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DTI及MRS研究:3T所见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上运动神经元受累情况。方法36例ALS患者和36名无神经系统异常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行头颅常规MRI、DTI和1HMRS。分别测量双侧大脑脚及内囊后肢3/4处各向异性分数(FA)值、NAA/Cr值和Cho/Cr值。结果ALS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FA值、NAA/Cr值明显降低,Cho/Cr值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分析36例患者的DTI和MRS,其中FA值异常26例(占72.2%),MRS异常有32例(占88.9%),二者结合显示异常有34例(占94.4%)。结论DTI和MRS结合可以明显提高ALS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诊断敏感性。 李小圳 冯逢 有慧 剪凡 孟春玲 金征宇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放射科自助打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本文探讨放射科自助打印系统的作用、意义、及其功能设计与实现.方法: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融合信息技术(IT)、医... 付海鸿 牟文斌 王云 田均平 张云庆 姜波 孟春玲 王明 刘世萍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X线表现和MR影像对照分析 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和X线平片在检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骨侵蚀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一周内行双腕X线平片及MR成像检查。MR成像检查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像,梯度回波T2加权像及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选择平扫显示病变明显的手腕行Gd-DTPA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自旋回波T1加权像。结果25例临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的50个腕关节中,X线平片观察到14个腕关节出现骨侵蚀病变,MR影像检出46个腕关节出现骨侵蚀病变。MR影像共检出164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而X线平片仅检出21个腕骨骨侵蚀病灶。其中三角骨及月骨是最易受累的部位。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病变的检出上,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MR影像还可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增强MR影像可鉴别血管翳与关节积液。结论MRI检查可发现类风湿关节炎较早期腕关节的骨质侵蚀等病变。对于临床怀疑类风湿关节炎,且X线平片又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行双腕MR成像检查,这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冯逢 余卫 孟春玲 蒋明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腕关节病变 X线表现 磁共振成像 颈胸交界区正常CT表现 1991年 报告50例正常人颈胸交界区横断 CT 扫描。男27例,女23例,8~78岁。分析结果表明,CT 扫描可清楚显示颈胸交界区主要结构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熟悉这一区域的 CT 特点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该区病变的基础。 蔡丰 严洪珍 胡懋华 郑伟几 王林辉 孟春玲 傅永安关键词: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场强磁共振系统点分辨波谱技术探讨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技术(PRESS)中不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并对优化技术参数进行探讨。方法运用GE3.0Tsignaexcite核磁共振扫描仪对四组无明显临床脑神经系统疾患者分别行单体素PRESS扫描。每组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改变不同的TR,NAV,NEX以及在静注造影剂前后扫描。记录NAA/Cr,Cho/Cr,mI/Cr和SN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则进行配对t检验;否则进行Wilcoxon检验。结果各组中NAA/Cr,Cho/Cr和mI/Cr均没有显著性差异。TR为2000ms时,信噪比(SNR)明显高于TR为1500ms和1200ms时。NAV为128时,SNR明显高于NAV为64和32时。但NAV为128和96,NEX为8和2以及静注造影剂前后SNR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PRESS序列参数的选择上,考虑到SNR、测量值及扫描时间,最佳参数为TR1500ms,TE35ms,NAV96和NEX2。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参数可做相应调整。 孟春玲 有慧 冯逢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 信噪比 三维增强磁共振胸腹部大血管成像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MRA(3DDCEMRA)成像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应用的价值。方法 使用 1.5T超导磁共振全身成像仪对 3 5例疑有胸部、腹部大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静脉手推团注磁共振造影剂法的 3DDCEMRA检查。一次屏气 2 2s可采集 14~ 2 4层图像。结果 所有 3 5例 3DDCEMRA均一次检查成功 ,清楚地显示了胸部、腹部大血管解剖结构 ,包括血流信号 ,血管壁及其壁周组织 ,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相关性均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 3DDCEMRA成像在采用了快速的梯度回波成像技术 ,合理的静脉团注造影剂 ,以及正确的图像分析和后处理后可以实现无创性的准确的胸部 ,腹部大血管的诊断 ,有可能替代常规DSA检查。 孟春玲 陈正光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 造影剂 血管病变 胸部 腹部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MELAS诊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中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7例临床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的患者行MRI及1HMRS检查,分析其MRS检查技术、谱线特点、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关系。结果7例患者MRI脑内均有异常表现,异常信号主要出现在双侧枕叶、顶叶、颞叶,其中4例合并基底节受累,2例额叶轻度受累,1例合并双侧中脑大脑脚、丘脑受累,1例左侧岛叶受累;1HMRS的谱线显示6例患者病变处可检出乳酸双峰,其中3例在脑脊液中检出乳酸峰。结论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中1HMRS可提供额外的直接反映疾病代谢异常的信息,有助于其诊断的确立,且具有替代传统有创检测脑脊液乳酸水平方法的潜能。 冯逢 有慧 高晶 李小圳 孙宏毅 孟春玲 金征宇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 MELAS 磁共振波谱学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常规序列在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9例经内镜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及15例未患直肠癌的对照组行DWI及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两名医师采用盲法阅片诊断。以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单独使用常规序列及DWI结合常规扫描序列诊断直肠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单独使用常规序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和0.930,DWI结合常规序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和0.994,两种方案均为诊断直肠癌的有效方法。DWI结合常规扫描序列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常规扫描序列(P(0.05)。两名医师单独使用常规序列的Kappa值为0.850,采用DWI结合常规扫描序列的Kappa值为0.858。结论DWI是使用常规序列诊断直肠癌的必要补充。 丛冠宁 秦明伟 有慧 李小圳 肖毅 邱辉忠 吴斌 林国乐 孟春玲 孟薇 姜波 刘东 徐进 金阳关键词:直肠癌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学诊断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前后两侧初级运动皮质(M1)功能连接的特点,进而为康复治疗找寻脑功能重组的证据。方法对5例发病1周内单侧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检查和临床功能评分。同时选取正常志愿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只进行1次rs-fMRI检查。通过分析rs-fMRI两侧M1区功能连接值的改变,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功能连接变化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组两侧M1区功能连接值降低(z=0.30±0.24),低于正常对照组(z=0.70±0.21),治疗后连接值升高(z=0.58±0.28),治疗前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及治疗前后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与正常对照组两侧M1区功能连接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治疗前组相比,治疗后组患侧肢体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患侧上下肢体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显著升高(P<0.05)、日常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显著升高(P<0.05),提示患者治疗后功能改善。结论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可以监测高频rTMS治疗前后两侧M1区功能连接的变化,客观地证实rTMS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推测康复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可能位于1个月内。 张学威 管宇宙 孟春玲 房洪营 张伟宏 崔丽英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嗅球体积测量 2011年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嗅球体积变化。方法对14例AD患者及25名正常老年志愿者行高分辨嗅球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嗅球体积。结果 AD患者较大侧嗅球体积为(32·2±7·7)mm3,小于正常老年志愿者的(40·6±6·6)mm3(P=0·002)。AD患者嗅球体积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205)。结论 AD患者嗅球体积减小,符合神经病理学表现。MRI可以发现AD患者嗅球体积改变,可能为AD诊断提供帮助。 有慧 牛富生 王剑 郑福玲 孟春玲 张振馨 倪道凤 冯逢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嗅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