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森 作品数:46 被引量:18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长管状骨骨折18例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 :经皮钢板内固定下肢管状骨骨折 1 8例 ,其中 ,股骨干骨折 6例 ,胫骨骨折 1 2例 ;经皮取出内固定钢板 8例 ,股骨干骨折 1例 ,胫骨骨折 6例。结果 :术后骨折对位对线优良率达 91 % ,经过 7~ 1 5个月随访 ,92 %的病例疗效满意 ,平均 72d骨折坚强愈合 ,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汪学松 孙泉 张冠宏 孙桂森关键词:钢板内固定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2010年 目的对比研究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在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1年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A、B2组,A组应用椎体成形术,B组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随访1年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A组50例患者中,45例(90.00%)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5例(10.00%)疼痛明显减轻.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B组50例患者中,44例(88.00%)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6例(12.00%)疼痛明显减轻,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2组治疗方法效果无明显差别并效果均较好。结论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均较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红旗 李颖 马晓春 马景和 齐志亭 孙桂森 付鹏 王涛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腰疝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009年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4岁。主因右侧腰部肿物10年余,增大2年,于2008年1月21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疼痛、发热,未予诊治,肿物大小未见明显变化,2年前右侧腰部肿物逐渐增大直至本次入院就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右侧腰部可触及一约7.0cm×6.0cm肿物,质软,活动度好,无触痛,俯卧位肿物消失。血尿便常规均未见异常。腹部CT示:右侧骶棘肌右侧L1水平见一大小7.0cm×6.0cm×3.0cm低密度影, 张志斌 王轶伟 孙桂森关键词:腰肌 纤维环修补技术在腰椎髓核摘除术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纤维环修补技术在腰椎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有关腰椎髓核摘除术中应用纤维环修补技术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将应用纤维环修补技术的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单纯髓核摘除术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神经功能、复发率、椎间高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近期文献,累计病例1 118例。Meta分析表明,应用纤维环修补技术的腰椎髓核摘除术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ODI指数、VAS评分、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与传统单纯髓核摘除术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目前尚无法证明在腰椎髓核摘除术中应用纤维环修补技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鉴于目前纤维环修补技术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仍较少,仍需进一步评估该技术的临床价值。 孙桂森 王鹏关键词:腰椎髓核摘除术 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及术后感染预防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如何预防术后感染。方法采用棘突椎板等后柱结构完整截骨,椎管扩大,回植复合体,椎管重新成形。结果术后随访,椎管无明显狭窄,回植骨块位置良好,临床疗效较好;术后4~12周出现5例患者伤口局部脓疱、窦道形成。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应注意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孙桂森 隆海滨 马晓春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回植 成形术 CT引导下椎间隙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7年 对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引导下椎间隙注射臭氧(O3),用21 G穿刺针,经侧后方途径和关节突内侧缘进路,病变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O3 5~10 ml(40μg/ml)。随访3~18个月,依据MacNab标准,显效55例,有效3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1.03%。认为CT引导下椎间隙注射O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马景和 马晓春 李颖 孙桂森 郭隆升关键词: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引导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5年 孙桂森 刘敏 谷川 张淑英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平滑肌瘤 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开放式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5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开放式TEP治疗,现对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46-75 min,平均(55±9)min;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25-40 min,平均(30±5)min。5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1±1.3)d,并发症发生率3.8%(2/52),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开放式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符合疝修补理念及微创手术原则,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于娟 孙桂森 谷川关键词:疝修补术 腹腔镜 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目的:肿瘤的生物治疗正成为肿瘤学研究的热点, 并被称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随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免疫反应中所起的中心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以及体外大量培养DCs方法的... 李东印 孙桂森 段东明 张建智 闵军 褚忠华 谷川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肝癌 抗肿瘤免疫 文献传递 骨水泥加固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由于骨质原因及结构特点导致椎弓根螺钉经常出现把持力下降,从而发生松动、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因此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优化骨水泥使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具新鲜成人尸体T11-L4椎体标本共40个椎体,随机分为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及DTPS TM椎弓根螺钉组,各20个,置钉后分别注入1,2,3,5 m L骨水泥,通过影像学观察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并测得最大轴向拔出力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骨水泥用量为1-3 m L时,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组螺钉平均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高于DTPS TM组(P<0.05)。骨水泥用量为5 m L时,2组平均最大轴向拔出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组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5.269X+133.681(R2=0.837),DTPS TM椎弓根螺钉组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32.039X+99.251(R2=0.936)。骨水泥用量在1-5 m L时,2组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与骨水泥量高度正相关(|R|>0.8)。说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显著提高螺钉稳定性,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与骨水泥使用量呈高度正相关,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在达到满意的内固定强化效果同时,减少骨水泥使用量,降低了骨水泥泄漏风险,相比DTPS TM椎弓根螺钉更具有优势。 隆海滨 孙桂森 王卫国关键词:骨重建 生物力学 生物假体 骨科植入物 骨水泥 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