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静

作品数:1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心理
  • 2篇就业
  • 2篇角色
  • 2篇辅导
  • 2篇辅导员
  • 2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指...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网络

机构

  • 8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8篇孙晓静
  • 4篇王良印
  • 3篇高云鹏
  • 2篇杨海霞
  • 1篇王瑛玉
  • 1篇陈凯
  • 1篇孙静
  • 1篇于丰刚
  • 1篇季丹丹
  • 1篇金鑫

传媒

  • 3篇学园
  • 1篇延边党校学报
  • 1篇今日财富(中...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2年
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爱国、敬业、不畏艰难、不畏牺牲等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民族精神资源,它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它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并为他们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社会认知、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文化自信,使大学生的说服力、亲和力、以及实效性得到提高。
孙晓静季丹丹王佳倩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被引量:1
2014年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目前有研究显示高校辅导员缺少职业幸福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工作效果。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概念及其幸福感缺失现状的分析,结合其影响因素,提出提升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王良印孙晓静高云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2014年
目前,高校部分学生存在焦虑、强迫、恐怖、偏执、抑郁、敏感、极端、精神病性障碍等方面的严重心理问题,亚健康状态达到23.29%,及时对这些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尤为必要。
高云鹏孙晓静王良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9年
网络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具体使用倾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进行总结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基本特征,并由此给出有建设性的方法。
陈凯王瑛玉孙静孙晓静于丰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融合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并探讨了其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
孙晓静王良印金鑫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2014年
辅导员工作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目前的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等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只有认清自己的角色,做出良好的定位,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王良印孙晓静杨海霞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浅谈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培养
2014年
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是指大学生党员对自身角色身份与地位、角色规范与行为、角色权利与义务及角色扮演与表现的认知、理解与体验。其角色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政治思想、意识观念、道德品质、日常言行、专业学习等方面保持党的先进性,起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学生党员角色行为的养成,是发挥学生党员重要作用的起点与先导。因此,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杨海霞孙晓静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2014年
大学生就业进行的“双向选择”制度,在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误区。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思考与对策研究工作值得关注。
高云鹏孙晓静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