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忠祥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疱疹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HSV
  • 2篇单纯疱疹
  • 2篇荧光
  • 2篇生殖
  • 2篇生殖器
  • 2篇生殖器疱疹
  • 2篇尿道
  • 2篇尿道炎
  • 2篇皮损
  • 2篇淋病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节性
  • 2篇结节
  • 2篇结节性
  • 2篇结节性红斑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13篇西安市第一医...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地方病...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13篇张忠祥
  • 7篇高丽琴
  • 2篇党双锁
  • 2篇冯捷
  • 2篇宁喜
  • 1篇郭小春
  • 1篇张亚萍
  • 1篇沈小霞
  • 1篇吕俊霞
  • 1篇徐汉卿
  • 1篇沈晓霞
  • 1篇刘伟民
  • 1篇刘伟民
  • 1篇杜平
  • 1篇崔荣
  • 1篇徐汉卿

传媒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性学
  • 1篇2001年中...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美容学科发展模式的探讨
1994年
医学美容是采用医学手段修饰人体面容美与形体美的新兴医学学科。如何从临床医学角度,科学地设置医学美容专业科室,加强配套建设,以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应受到重视。本文就医学美容学科建设发展模式等问题做一探讨。
杜平刘伟民宁喜张忠祥
关键词:医学美容学科建设发展医学学科形体美美容医师
1996年~2000年西安地区疫情报告NGU流行病学分析
2002年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 1996年~ 2 0 0 0年NGU发病趋势与流行特点 ,为控制疾病制定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将 1996年~ 2 0 0 0年间监测到的 15 41例资料归纳、对比、分析。结果 NGU年发病率从 1996年的 0 .0 916/10万到1998年的 6.6894/10万 ,1999年高达 9.5 3 3 0 /10万 ,2 0 0 0年又回落到 6.13 3 5 /10万。结论 NGU发病的上升应引起重视 。
沈小霞吕俊霞高丽琴张忠祥
关键词:疫情报告流行病学非淋菌性尿道炎
银屑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被引量:5
2005年
用原子吸收法及荧光分析法测定84例银屑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锌(Zn)、铜(Cu)、锰(Mn)、铁(Fe)及硒(Se)。Zn在进行期和静止期均下降,Cu在进行期上升,静止期下降,Mn在进行期下降,Fe在静止期明显上升。银屑病患者内环境存在生物化学方面的紊乱现象,治疗时适当兼顾微量元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曹家琪崔荣张忠祥徐汉卿冯捷
关键词:银屑病微量元素血清微量元素银屑病患者微量元素锌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法静止期
微米化中药加味温清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崔荣冯捷徐汉卿张忠祥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温清饮加味微米原因未明七情内伤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节性红斑皮损中Ⅱ型单纯疱疹病毒DNA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结节性红斑( E N) 的发病与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H S V2) 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法( I S P C R) ,对35 例 E N 皮损组织及14 例正常皮肤组织切片中的 H S V2 D N A 进行扩增, S P 免疫组化染色, A E C 显色。结果  H S V2 D N A 在 E N 及正常皮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7 .1 % (20/35) 、8 .3 % (2/14) , P< 0 .01 ,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皮损部位,以小血管为著,细胞内的分布以核内型为主,亦有核浆混合型。结论  E N 的发病与 H S V2 有关。
崔荣党双锁高丽琴武鹏安张忠祥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单纯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银克”治疗银屑病的近期效果观察
参照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有关银屑病标准,选择寻常性银屑病进行期者41例,其中点滴状者30例,斑块状者10例,头部银屑病者1例,随机配对,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用银克胶囊,每次3粒,一日3次,口服;对照组用复方...
崔荣张忠祥
文献传递
对无环乌苷及干扰素治生殖器疱疹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1997年
114 patients with genital herpes(GH)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random were treated separately with acyclovir(ACV,0.8g daily orally),interferon(IFN,one million u.in.)and routine external therapy,such as 3% boric acid solution or 0.1% rivanol solution.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ge and time of onset between these three groups.The effect of drugs was observed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days of treatment.A definite effectiveness was manifested in 10(37%)and 21 cases(77.8%)in ACV group,14(48.3%)and 25 cases(86.2%)in IFN group,and only 9(6.9%)and 13cases(22.4%)in routine therapy group.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CV and IFN were much mor effective than routine therapy in terms of shortened course and symptoms relieved(P<0.05),but they could not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CH.
邢立亚张忠祥崔荣
关键词:干扰素生殖器疱疹
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病患者HSV-Ⅱ感染情况的报告被引量:9
1998年
为了解淋病患者HSVⅡ的感染情况,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和PCR技术对58例淋病患者进行HSVⅡ检测。结果两种方法HSVⅡDNA阳性检出率均为53.45%(31/58)。ISPCR显示,11例有皮损者中,9例阳性信号存在于上皮细胞核及胞浆,既往有疱疹皮损者6例,阳性信号均存在于细胞核,41例无明显皮损者,16例阳性,其中12例阳性信号在细胞核,4例在胞核及胞浆。结果提示,淋病患者合并有高的HSVⅡ感染率。应用ISPCR不仅可以敏感特异地检测HSVⅡ,而且可以定位。
高丽琴张忠祥崔荣沈晓霞郭小春
关键词:淋病聚合酶链反应
无环鸟苷及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47例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无环鸟苷治疗组(12例),干扰素治疗组(21例)及对照治疗组(14例)。三组在年龄及发病时间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每日肌注5万单位干扰素比外用3%无环鸟苷软膏(或0.1%无环鸟苷药水)和对照治疗组,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P<0.001)。
刘伟民张忠祥赵家明孙作华
关键词:疱疹无环鸟苷干扰素单纯疱疹
应用免疫荧光法对淋病后尿道炎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被引量:4
1993年
对140例淋病患者,通过用FITC标记的EVI-H_1单克隆抗体检测法和Wright-Giemsa染色法检测泌尿生殖系沙眼衣原体(CT)感染,结果:阳性率分别为34.29%和24.29%。建议应将CT做为淋病常规检查。淋病治疗时,应考虑到CT感染的可能。在检测CT感染时,FITC-EVI-H_1-McAb法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较国外试剂价廉,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
高丽琴崔荣宁喜孙作华张忠祥
关键词:尿道炎沙眼衣原体淋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