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程 作品数:7 被引量:2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延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虫草清肺胶囊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及免疫功能、复发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虫草清肺胶囊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及免疫功能、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虫草清肺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免疫功能(CD4^(+)、CD3^(+)、CD8^(+)、CD4^(+)/CD8^(+))、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CD4^(+)、CD3^(+)、CD4^(+)/CD8^(+)水平分别为(44.59±6.24)%、(62.58±6.12)%、1.82±0.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12±7.52)%、(53.21±3.21)%、1.35±0.17],CD8^(+)水平为(22.81±1.25)%,明显低于对照组[(26.70±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CRP、TNF-α、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CRP、TNF-α、WBC水平分别为(13.25±3.32)μg/mL、(38.50±6.14)ng/L、(11.62±2.16)×10^(9)/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2±5.24)μg/mL、(43.60±5.86)ng/L、(15.46±3.1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FEV1、FVC、FEV1/FVC、MV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FEV1、FVC、FEV1/FVC、MVV水平分别为(3.25±0.61)L、(3.33±0.68)L、(64.53±8.54)%、(49.27±4.21)L/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7±0.34)L、(2.68±0.25)L、(55.68±9.25)%、(57.37±6.38)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郝丽云 马静 孟程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盐酸莫西沙星 急性发作期 免疫功能 复发率 姜黄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姜黄素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以其毒性低、耐受性好、药理作用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抗肿瘤作用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所证实。对于不同组织、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姜黄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孟程 呼彩莲 王治国关键词:姜黄素 细胞凋亡 肺癌 不同检测方法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几种检测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更好的结核性胸膜炎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50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未确诊患者,进行经胸腔镜壁层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和胸膜活检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病理组织学等显微镜检查(直接和细胞离心后)。对分离自胸腔积液的单核细胞进行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胸膜活检样本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高于胸腔积液样本。胸腔积液和胸膜活检样本经细胞离心处理后,敏感性分别提高到20.0%和37.5%。T细胞斑点试验敏感性(98.6%)和特异性(95.6%)较好。结论胸膜活检样本的微生物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最佳方法;胸膜活检样本的微生物学检查比胸腔积液样本有更高的阳性率;T细胞斑点试验作为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申洁 贾莉 董小帅 孟程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镜 结核分枝杆菌 胸膜活检 茚达特罗与噻托溴铵对强迫振荡技术测定慢阻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估并比较茚达特罗和噻托溴铵单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气流限制和呼吸阻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诊断为慢阻肺患者78例(平均年龄为72.4岁,平均FEV1预计值为61.6%),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分别接受茚达特罗或噻托溴铵治疗。在药物治疗开始及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和多频强迫振荡技术测试。在全呼吸、吸气和呼气阶段测定5 Hz和20 Hz振动频率时的粘性阻力(R_5和R-20),5 Hz时电抗(X——5)和共振频率(Fres)及低频电抗面积(ALX)。结果茚达特罗与噻托溴铵均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平均FEV1值分别提高170 m L和90 m L。患者接受茚达特罗药物治疗后CAT得分由11.2±4.3降为7.5±2.3,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噻托溴铵相比,茚达特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FEV1值,FEV1百分比预计值及CAT得分(P分别为0.042,0.008和0.027)。对于呼吸阻抗,两种药物在全呼吸、吸气和呼气阶段都可改变患者的R_5、X_5、Fres及ALX值。茚达特罗组R_5、R_5-R_20、X_5、Fres及ALX值的变化与FEV1变化显著相关。结论茚达特罗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和症状。对于呼吸阻抗,茚达特罗和噻托溴铵两种支气管扩张药物改善强迫振荡技术参数的程度相似,均可用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 申洁 董小帅 孟程关键词: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力学参数 血清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M2-PK)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肺部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1例NSCLC患者(病例组)和48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M2-PK浓度,根据贝叶斯定量采用ROC曲线评价M2-PK鉴别NSCLC与肺部良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M2-PK呈偏态分布,中位数分别为21.6 U/m L和6.1 U/m L,对数据进行10为底数的对数转换后病例组和对照组M2-PK分别为(1.21±0.71)和(0.72±0.39),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M2-PK为参考诊断NSCLC的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65.2%,ROC曲线下面积AUC=0.81(95%CI:0.74~0.8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2-PK明显升高,可作为鉴别NSCLC与肺部良性病变的血清学标志物。 孟程 张晓燕 申洁关键词:肺癌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优福宁胶囊联合胸腔镜下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PON1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优福宁胶囊联合胸腔镜下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对肺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的影响。方法将8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及胸腔镜下冷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优福宁胶囊口服。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态(TAS)]和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后血清PON1水平并进行比较,记录2组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统计2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VC、FEV1、PEF、SOD、GSH-Px、T-AOC及TAS均明显增高(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血清PON1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与同期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则治疗2个月、3个月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 05);观察组胸水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优福宁胶囊联合胸腔镜下冷冻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高辉 董小帅 刘莉莉 高院 孟程关键词: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氧化应激 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吉西他滨)和试验组(33例,贝伐单抗+吉西他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降低,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肺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 孟程 郝丽云 高辉关键词:贝伐单抗 吉西他滨 肺癌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