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永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菌株
  • 2篇诱变
  • 2篇热力学
  • 2篇重离子
  • 2篇CD
  • 1篇等温吸附
  • 1篇等温吸附模型
  • 1篇电子束
  • 1篇栅藻
  • 1篇剩余污泥
  • 1篇剩余污泥处理
  • 1篇四尾栅藻
  • 1篇碳离子辐照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废水
  • 1篇重离子束
  • 1篇污泥
  • 1篇污泥处理
  • 1篇金属废水

机构

  • 5篇兰州交通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近...

作者

  • 5篇孙永亮
  • 3篇王洁
  • 2篇李文建
  • 2篇王弋博
  • 2篇李欣
  • 2篇王菊芳
  • 1篇谢树莲

传媒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植物研究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株抗Cd<sup>2+</sup>菌株的筛选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随着工业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元凶,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传统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高浓度重金属离子,而生物吸附法以其吸附快、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在处理低浓度重金...
孙永亮
关键词:重离子诱变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剩余污泥处理应用中具有巨大潜能。大量研究表明,经高能电子束辐照,污泥中的各种病原菌会有不同程度的死亡、有机物(包括非生物降解物质)大量分解、脱水率提高,臭味减少,危害性降低和资源化应用潜能增加。综述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优势,重点介绍该技术的应用现状、污泥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处理效果和相关建设费用,并展望了该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孙永亮李欣王洁王菊芳李文建王弋博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污泥
一株抗Cd2+菌株的筛选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随着工业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元凶,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传统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高浓度重金属离子,而生物吸附法以其吸附快、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在处理低浓度重金...
孙永亮
关键词:热力学工艺参数重金属废水
碳离子辐照对四尾栅藻光合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讨重离子辐照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碳离子辐照(10~80Gy)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光合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辐照后短期内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1)较低剂量(10~20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较小或无显著变化,中等剂量(40—60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升高,之后又回落,恢复至正常水平,高剂量(80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不能恢复正常;(2)低剂量(10Gy)辐照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8h后出现回落,到24—48h时,回升至正常水平,较低剂量(20Gy)辐照后,MDA含量瞬时有所下降,到24—48h时,回升至正常水平,中等至高剂量(40—80Gy)辐照后,MDA含量降低,24~48h时显著升高,不能恢复正常;(3)低剂量(10Gy)辐照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8h后出现回落,恢复正常,中等剂量(20~60Gy)辐照后,SOD活性显著上升,到48h时回落至正常水平,高剂量(80Gy)辐照后,SOD活性无明显上升,到48h时,活性明显降低,不能恢复正常。
王洁李欣孙永亮王菊芳李文建谢树莲
关键词:碳离子辐照四尾栅藻光合色素MDASOD
一株抗Cd^(2+)菌株的筛选及其吸附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Cd2+为一种毒性金属元素,为了实际解决污水中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实现污水达标排放,通过12C6+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技术筛选到一株耐受Cd2+的菌株C2,研究其对Cd2+的抗性和低浓度Cd2+的吸附性能表明,Cd2+浓度≤100 mg/L时,C2菌株可以生长繁殖,但随Cd2+浓度升高受到抑制;SEM分析表明,受到Cd2+胁迫时,C2产生大量胞外产物与Cd2+形成络合物;吸附过程中菌粉表面空隙得到填充,形成凸起;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基团为醇羟基O—H键、氨基和酰胺基团;C2菌粉和固定化菌球都对Cd2+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菌粉吸附效果比固定化菌球稍好;菌粉和固定化吸附剂的最佳吸附初始pH值为5~6.0,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 g/L和10 g/L(实际含菌量为1.0 g/L);Cd2+浓度在2~20mg/L时,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菌粉和固定化吸附剂对Cd2+的吸附率均在90%左右;2种吸附剂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最佳;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2菌粉和固定化吸附剂均可用于污水中低浓度Cd2+的去除。
孙永亮李欣王洁王菊芳李文建王弋博
关键词:重离子束诱变等温吸附模型热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