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增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NSE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52例)、非早期康复组(48例)、对照组(54例),早期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治疗,非早期康复组在15d^30d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不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3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入院时、发病14d及发病2个月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患者在病情恢复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入院时、发病7d、14d、2个月的血清NSE含量变化。结果 3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4d、2个月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情恢复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NSE含量入院时、发病7d及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4d早期康复组血清NSE下降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是有效安全的。
- 陈立英高媛康增军崔蕾
-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以及对病人营养状态、肠内营养耐受性、胃液PH值、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神内重症收治接受鼻饲饮食及机械通气治疗共72例脑血管病病人。其中,36例在发病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组),36例发病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7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治疗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治疗后28天存活率等临床指标变化,并分析入院时、入院1 d、3 d、7 d、14 d胃液PH值变化。结果 :早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脱机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胃液PH值显著升高。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病人预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胃液PH升高,能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 金鑫史颖王德超王惠凌李伟彬蔡耘李强康增军冯鑫利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消化道出血
- 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 陈立英李晓芳廖仁昊高媛王强康增军崔蕾苏立凯代瑞廷
-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课题对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血浆LPA...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病因诊断
-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轴索损害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IDP)的临床、脑脊液、病理学和电生理特点,研究CIDP的轴索损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由河北省几所医院收集整理并确诊治疗的32例CIDP患者入院后的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病理学检查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病理学上分类,轻微改变类型4例,脱髓鞘为主类型8例,轴索损害为主类型15例,混合损害类型(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和轴索混合损害)5例,各组脑脊液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在电生理改变上,脱髓鞘为主类型者和轴索损害为主类型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脱髓鞘和轴索损害。结论 CIDP的轴索损害是普遍存在现象,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 康增军王芳崔蕾蔡耘闫奕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髓鞘
-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及对血清中SOD、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8例患者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灯盏花素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灯盏花素治疗后体内SOD水平显著增加,MD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灯盏花素可通过提高SOD浓度和降低MDA浓度来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来治疗急性脑梗塞。
- 康增军王芳崔蕾闫奕
- 关键词:脑梗塞中西医结合疗法灯盏花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皮肌炎合并贲门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皮肌炎(DM)合并贲门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例DM合并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开放式骨骼肌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组织化学染色病理与手术切除贲门病变组织的病理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老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伴吞咽肌无力2个月。查体:双上眼睑轻度水肿性紫红斑,咀嚼肌、吞咽肌肌力弱,髂腰肌、四肢近端肌肌力Ⅲ+级、远端肌肌力Ⅴ-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46 mm/h、血肌酸激酶145 U/L、补体C40.44 g/L,均增高,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肌电图:部分被检肌肉可见震颤、正相电位与波幅低、时限窄多相电位。活检骨骼肌组织化学染色光镜病理:可见典型束周肌纤维萎缩,肌内膜、肌束膜、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肌纤维。病理诊断为DM。电子纤维胃镜示:贲门灶状黏膜腺体重度不典型增生,可疑癌变。手术切除的贲门病变组织病理诊断为腺癌。结论骨骼肌活检病理诊断是确诊DM的必备条件。中老年DM患者易并发恶性肿瘤,应积极行相关肿瘤筛查。
- 康增军王芳李娜
- 关键词:皮肌炎贲门肿瘤
- 人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激活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抗原,以其作为HCMV激活感染的指标,对21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别进行HCMV-PP65抗原、TNF-α水平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HCMV-PP65抗原阳性组TNF-α含量为(3.04±0.37)μg/L与HCMV-PP65抗原阴性组(1.37±0.17)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MV-PP65抗原阳性组存在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44例(69.84%),HCMV-PP65抗原阴性组存在不稳定性斑块的患者72例(4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结论 HCMV激活感染可引起TNF-α水平增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 邸卫英苏立凯史福平姜晔李同凯王艳飞邸辉张国华康增军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Α
- 以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 2012年
- 本文报道1例以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
- 康增军王芳
-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淋巴瘤非霍奇金
- 淫羊藿苷干预自然衰老模型大鼠大脑皮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的表达被引量:5
- 2018年
- 背景: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不仅涉及到趋化、黏附和炎症反应,在脑组织中也参与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大鼠大脑皮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青年组、自然衰老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淫羊藿苷组从16月龄开始分别灌胃淫羊藿苷30,60 mg/kg,连续60 d,青年组和自然衰老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0d至取材前。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测定脑组织衰老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和CX3CR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结论:(1)自然衰老组趋化因子Fractalkine表达明显低于青年组,CX3CR1表达、Caspase-3表达及活性、SA-β-gal阳性颗粒数、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高于青年组;而淫羊藿苷用药后能逆转上述现象,且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好于淫羊藿苷低剂量组;(2)结果提示淫羊藿苷能够低脑组织中的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影响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CX3CR1表达有关。
- 张欣康增军薛娟张顺刘小青刘未华
- 关键词:淫羊藿苷自然衰老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R1淫羊藿属衰老趋化因子类
-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转归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非早期康复组及对照组,早期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48 h进行早期规范化的康复训练,非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7 d且头颅影像提示脑梗死周围水肿区处于吸收消退期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不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3组患者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对患者入院时、发病14 d及发病2个月的疗效进行评定,并同时检测入院时、发病7、14 d、2个月的血清NSE、BDNF含量变化。结果 3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14 d、2个月3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组血清NSE含量入院时、发病7 d及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14 d早期康复组血清NSE下降明显(P<0.05);3组血清BDNF含量入院时及发病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7 d、14 d比较血清BDNF升高明显,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可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不会加重神经损伤,恢复的机制可能与促进ACI患者BDNF的表达有关。
- 陈立英廖仁昊高媛梁容仙蔡耘康增军苏立凯
- 关键词:脑梗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