可能会破坏腐殖质的稳定性.纯林环境及其枯落叶性质的特殊性是造成腐殖质分异的重要原因,混交改造或增加林下植被是改善土壤腐殖质构成的根本措施.
张晓曦刘增文邴塬皓朱博超黄良嘉
关键词:腐殖质生物化学性质
侧柏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养分释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以黄土高原的主要人工林树种侧柏为对象,通过采集侧柏及其他拟混交的8个树种的当年枯落叶,以无林荒草地腐殖质层土壤作为分解介质,在室内将侧柏与不同树种枯落叶剪碎后以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尼龙网袋并埋入盛土培养钵中,进行恒温恒湿下连续345 d分解培养试验,测定分解前后枯落叶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枯落叶分解释放养分元素中,K最活跃而易于释出,P一般比较迟钝而难以释出,C、N居中并具有一定的释出同步性,且各种养分的周转期约为1~2 a。(2)与侧柏枯落叶混合分解后,在对C释放的影响中白榆表现为促进作用,紫穗槐、白桦和辽东栎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对N释放的影响中小叶杨表现为促进作用,白桦、辽东栎和紫穗槐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对P释放的影响中除小叶杨、白榆不明显之外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对K释放的影响中白榆表现为促进作用,紫穗槐表现为抑制作用。(3)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C、N、P、K释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侧柏枯落叶混合分解后总体上促进养分释放的树种以白榆、小叶杨最显著,其次为柠条和辽东栎;而总体上抑制养分释放的树种以紫穗槐的作用最强,白桦、沙棘和刺槐的作用较弱。
张晓曦刘增文祝振华杜良贞
关键词:侧柏养分释放
云杉与阔叶树种新鲜凋落叶混合分解特征被引量:11
2019年
明确混合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的相互影响对于深入分析混合分解非加和效应的真实结果和产生机制,据此评价混合分解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指导混交造林和纯林混交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以云杉(Picea asperata)及拟与其混交的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灰楸(Catalpa fargesii)、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秦岭槭(Acer tsinglingens)等6种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当年凋落物,采用分解袋法在室温(20-25℃)恒湿条件下进行为期180 d的室内模拟针阔混合分解试验。测定混合分解过程中针阔凋落物分解残留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分解密切相关的土壤蔗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动态,分析凋落物在混合分解过程中彼此影响的机理,并据此选择适宜的阔叶树种对云杉纯林进行混交改造。结果表明,(1)混合分解非加性效应及凋落物间的相互影响均随分解的进行趋于明显。至分解试验结束时,杉×桦混合促进彼此分解(分解率分别提高8.67%和8.11%);杉×楸混合显著促进云杉分解(分解率提高7.83%),同时显著抑制灰楸分解(分解率降低11.50%),但整体呈加性效应;杉×杨和杉×槭混合促进太白杨和秦岭槭分解(分解率分别提高3.11%和15.89%);杉×杜混合则抑制杜仲分解(分解率降低13.33%);上述结果与Olson模型拟合计算结果有所差异。(2)混合分解对土壤蔗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非加和性影响与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一致。总之,某些情况下混合分解的总体非加和效应因凋落物间相互促进或抑制而无法被检测,但鉴于不同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差异,混合后其对彼此分解的影响仍可能干扰林地物质循环。仅从引入阔叶树种后应不妨碍林地凋落物分解的角度考虑,除杜仲外,其他4种阔叶树种均适宜于云杉纯林改造。
张晓曦张晓曦王博雅王博雅雷航宇刘增文
关键词:纯林
白桦和辽东栎纯林腐殖层土壤对9种灌草的化感效应被引量:3
2014年
采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白桦和辽东栎林地及无林荒地(对照)腐殖质层土壤,在塑料大棚内进行9种灌草植物播种盆栽试验,研究森林腐殖质土壤对林下灌草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白桦林腐殖质土壤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种子萌发,降低草木樨、小冠花、紫花苜蓿和胡枝子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柠条、小冠花和沙打旺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小冠花、紫穗槐、紫花苜蓿、草木樨和沙打旺生物量在白桦林腐殖质土壤中显著降低48.2%、45.1%、44.2%、37.3%和36.0%.辽东栎纯林腐殖质土壤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发芽率,降低毛苕子、紫穗槐和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胡枝子、柠条、草木樨和沙打旺MDA含量,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和紫穗槐生物量在辽东栎林腐殖质土壤中显著降低52.6%、43.8%、35.5%和34.6%.白桦林腐殖质土壤对紫花苜蓿、草木樨和紫穗槐,辽东栎林腐殖质土壤对紫花苜蓿、沙打旺和紫穗槐生长整体上存在明显化感抑制效应.
黄良嘉刘增文朱博超邴塬皓张晓曦吕晨
关键词:化感效应盆栽灌草
陕北石油区城市绿化树木枯落叶对油污土壤的修复效应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和资源化利用城市绿化树木枯落叶,采集陕北典型石油污染土壤,施入19种常见城市绿化树木枯落叶粉碎样进行为期120 d的室内混合分解培养试验,检测不同枯落叶修复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及降解石油烃的能力,并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油污土壤性质综合修复效应最好的是苦楝(Melia azedarach)和桃树(Prunus persica)枯落叶,较好的依次为桑树(Morus alba)、国槐(Sophora japonica)、垂柳(Salix babylonica)、五角枫(Acermono Maxim)和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枯落叶,其他树木枯落叶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起到恶化作用。
于齐张晓曦刘增文王文轩张祯尧王宁
黄土高原油松纯林腐殖层土壤对10种植物的化感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采集黄土高原丘陵区和残塬区典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纯林和荒地腐殖层土壤对10种常见植物进行盆栽试验,跟踪测定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丘陵区油松纯林土壤显著抑制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草木樨(Melilotus of ficinalis)种子萌发,显著降低紫穗槐(Amorphafraticosa)、苜蓿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生长,以及紫穗槐和草木樨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显著提高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胡枝子(Leapedeza bicolor)、毛苕子和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残塬区油松纯林土壤显著抑制沙棘和苜蓿种子萌发,以及胡枝子、小冠花(Coronilla varia)和苜蓿的苗高和生物量生长,降低了草木樨、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草木樨的CAT活性,显著提高柠条、紫穗槐、小冠花和毛苕子的MDA含量。表明黄土丘陵区油松纯林腐殖层土壤对紫穗槐、苜蓿、草木樨、毛苕子、刺槐和沙打旺以及黄土残塬区油松纯林腐殖层土壤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苜蓿、和沙打旺综合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
朱博超刘增文黄良嘉邴塬皓张晓曦吕晨
关键词:油松化感效应
陕北石油区牧草秸秆对油污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修复效应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牧草秸秆或直接种植绿肥牧草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最经济有效的生物措施。通过采集陕北石油污染区典型荒地土壤,分别以3种石油污染水平油土混合培养后,施入当地6种常见牧草秸秆粉碎样品进行分解培养试验,检测不同牧草秸秆对油污土壤的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等生物化学性质的修复效应,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修复效果。结果表明;6种牧草秸秆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3种水平油污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K、有效Mn和有效Zn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H_2O_2酶活性。综合而言,轻度污染时,紫羊茅(Festuca rubra)秸秆修复效果最好,其次为小冠花(Coronilla vari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中度污染时,只有苜蓿(Medicago sativa)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重度污染时,苜蓿的修复效果最好,其次为紫羊茅和小冠花。
王国保刘增文张晓曦于齐张桢尧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牧草秸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
黄土丘陵区针叶纯林养分循环和枯落物分解导致土壤极化风险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3种针叶人工纯林发生土壤极化的风险。【方法】2011-2012年,在黄土丘陵区,选择侧柏、油松和落叶松3种针叶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了3种针叶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生产力和养分循环量;此外,将采集的土壤分别与枯落物(枯落叶和根系)混合,进行分解培养试验,研究枯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针叶人工纯林中,N、P、K积累量在不同器官中存在差异。侧柏纯林中,N、P、K主要积累在干中;落叶松纯林中,N、P、K主要积累在根和干中;在油松纯林中,N、P、K主要积累在根中。在生长季节短期内,侧柏和油松纯林的养分循环特征导致土壤存在K负向极化风险,落叶松纯林土壤存在N负向极化风险,而长期生长季节内3种纯林土壤都存在P负向极化风险。枯落物混土分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侧柏和落叶松枯落叶分解会引起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发生负向极化,侧柏根系分解会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发生明显负向极化;油松枯落叶分解会引起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发生负向极化。【结论】侧柏和油松纯林土壤生物学性质发生负向极化的风险高于落叶松纯林;在生长季节应向侧柏和油松纯林土壤补充K肥,向落叶松纯林土壤补充N肥,并长期向3种纯林土壤补充P肥。
张晓曦刘增文邴塬皓朱博超米彩红
关键词:土壤极化针叶林养分循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