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信
- 作品数:9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软土地基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点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某在建地铁项目线路经过长江漫滩区,为了解该区域车站施工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变形特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于地下连续墙内及对应位置的土体中埋设测斜管进行测斜监测。该文对该区域内四个车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在该软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开挖的监测数据。通过对16个土体测斜管,12个墙体测斜管监测数据及曲线的对比,初步掌握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变形特点及产生变形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 曾才民梁加俊孙泽信
- 关键词:软土地质深基坑监测测斜影响因素
- 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改进及预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论述了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精度评定方法,针对模型缺陷探讨了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初值选取及模型背景值构造2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运用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对某坝堤沉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较改进前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在沉降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梅红孙泽信
- 关键词:非等间距
- 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个核心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监控量测,实现信息化施工,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通过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网络无线通讯技术及数据库应用技术,实现了对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支护体系受力的自动化监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数据传输效率高。利用ABAQUS建立隧道施工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理论数据与自动采集数据相比较,得出监控量测预警值。
- 徐燕唐卓怡汪春桃刘宁孙泽信
- 关键词: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新奥法自动化监测
- 多点后方交会及基准点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间接平差法推导多点后方交会待定点坐标及其精度评定模型,并采用后验方差卡方检验法及针对残差t检验法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快速识别不稳定基准点,从而提高多基点后方交会的设站精度。工程应用实例表明,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孙泽信庞逸群陈小浩刘宁
- 关键词:基准点稳定性
- 地铁保护区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23
- 2014年
- 结合某地铁保护区隧道结构变形安全监测实例,论述了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在地铁保护区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该系统实现了运营期隧道结构多指标变形信息获取的全天候、实时化、自动化,并结合人工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所获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地铁保护区监测多指标自动化监测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徐春明汪春桃孙泽信刘亚楼赵为民
- 大跨度预应混凝土箱梁桥的挠度监测与预测被引量:1
- 2009年
- 结合某长江特大桥挠度监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挠度变形监测的方法、测点布置、观测精度和数据的处理。针对桥梁挠度变形影响因素,利用实测资料,借助"桥梁博士"软件从桥梁结构的角度预测了该桥在不同时期的挠度变形值,并分析了挠度变形状况、变形规律及变形趋势,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为桥梁管理部门进行后期的维护提供了决策依据。
- 黄腾孙泽信李桂华庞逸群
-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挠度监测
- 静力水准仪在运营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文章论述了静力水准仪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运营期地铁隧道内变形监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结合某项目基坑施工期间运营地铁区间静力水准仪系统监测实例,对列车停运和正常运行情况下静力水准仪的监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列车运行对监测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与人工监测数据相对比的方法对静力水准仪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静力水准仪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满足运营期地铁隧道实时变形监测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孙泽信张书丰刘宁
- 大跨度预应混凝土箱梁桥的挠度监测与预测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结合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挠度监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该桥挠度变形监测的方法、测点布置、观测精度和数据的处理。结合挠度变形实测资料,运用改进的灰色模型对各监测点挠度变形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桥挠度变形监测所运用的监测方法及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较好地满足该桥挠度变形监测分析需要,对其它类似桥梁的挠度监测与预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戈铭孙泽信
-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挠度监测
-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6
- 2010年
- 介绍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建立及其精度评定方法,着重探讨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模型背景值的构造以及初值选取两个方面对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进行改进,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沉降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孙泽信庞逸群黄腾
- 关键词:沉降监测非等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