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枫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禾谷镰孢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我国禾谷镰孢菌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运用三对能检测第1、第3、第6、第7禾谷镰孢菌系群(lineage)的PCR-RFLP标记,对来自我国13个省份的642个禾谷...
- 孙枫
- 关键词:群体遗传结构禾谷镰孢菌PCR-RFLP小麦赤霉病
- 文献传递
- 禾谷镰孢Tri12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致病力被引量:6
- 2005年
- Tri12是镰孢菌Fusarium编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以下简称“单族毒素”)输出泵的基因,而产毒基因Tri5编码的单端孢霉二烯合酶催化毒素生物合成中的第一步反应。以禾谷镰孢FusariumgraminearumSchw.野生型菌株NRRL29169为亲本,获得Tri12敲除的转化子MT12。与NRRL29169相比,MT12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慢,生长量小(P<0.01),大分生孢子较长。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NRRL29169致病力最强,所致病害可以自接种点向上下扩展至其他小穗,而MT12的致病力极弱。我们由此推测,Tri12的敲除导致病菌产生的毒素不能被泵出体外毒害寄主,进而在病菌体内积累抑制自身生长和毒素的进一步产生,从而降低病菌的致病力。
- 姚红燕陈利锋孙枫陈官菊俞刚
- 关键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赤霉病致病力
- 核黄素受体蛋白(RIR)与RIR类似蛋白(AtRIR)以及转录因子RAP2.6L在拟南芥防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 核黄素可通过生物合成、代谢等多个环节,尤其是黄素介导的氧化还原过程,影响植物防卫和生长发育。异源表达中华鳖核黄素受体蛋白转基因拟南芥体内内源核黄素含量高于野生型,同时转基因植物也表现增强的抗病反应,但其机制不清楚。因此,...
- 孙枫
- 关键词:防卫反应活性氧昼夜节律
- 文献传递
- 昼夜节律调控拟南芥核黄素信号传导被引量:1
- 2010年
- 植物昼夜节律钟对调控植物生理进程、环境响应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与此相似,核黄素信号途径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在野生型拟南芥叶片中,内源黄素含量(核黄素、FMN、FAD)在24 h周期内呈节律波动;RT-PCR分析表明,外源核黄素处理植株增强或抑制许多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在野生型植株24 h内的表达水平也受昼夜节律调控;此外,外源核黄素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该过程也受昼夜节律调控。因此得出结论:植物昼夜节律钟调控核黄素信号传导反应。
- 孙枫刘裴清董汉松
- 关键词:拟南芥昼夜节律防卫反应
- 拟南芥长链脂肪醇氧化酶(AtFAO3)在抗病防卫反应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长链脂肪醇氧化物酶(FAO)基因编码一个与膜结合,包含黄素,产生H2O2的长链脂肪醇氧化酶。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包含4个FAO同源基因。然而,拟南芥FAO在响应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胁迫中起何种作用还不得而知。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拟南芥AtFAO3在植物防卫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pathovar(pv.)tomatostrain DC3000(PstDC3000)中的作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瞬时表达AtFAO3偶联GFP融合蛋白表明,AtFAO3定位于细胞膜。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拟南芥AtFAO3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Atfao3在正常条件叶片中H2O2含量下降,在氧胁迫或生物胁迫下积累活性氧含量减少。接种病原细菌PstDC3000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Atfao3突变体体内细菌繁殖数量增加,叶片病害症状加重,防卫相关基因PR1、PR2和PAL表达减弱。我们基于以上T-DNA突变体分析结果表明,AtFAO3在植物对病原细菌防卫中起重要作用。
- 孙枫杨雪王晓莉董汉松
- 关键词: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