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超声辅助交替层状组装制备紫外/近红外双隔绝光学窗口材料
- 紫外/近红外双隔绝透明光学窗口材料,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材料。它能有效的阻隔紫外光、近红外光,避免过量有害射线辐射对人体、物品带来的损害;阻断建筑物或运输工具内外温度交换,降低空调系统的负担,减少能耗;能够广...
- 姜超
- 关键词:超声辅助
- 化工过程强化条件下分子自组装的研究
- 分子自组装,是一门研究基于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自发形成规则结构的科学。自组装过程的发生,伴随着体系由无序转为有序状态,可以用来设计、制备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复合材料。自组装程序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人类认识自然界中各个...
- 姜超
- 关键词:化工过程分子自组装吸附速率
- 一种使用超重力技术调整聚合物胶束粒径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超重力技术来调整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的方法,其包括将具有第一粒径分布的聚合物胶束溶液循环通过超重力机,以得到具有第二粒径分布的聚合物胶束溶液,其中所述第二粒径分布不同于第一粒径分布,其中所述超重力机的离心...
- 石峰姜超
- 文献传递
- 改性凹凸棒石/苏木复合颜料的制备和性能
- 2024年
- 用盐酸处理凹凸棒石(PAL)制备了酸洗凹凸棒石(PA),然后对PA进行有机改性(壳聚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了3种改性PAL(PCS、PDO、PKH),最后以PA、PCS、PDO、PKH负载苏木色素制备了4种改性凹凸棒石/苏木复合颜料(简称复合颜料,下同)PAS、PCSS、PDOS、PKHS。通过FTIR、XRD、TEM、BET、TG及颜色表征,探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复合颜料的粉体学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和苏木色素负载并未改变PAL的晶相结构和纤维形态;复合颜料显著提高了苏木色素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遮盖性能。复合颜料PCSS表现出较佳的综合性能,包括最好的热稳定性〔120℃处理6 h,总色差值(ΔE)<6〕和酸碱稳定性(pH=5~7浸泡24 h,ΔE<4),最低的水和乙醇溶出度(2.13和1.02 mg/g),及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无血管刺激性)。
- 刘晓艺崔红岩曹力化姜超唐颖冯拥军
- 关键词:凹凸棒石壳聚糖复合颜料稳定性
- 一种光学窗口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光学窗口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交替层状自组装技术,其实质是利用纳米粒子氧化铟锡纳或/和氧化锌与高分子聚乙烯亚胺间的配位相互作用,依靠这种键合力,形成稳定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薄膜,...
- 石峰姜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使用超重力技术调整聚合物胶束粒径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超重力技术来调整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的方法,其包括将具有第一粒径分布的聚合物胶束溶液循环通过超重力机,以得到具有第二粒径分布的聚合物胶束溶液,其中所述第二粒径分布不同于第一粒径分布,其中所述超重力机的离心...
- 石峰姜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光学窗口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光学窗口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交替层状自组装技术,其实质是利用纳米粒子氧化铟锡纳或/和氧化锌与高分子聚乙烯亚胺间的配位相互作用,依靠这种键合力,形成稳定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薄膜,...
- 石峰姜超
- 盐酸改性凹凸棒石对铯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2024年
- 铯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元素,被人们广泛用于航天、医疗、特种玻璃等领域。近年来铯资源的分离提取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深入研究,其中吸附法作为最具潜力的分离提取方法之一,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盐酸对凹凸棒石改性,制备得到凹凸棒石吸附材料(ACH-3),并采用XRD、FT-IR、SEM、BET、XRF等表征手段研究ACH-3的结构特征。以ACH-3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溶液中铯离子(Cs^(+))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初始pH、初始浓度以及吸附剂添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25℃、pH=9和Cs^(+)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ACH-3对Cs^(+)的吸附量高达78.99 mg/g,超过凹凸棒石原矿吸附量(7.41 mg/g)的十倍。通过对吸附Cs^(+)前后光谱信息和动力学曲线分析,ACH-3对Cs^(+)的吸附归因于静电吸引与离子交换作用。
- 毕芮豪武琳林姜超李慧玉冯拥军
- 关键词:凹凸棒石酸改性活化离子交换铯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