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超 作品数:149 被引量:553 H指数:13 供职机构: 邯郸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中国人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载脂蛋白L基因Lys166Glu和Ile244Met位点多态性的研究 李琴 常超 信栓力 赵秀峰 刘丽军 韩丽英 杨华 白怀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连续入院的非糖尿病AMI患者且行冠脉造影者160例。以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水平分为小于7.8mmol/L组,1.8mmol/L-11.1mmol/L组,对比两组冠脉病变特点及六个月心脏事件危险发生率。结果:人院时血糖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高血糖组三支病变及双支病变明显多于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六个月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也高于正常血糖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也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冠脉病变,尤其是远期心脏事件危险的指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指导。 朱洁莹 魏雪梅 常超 信栓力关键词:血糖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病变 预后 邯郸地区汉族人群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位点rs104492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位点104492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396例作为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4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两组患者ACAT-1位点rs1044925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体质指数(BMI)、血脂指标、ACAT-1位点rs104492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分别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受试者血脂指标。结果冠心病组患者BMI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 HDL-C)、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血清载脂蛋白A_1(ApoA_1)、载脂蛋白B(Apo 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基因型和A、C等位基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基因型受试者血清TC、TG、LDL-C、nHDL-C、LDL-C、ApoA_1、Apo B及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TC、TG、nHDL-C、ApoA_1、Apo B及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AC/CC基因型患者,血清LDL-C水平高于AC/CC基因型患者(P<0.05);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和BMI,结果显示冠心病组AA基因型患者血清HDL-C水平低于AC/CC基因型患者,血清LDL-C水平高于AC/CC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邯郸地区汉族人群ACAT-1位点rs104492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和HDL-C水平有关,ACAT-1位点rs1044925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李琴 王倩 李玉玲 冯海斌 信栓力 刘吉祥 常超 孟利民关键词:冠心病 血脂 256层螺旋CT扫描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并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5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d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 信栓力 李宁 赵秀峰 刘丽军 常超 韩丽英 张仁杰 李琴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钙化积分 不同方式缺氧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缺氧方式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为探讨心肌缺血缺氧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提供依据。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经过几种不同的缺氧预处理后,继续培养24h,再次给予较严重的缺氧损伤处理,在不同的时间点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线粒体的膜电位。结果Ⅰ组和Ⅱ组在缺氧预处理后的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10.16,P<0.05;Ⅰ组和Ⅱ组在24h后再次经过缺氧损伤后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6.23,P<0.05;Ⅰ组和Ⅲ组在缺氧预处理后的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34.12,P<0.05;Ⅰ组和Ⅲ组在24h后再次经过缺氧损伤后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18.84,P<0.05;Ⅰ组和Ⅳ组在缺氧预处理后的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26.25,P<0.05;Ⅰ组和Ⅳ组在24h后再次经过缺氧损伤后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17.69,P<0.05。再次损伤后II组的细胞线粒体内的电位较对照组高。Ⅲ组和Ⅳ组的细胞线粒体内的电位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在经过不同方式的缺氧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对再次严重缺氧损伤的反应性是不同的。预处理后的心肌细胞可以对再次损伤的抵抗力增强,即产生了我们所认识的预适应保护效应;也能产生心肌细胞对再次损伤的抵抗力减弱,即产生了我们所认识的缺氧损伤增敏效应。 朱元州 常超 廖少华 卢思稼 冯义柏关键词:缺氧 预适应 线粒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介质的血浆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阿托伐他汀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70例作为ACS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术前空腹MCP-1及MMP-9血浆水平,ACS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4周后再次检测空腹MCP-1及MMP-9血浆水平。结果ACS组血浆MCP-1、MMP-9水平为(24.13±6.24)ng/L、(19.75±4.63)mg/L,与对照组(18.97±5.87)ng/L和(15.45±4.38)mg/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ACS组血浆MCP-1及MMP-9血浆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ACS的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在抑制ACS患者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赵秀峰 刘丽军 马燕霞 信栓力 常超 蔡晓清 刘东燕 张芙娴 房宝军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粉防己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初步探讨其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及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各16只。粉防己碱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提供,纯度>98%。②造模前20min,粉防己碱组腹腔注射粉防己碱3mg/kg(约1.2mL),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2mL。③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组大鼠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当结扎点远端心前壁变紫、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为冠状动脉结扎成功,松扎后抬高的ST段回落1/2以上为再灌注成功的标志。实施30min缺血,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造模,在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间穿线,不结扎,30min关胸,24h后处死。④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心肌梗死范围,并应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及凋亡指数。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粉防己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①生化指标测定值:心肌细胞受损后,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粉防己碱组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t=4.337~10.810,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4.352,P<0.01)。②梗死范围:粉防己碱组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3.28±4.38)%,(43.76±6.30)%,t=7.552,P<0.01]。粉防己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①琼脂糖凝胶电泳:假手术组心肌细胞DNA电泳呈一条大分子DNA片段,为正常DNA带型;缺血/再灌注损伤组DNA电泳呈“梯形结构� 常超 王裕勤 杨刚 冯义柏 荣书玲 贺立群关键词:粉防己碱 细胞凋亡 心肌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结合心肌背向散射评价存活心肌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检测存活心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例经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1周内行LDDSE[5、10μg/(kg.min)两级负荷]检查,于静息、LDDSE每级负荷5 min采集全心尖切面(长轴、二腔、四腔)IBS图像,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和IBS检查。根据心肌背向散射周期变化幅度(CVIB)值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过程中增加的特点,探索CVIB最大变化值K值定义存活心肌,并检测K值识别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准确性。与LDDSE进行比较。结果: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相比,负荷超声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的K值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准确性明显提高(91.1%vs 77.8%、90.4 vs 75.7%,均P<0.05)。结论:LDDSE结合IBS技术较LDDSE能提高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常超 信栓力 李长清 王炜 李玉玲 段立萍 李志梅 张化堂关键词:多巴酚丁胺 心肌背向散射 冠状动脉疾病 存活心肌 急诊PCI联合重组人脑钠肽对AMI患者趋化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常超 赵秀峰 孟利民 韩丽 该项目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心血管内科。AM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急诊PCI为再灌注治疗首选,然而PCI术后死亡率仍较高,根源在于缺乏有效靶向诊疗。AMI的发病机制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而巨...关键词:关键词:急诊 重组人脑钠肽 心绞痛 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肿瘤坏死因子仪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d(TNF-α)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抗氧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65例UAP患者(UAP组)服药持续时间前后(血脂康胶囊0.6g/d,治疗1个月)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40例)血浆MMP-9及TNF-α浓度。结果UAP组治疗前MMP-9、TNF—α血浆水平为(24±6)mg/L、(22±4)μg/L,与对照组[(20±6)mg/L和(16-4-4)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血脂康4周后UAP组血浆MMP-9及TNF-α水平[分别为(21±6)mg/L和(19±4)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血脂康在抑制UAP患者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有-定的作用。 卢英霞 刘丽军 信栓力 常超 张兰华 马燕霞 裴利敏 刘桂兰 王晓丽 李雅琪关键词:心绞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