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伦
- 作品数:38 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对照组予维酶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5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总有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73.33%,对照组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情况,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张梦梦陈婷张伦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维酶素
- 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后HSP-70及IL-1β的变化被引量:25
- 2013年
-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CEG)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4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CEG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仁汤干预4周,对照组予安慰剂干预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侯变化;应用实时免疫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胃黏膜HSP-70、IL-1β变化。结果: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总有效率为8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治疗前两组患者HSP70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IL-1β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SP70 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βmRNA变化较治疗前比较,变化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清HSP70及IL-1βmRNA较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仁汤可能通过诱导HSP-70表达,抑制IL-1β分泌从而发挥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作用。
- 张伦黄紫锋刘友章戈焰罗露露林传权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三仁汤脾胃湿热慢性糜烂性胃炎
- 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中医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癌前病变,不仅治疗过程漫长,治疗难度大,而且患者依从性欠佳。不仅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还会给患者家属造成负担,成为临床上不可忽视的难题。但是本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还未达成共识。文章综述了近10年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中医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概况。中医药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辨证论治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疗法,近年来有关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中医药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报道越来越多。文章主要通过遵循疾病本虚标实的病性,以脾胃虚弱为本,瘀血、气滞、湿热、痰浊等为标,探讨选方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认为中医药联合Hedgehog信号通路实行现代化发展能够有效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进一步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李海萍谢佳怡黎晓晴邵炜竣张伦邱健行
- 关键词:HEDGEHOG信号通路中医药慢性萎缩性胃炎
- 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该病内科基础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躯体职能、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干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胡杏娟邱健行戈焰张伦高春凤陈妙燕彭伟娇
- 关键词:隔姜灸脾胃虚寒胃脘痛
- 隔姜蓉盘龙灸治疗阳虚型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隔姜蓉盘龙灸治疗阳虚型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慢性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隔姜蓉盘龙灸组(4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隔姜蓉盘龙灸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隔姜蓉盘龙灸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隔姜蓉盘龙灸组总有效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隔姜蓉盘龙灸组中医证候积分、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蓉盘龙灸治疗阳虚型慢性便秘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症状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胡杏娟戈焰戈焰邱健行张伦张伦
- 关键词:慢性便秘阳虚型临床疗效
- 萎胃汤调控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胃窦黏膜组织Lgr5蛋白、E-cad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口服萎胃汤治疗前后,胃窦病变组织中Lgr5蛋白、E-cad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60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60例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萎胃汤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通过电子胃镜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胃黏膜镜下变化,内镜组织活检术获取胃窦黏膜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治疗前后胃窦黏膜组织Lgr5蛋白、E-cad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胃镜下观察胃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治疗前胃窦黏膜呈现粗糙、水肿红白相间及花斑样充血的表现,治疗后胃窦黏膜表现接近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组Lgr5蛋白呈高表达(P<0.01),E-cad蛋白呈低表达(P<0.01);治疗后治疗组Lgr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E-ca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并均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萎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具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胃窦病变黏膜Lgr5蛋白和上调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
- 张伦许杰红黄紫锋申昌国李立平邱健行
- 关键词:E-CAD蛋白
- 辨证中药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障碍远期疗效研究
- 目的:客观评价辨证中药合黛力新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焦虑障碍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半年后远期疗效.方法: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组与单纯中药组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痊愈病例半年后复发率方面,分别为88...
- 戈焰尹建华李静范明申昌国张伦钟毅刘蔚
- 关键词:慢性胃炎焦虑障碍黛力新中药药理
- 文献传递
- 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医护协作出诊实践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脾胃病专科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医护协作出诊开展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 运用医院选拔原则确定出诊护师,与专科医师合作开设脾胃病专科中医特色护理门诊。通过对2023年医护协作出诊和2019年护师单独出诊的脾胃病专科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脾胃病专科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医护协作出诊开展以来,护理门诊量由2019年的35人次/月上升到2023年的148人次/月,出诊时间由2019年的1次/周增设至2023年的3次/周。2023年护理门诊医护协作出诊的就诊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2019年护师单独出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病专科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医护协作出诊的开展,拓展了中医护理服务内涵,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个体化、多元化需求,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胡杏娟张伦张伦张伦邱健行戈焰
- 关键词:医护协作满意度
- 萎胃汤调控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胃窦黏膜组织Lgr5蛋白、E-cad蛋白表达的研究
- 前期研究项目《萎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修复作用的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年,No.2012B031800415,已结题)表明,萎胃汤在临床上能有效降低胃黏膜组织固有腺体的减少,同时可显著降低幽门螺杆菌Hp...
- 张伦许杰红黄紫锋申昌国李立平
- 关键词:E-钙黏蛋白胃黏膜修复
- 基于NF-κBp65变化及溃疡愈合质量探讨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基于观察结肠黏膜NF-κBp65 mRNA表达,结合肠镜下溃疡愈合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非劣效试验设计,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干预9个月,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艾迪莎)干预9个月。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及症状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结肠黏膜NF-κBp65变化。【结果】基于治疗前后肠镜病变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两组疗效相近(P>0.05);基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健脾清热活血方疗效优于美沙拉嗪(P<0.05)。治疗前,2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F-κBp65 mRNA均呈高表达变化;治疗后,2组NF-κBp65 mRNA表达呈下降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可能通过介导NF-κBp65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靶器官损伤,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伦黄紫锋罗露露戈焰刘友章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疗法NF-ΚBP65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