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阳
- 作品数:57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提高自来水厂清水池消毒处理效果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自来水厂清水池消毒处理效果的方法,将特定波长的UV‑LED光源布置在添加有氯消毒剂的自来水清水池中,即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保障微生物高效灭活的同时,大幅削减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同时最大...
- 张天阳徐斌唐玉霖董正玉刘志张爽
- 文献传递
- 一种以丝瓜棉为原料的疏水亲油类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丝瓜棉为原料的疏水亲油类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丝瓜棉为原材料,其一将材料浸泡洗净烘干;其二将材料浸入碱性溶液中进行预处理,然后用酸调节至中性,洗净烘干;其三将碱处理后的材料浸入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
- 张天阳张肸同徐斌朱宜平童俊
- 文献传递
- 一种耦合混合态氯、微纳米曝气和紫外LED原水除藻抑嗅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混合态氯、微纳米曝气和紫外LED原水除藻抑嗅系统,该系统包含氨氮‑叶绿素a在线检测单元,氯化反应单元,总余氯在线检测单元,微纳米曝气单元,前智慧控制单元,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后智慧控制单元,紫外LED单元...
- 张天阳罗振宁徐斌唐玉霖
- 基于激光氧化的溢流污染削减装置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氧化的溢流污染削减装置,包括安装于排涝泵站前池的原位净化组件,所述原位净化组件包括壳结构和处理模块,所述壳结构包含防水壳、外壳和开孔壳,所述防水壳和外壳安装于前池池壁,所述外壳向前池延伸或横亘于前...
- 张云惠金伟徐祖信孟力特张天阳林琳赵志芳
- 一种水源地碘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监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地碘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监控装置,装置包括外部支撑结构、太阳能板、蓄电池、荧光监测模块、卤素监测模块、无线模块、智能处理器和附属系统;太阳能板搭接于外部支撑结构顶部的水面以上位置,蓄电池在支撑结构内部...
- 徐斌罗振宁张天阳唐玉霖何欢
- 活性炭对卤代苯甲醚类嗅味物质的吸附特性被引量:3
- 2021年
- 探究了椰壳酸洗活性炭、椰壳水洗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等对2,4,6-三氯苯甲醚(2,4,6-trichloroanisole,2,4,6-TCA)和2,4,6-三溴苯甲醚(2,4,6-tribromoanisole,2,4,6-TBA)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5种活性炭均可有效吸附卤代苯甲醚,吸附等温线都能较好拟合Freundlich模型(R2>0.97)。其中果壳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果壳活性炭对2,4,6-TCA的吸附常数(KF)最大,为11.90,椰壳酸洗活性炭对2,4,6-TBA的吸附常数(KF)最大,为9.47。五种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椰壳水洗活性炭对2,4,6-TCA的吸附最快,椰壳酸洗活性炭对2,4,6-TBA的吸附最快。以椰壳酸洗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吸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扩散是主要限速步骤,化学吸附是主要吸附机制,初始底物浓度和溶解有机物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
- 徐斌周晓阳卢泳珊张天阳唐玉霖
- 关键词:饮用水嗅味活性炭
- 不同材料对水源水石油类物质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分析了传统吸油材料对饮用水水源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去除效能。通过对比市面上常用的4类共8种吸油材料对不同油品的吸附容量发现,饱和吸附容量最大的是棉花,最小的是蛭石;吸附材料PP吸油棉的纯相油类的饱和吸附容量为9.0~13.0 g·g-1,保油性根据油品不同30 min的保油率大致为60%~70%;PP吸油棉对油水混合物中石油类物质的吸附完全属于物理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10 min能达到60%~70%的去除率,120 min能达到80%~90%的去除率;影响吸附速率的关键因素是吸油棉与含油水的接触面积,覆盖面积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 郑正雄张肸同魏秀丽周晓阳张天阳
- 污水处理厂不同紫外/氯化组合工艺的消毒效能对比被引量:3
- 2021年
- 污水消毒对于保障生态和人体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污水消毒及安全排放备受关注。而一味通过提高消毒剂投加量来增强对致病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会导致高毒性消毒副产物(DBPs)产生量增加,从而对受纳水体带来新的安全风险。鉴于此,以上海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独氯化、单独紫外、先紫外后氯化、紫外/氯化同时等不同消毒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先紫外后氯化消毒对粪大肠菌群具有更优的灭活效果,灭活率可达到100%,对几种潜在致病菌属的灭活效果最为均衡,并且DBPs生成量更低,其中高毒性二氯乙腈浓度仅为单独氯化和紫外/氯化同时消毒方式的50%左右,说明该方法在微生物灭活和DBPs协同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张天阳魏海娟姚杰陈广徐斌
- 关键词:污水消毒氯化紫外微生物消毒副产物
- UV降解碘海醇及其I‑THMs生成特性
- 2024年
- 开展了UV降解碘海醇及后续氯化生成碘代三卤甲烷(I‑THMs)特性的研究,考察了消毒副产物(DBPs)的分布情况及不同影响因素(紫外光强、pH、Br浓度)对碘海醇降解和I‑THMs生成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其在实际水体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UV降解碘海醇的降解速率与紫外光强呈正相关,与原水水质成分复杂程度呈负相关,受pH和Br浓度的影响不大。体系中生成的DBPs包括氯仿(CF)、水合氯醛(CH)、二氯乙腈(DCAN)、三氯硝基甲烷(TCNM)以及3种I‑THMs(CHCl_(2)I、CHClI_(2)、CHI_(3)),CF浓度最高,其次是CHCl_(2)I。I‑THMs的生成量随着UV辐照量及pH的升高均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UV辐照量为2670 mJ/cm^(2)和pH为7时达到最大值。随着Br浓度的增加,CHI_(3)浓度不断升高,3种含溴的I‑THMs(CHBrI_(2)、CHBr2I和CHClBrI)组分所占比例也逐渐升高,但两种含氯的I‑THMs(CHCl_(2)I和CHClI_(2))组分所占比例却逐渐下降。水质成分更复杂的原水2生成的总I‑THMs浓度高于原水1。与纯水相比,两种原水都生成了3种含溴的I‑THMs,但3种不含溴的I‑THMs(CHCl_(2)I、CHClI_(2)和CHI_(3))在I‑THMs总量中仍占主要部分,且比纯水背景下的生成浓度要高。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OM)能够促进I‑THMs的生成。
- 李冕秦朗杨丹张天阳胡晨燕徐斌
- 关键词:紫外光碘海醇氯化
- 一种耦合混合态氯、微纳米曝气和紫外LED原水除藻抑嗅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混合态氯、微纳米曝气和紫外LED原水除藻抑嗅系统,该系统包含氨氮‑叶绿素a在线检测单元,氯化反应单元,总余氯在线检测单元,微纳米曝气单元,前智慧控制单元,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后智慧控制单元,紫外LED单元...
- 张天阳罗振宁徐斌唐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