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叶芳 作品数:31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产黑色素拟杆菌群菌株的培养、鉴定及其免疫血清的特异性检测 1990年 本文报告了6种产黑色素拟杆菌国际标准菌株、2株参考菌株的培养、鉴定特点。厌氧菌药敏试验发现中间型拟杆菌、牙龈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对头孢霉素、利福平、灭滴灵、青霉素、洁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索敏感,可供临床治疗中参考。对中间型拟杆菌、牙龈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牙髓拟杆菌制备的免疫血清进行了特异性鉴定,发现牙龈拟杆菌免疫血清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辅助鉴定该菌,其它免疫血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许丽华 薛毅 史俊南 孙叶芳 杨聚才 谭巨莲 吴宝印关键词:抗血清 产黑色素拟杆菌群血清学研究 1990年 本文通过制备中间型拟杆菌、牙髓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牙龈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免疫血清,并对临床分离的主要口腔厌氧菌进行了血清学检测。未发现产黑色素拟杆菌群与不产色素的脆弱软杆菌、具核梭形杆菌、变型链球菌存在交叉抗原。牙龈拟杆菌抗血清特异性好,可以用于辅助鉴定该菌,其它四种细菌抗血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许丽华 薛毅 史俊南 杨巨才 孙叶芳关键词:血清学 厌氧菌 牛肌腱胶原凝胶体在人牙髓成纤维细胞等原代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94年 在铺有牛肌腱胶原玻璃培养瓶中进行人牙髓和牙周组织原代培养,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成功率分别为9/21和5/15,与不铺胶原的对照组(1/21和0/1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这可能是细胞特异的高亲和力受体与胶原结合,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增加了组织块贴壁率和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本研究提示牛肌腱胶原铺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人牙髓和牙周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郝建军 汪平 史俊南 张郁 孙叶芳关键词:胶原 牙髓 成纤维细胞 牙周膜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特异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原核表达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glucan-bindingproteinCgene,gbpC)特异片段。方法将克隆获得的约0.45kb的gbpC基因特异片段经EcoRⅠ/Sal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pGEX-4T-1中,构建pGEX-4T-1/gbpCE原核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酶切及PCR鉴定后,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1-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GbpCE,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在SDS-PAGE凝胶上出现一条新生蛋白质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000,与预计大小相符合。结论成功表达gbpC特异片段,获得了融合蛋白GST-GbpCE,可用于制备GbpC抗体。 孙汉堂 吴补领 郭希民 孙叶芳 蒲勤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葡聚糖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盖髓剂抑菌作用的体外实验观察 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观察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氢氧化钙(Calciumhydroxide,CH)以及两种盖髓制剂(HAP制剂、HAP-CH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中间普里沃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HAP对各实验菌无抑菌作用,CH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韩永战 史俊南 孙叶芳 杨聚才关键词:盖髓剂 羟基磷灰石 氢氧化钙 GM-CSF对牙周膜和牙髓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GM -CSF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牙髓成纤维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酶动力学方法测定ALP活性。结果 :在观察期 (3~7d)GM -CSF可使两种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 ,而不能诱导ALP的表达。结论 :GM -CSF的浓度在 0 .0 0 1~ 1mg/L之间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效应 ,大于 1mg/L时对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孙叶芳 刘晗 吉兰 史俊南 李强 张郁关键词:GM-CSF 牙周膜 牙髓成纤维细胞 MTT ALP PGE_2对鼠头盖骨培养上清中ALP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PGE2 对骨器官培养上清中ALP活性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仔鼠 (1~3d)头盖骨 ,检测培养上清中ALP活性。结果 :10~ 10 0 μg/LPGE2 抑制ALP活性 ,1.0 μg/LPGE2 对ALP活性无明显作用 ,0 .0 1~ 0 .1μg/LPGE2 对ALP活性有刺激作用。结论 :PGE2 对骨器官培养上清中ALP活性的作用取决于其局部浓度。 李强 史俊南 王鑫源 吴织芬 孙叶芳关键词:ALP 炎症介质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克隆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C基因(Glucan-binding protein C gene,gbpC)编码序列的特异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原核表达。方法:根据gbpC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PCR扩增位于gbpC编码序列1342 bp~1794 bp间的一段特异片段,扩增产物经回收、酶切后,定向插入克隆载体puc18中,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将克隆获得的约0.45 kb的gbpC基因特异片段经EcoRI/SalI双酶切后。定向插入pGEX-4T-1中,构建pGEX-4T-1/gbpCE原核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酶切及PCR鉴定后,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GbpC^E,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测序结果与Sato等报道的序列一致;原核表达后,在SDS—PAGE凝胶上出现一条新生蛋白条带,其相对分子量约43000,与预计大小相符合。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gbpC特异片段,获得了融合蛋白GST-GbpC^E,为制备GbpC抗体打下了基础。 孙汉堂 吴补领 郭希民 孙叶芳 杨聚才 蒲勤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葡聚糖结合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牙髓、尖周炎症组织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牙髓、尖周组织渗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探讨IL-6与牙髓、尖周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免疫夹心法进行IL-6含量检测。结果:正常牙髓组织渗出液中未检测到IL-6,炎症牙髓、尖周组织渗出液中均有不同含量IL-6检出,急性炎症组高于慢性炎症组,急性尖周炎组高于急性牙髓炎组。结论:IL-6与牙髓、尖周炎症密切相关,主要参与急性期炎症反应,在牙髓、尖周炎症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岳玲 孙叶芳 肖明振 牛忠英 金伯泉 杨琨 李强关键词:牙髓炎 尖周炎 白细胞介素-6 复方羟磷灰石糊剂的抑菌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确定复方羟磷灰石糊剂配方中的抗菌成份和含量,并观察其毒性反应。方法:抑菌实验:通过抑菌圈直径的比较,筛选出复方羟磷灰石糊剂的配方。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经胃灌注实验材料,测定其半数致死量。结果:实验组对四种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半数致死量为1308.3mg/kg。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复方羟磷灰石糊剂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作根管充填料时对人体无害。 谢欣梅 肖明振 孙叶芳 杨聚才 方坤泉关键词:牙科材料 抑菌作用 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