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初步报告被引量:49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 (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近期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 5例渗出型 AMD患者的 7只患眼行 PDT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观察 1周和 1个月时的临床资料 ,主要以视力、FFA及 (或 ) ICGA、OCT的改变为观察指标 ,评价 PDT对渗出型 AMD的治疗效果。 结果 7只患眼在治疗后 1个月视力均无下降。治疗后 1周时除 1只眼在 ICGA后期仍可观察到 CNV有轻微渗漏外 ,其余 6只眼 FFA及 (或 ) ICGA均显示 CNV渗漏停止 ;OCT检查显示 CNV有不同程度缩小 ,CNV周围视网膜脉络膜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明显好转。但在治疗后 1个月时观察到有 2只眼在原渗漏病灶处又有渗漏灶出现。 结论 PDT治疗可以在短期内封闭 AMD的 CNV,使其停止渗漏 ,且不影响视力。
- 严密陆方张军军孟丹杜彩凤
- 关键词:黄斑变性渗出型光动力治疗PDT
- 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的主要组织化学改变被引量:14
- 1998年
-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主要组织化学改变。方法对动物模型进行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丙二醛含量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及镁激活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超微结构发现光照后6小时,光感受器细胞核肿胀,内节线粒体肿胀,外节水肿,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tis,RPE)顶端微绒毛消失,溶酶体增多,6天反应加重。14天光感受器细胞及内节已基本正常,外节再生但盘膜排列稀疏,RPE顶端出现微绒毛。观察到光照后6小时及6天,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及镁激活三磷酸腺苷酶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增高,至14天均有所恢复。结论脂质过氧化使光感受器细胞膜系统损伤崩解,引起细胞超微结构及酶活性改变,可能与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发病有关。
- 谢伯林严密张军军肖邦良程薇波李群英
- 关键词:光刺激超微结构视网膜光化学损伤
-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出血被引量:19
- 1997年
- 目的:探讨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出血(peripapilarysubretinalhemorhage,PPSRH)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7例PPSRH患者38只眼的眼部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等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中,36例为近视眼,平均年龄为21岁,36例为单眼发病。单纯PPSRH5只眼,PPSRH伴视乳头表面出血21只眼,PPSRH伴玻璃体出血2只眼,PPSRH伴视乳头表面出血及玻璃体出血10只眼。FFA显示PPSRH为遮蔽荧光,晚期视乳头有不规则强荧光。所有患者在3周至3个月之内出血完全自行吸收。结论:根据FFA表现,推测PPSRH是视乳头埋藏性玻璃疣的并发症。
- 严密张军军
- 关键词:视网膜出血视乳头
- 晶状体前囊染色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晶状体前囊染色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方法 在 6 5 2眼白内障摘出术中 ,采用 0 5 %吲哚青绿溶液进行晶状体前囊染色后 ,实施连续环形撕囊术或截囊术。结果 所有病例在吲哚青绿溶液注入前房后 ,晶状体前囊染成浅绿色 ,在手术显微镜下清晰可辨 ,使撕囊或截囊术得以快速顺利完成 ,并且不干扰其他手术步骤进行 ,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吲哚青绿溶液晶状体囊染色有助于白内障手术中辨认晶状体前囊。
- 刘谊张军军
- 关键词:白内障眼外科手术ICG
- von Hippel-Lindau病伴双眼眼内骨化一例被引量:4
- 1994年
- 报告1例vonHippel-Lindau病伴双眼眼内骨化的病例。该女性患者除有多灶性的视网膜血管瘤及严重的晚期并发症外,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毛细血管母细胞启发生于额叶实属罕见。既往病史及CT检查有助于限内骨化的诊断。
- 张军军严密夏瑞南蔡如超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瘤骨化
- 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的前列腺素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研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含量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DXM组,后者于光照前3天开始,每日腹膜腔注射DXM(1mg/kg),连续5天。两组大鼠经(1900±106.9)lx,波长为510~560nm的光连续照射24小时,于光照前及光照结束后的6小时和1,3,7,14天分别摘除眼球,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视网膜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光照后6小时,1,3天PGE2的含量为(37.50±2.75,48.06±4.04,81.90±4.89)pg/mg,6-keto-PGF1α的含量为(4.68±0.69,7.50±0.57,10.40±0.71)pg/mg,明显高于DXM组相应时间点的PGE2(20.60±4.28,37.36±3.34,54.85±4.57)pg/mg及6-keto-PGF1α(2.50±0.59,4.68±0.81,6.87±1.10)pg/mg(P<0.01)。结论DX?
- 张军军严密张敏
- 关键词:视网膜病理学前列腺素光化学损伤
- 兔视网膜中蛋白激酶C的定位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证实兔视网膜中有α、β和γ三种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亚型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抗PKC同功酶Ⅰ(α)、Ⅱ(β)、Ⅲ(γ)单克隆抗体对兔视网膜进行PKC同功酶定位研究。结果:兔视网膜中有PKC-α、PKC-β和PKC-γ的阳性免疫反应。PKC-α免疫反应主要呈现在内核层的双极细胞;PKC-β免疫反应主要呈现在神经节细胞层的神经节细胞;PKC-γ则在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以及光感受器的外节呈弥漫性弱阳性染色。结论: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可以同时存在PKC-γ、PKC-β和PKC-α三种亚型。
- 林乃冈张军军
- 关键词:视网膜蛋白激酶C免疫组织化学单克隆抗体
- 实验性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的蛋白激酶C被引量:4
- 1997年
- 目的:研究实验性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活性的改变;探索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视网膜中PKC活性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DXM组,后者于光照前3天开始,连续5天腹膜腔注射DXM1mg/(kgd)。经(1900±106.9)lx的绿色荧光灯(λ=510nm~560nm)连续照射24小时后的6小时和1、3、7、14天,进行视网膜PKC活性检测。结果:光化学损伤后视网膜中的PKC活性在短暂的上升后即出现持续性的下降;DXM对PKC的活性改变无明显作用。结论:光化学损伤中的视网膜功能障碍可能与PKC活性的持续降低有关。
- 张军军严密张敏
- 关键词:视网膜损伤光化学损伤眼损伤
- 绿色荧光灯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灯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1900±106.9)Lx绿色荧光灯对SD大鼠进行持续24小时照射,分别于光照前,光照后6小时、6天及14天进行视网膜光镜形态学观察、外核层厚度及FERG检测。结果光照前视网膜形态正常,结构层次清楚,内外节排列整齐规则。光照后6小时视网膜外核层变薄,其厚度减少23.91%,内外节排列紊乱。光照后6天外核层更薄,其厚度减少46.60%。14天外核层较6天增厚,其厚度减少42.40%。FERG的a波和b波振幅于光照后6小时及6天持续降低,至14天仍无显著恢复。结论该模型可能是研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谢伯林严密张军军肖邦良曾习明
- 关键词:病理学光刺激视网膜损伤光化学损伤
- 眼底白点症和白点状视网膜变性被引量:4
- 1998年
- 眼底白点症和白点状视网膜变性【关键词】视网膜疾病白点状视网膜病变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74许多眼底病变的视网膜可呈现出黄色或白色点状病灶[1],Kril曾将其中的家族性玻璃疣、眼底白点症、眼底黄色斑点症和Kandori视网膜斑点症统称为视网膜斑...
- 张军军
-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