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翔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玻璃纳米孔洞电极的制备及对环糊精单分子的检测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玻璃毛细管融封后打磨,直接得到了纳米孔洞玻璃电极。此电极洞壁厚实坚固,容易操作,电流噪声低,可实现对β-环糊精单个分子的检测。发现单个环糊精分子可以产生清晰分辨的两种幅度的电流脉冲,提出是环糊精在孔洞内的两种取向造成的。脉冲幅度与孔洞尺寸密切相关。在(10±5)nm的孔洞电极上可以得到2~5pA的响应脉冲。研究了电压大小与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流对检测影响显著。在电渗流方向与环糊精扩散方向相反的条件下,100~600mV电极电位即可产生良好的脉冲信号,但平均脉冲宽度随电极电位的增大呈线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约在300mV电位下脉冲宽度最大。
- 李国霞张志翔林祥钦
- 关键词:单分子检测Β-环糊精
- 通过合金和去合金过程制备一种海绵状的纳米多孔铂以及对氧的电催化还原(英文)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一种简易的方法制备了海绵状的球形纳米多孔铂,首先是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电沉积得到铂铜合金,然后在浓硝酸中刻蚀合金去掉铜.用到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也对制备此种铂催化剂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此种铂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表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氧的还原峰电流是相应纳米铂修饰电极的四倍.这种制备海绵状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以及所得到得到铂修饰电极可能在燃料电池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 姜明林祥钦张志翔
-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