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新 作品数:15 被引量:14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长托宁成功救治两起群体有机磷农药中毒 2008年 目的探讨长托宁在救治急性群体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AOPP患者按轻、中、重度分组治疗,观察使用长托宁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长托宁作用时间长,用药次数少,可明显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结论长托宁在救治群体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抗胆碱新药。 夏正新 沈叶怡关键词:长托宁 有机磷农药 群体中毒 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周为1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以及血压和尿量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以及血压和尿量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夏正新 张志飞关键词:特利加压素 生长抑素 肝硬化失代偿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患者350例分为A、B、C三组,A组115例,均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B组132例,均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C组103例,为胃镜检查无异常的正常人群。A、B、C三组人群行胃镜检查同时钳取胃黏膜组织,予快速尿素酶法Hp检测。结果:A组Hp阳性106例,感染率92.2%;B组Hp阳性109例,感染率82.6%;C组Hp阳性11例,感染率10.7%,A、B两组和C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有关,根除Hp是治疗的关键。 夏正新 陈健华 秦晓华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对脓毒血症并发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对脓毒血症并发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重点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急诊科进行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45例,测定与计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早期诊断分析。结果:在145例患者中,发生肾损伤69例(肾损伤组),发生率为47.6%。肾损伤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体重指数等与非肾损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组的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都显著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肾损伤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都显著高于非损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BUN、S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都为影响肾损伤发生的主要独立因素(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多伴随有肾损伤,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也是导致脓毒血症并发肾损伤的主要因素,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董锦秀 方玉明 周红娟 张志飞 夏正新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脓毒血症 肾损伤 血清eCIRP、suPAR预测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外冷诱导RNA结合蛋白(eCIRP)、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预测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致ARDS患者84例(ARDS组),按照1∶1比例选取单纯脓毒症患者84例(非ARDS组),根据预后将脓毒症致ARDS患者分为死亡亚组(37例)和存活亚组(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CIRP、suPAR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的因素及血清eCIRP、suPAR水平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RDS组比较,ARDS组血清eCIRP、suPAR水平升高(t/P=14.330/<0.001、10.632/<0.001);84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90 d死亡率为44.05%(37/84);死亡亚组患者血清eCIRP、suPAR、脓毒性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时间≥3 d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降钙素原、血乳酸均高于存活亚组(χ^(2)/t/P=13.805/<0.001、5.229/<0.001、10.932/0.001、4.334/0.037、4.850/<0.001、7.592/<0.001、5.926/<0.001);SOFA评分高、血乳酸高及血清eCIRP、suPAR高为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523(1.123~2.067)、2.558(1.123~5.824)、1.094(1.017~1.178)、1.365(1.117~1.670)]。血清eCIRP、suPAR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致ARDS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787、0.779、0.871,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eCIRP、suPAR水平的单独预测(Z/P=2.005/0.045、2.205/0.028)。结论血清eCIRP、suPAR水平升高与脓毒症致ARD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且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王雷 应佑国 夏正新 丁艳芬 董锦秀 袁慧敏 张志飞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脓毒血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炎性指标(IL-6、IL-10、PCT、CRP、NEUT)及免疫指标(CD4+、CD8+、CD4+/CD8+)的变化,以判断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54例,根据APACHE-II评分判断病情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18例,严重脓毒血症组19例,脓毒性休克组17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CT、CRP、 IL-6、IL-10、WBC、NEUT水平,以及CD4+、CD8+、CD4+/CD8+的变化与各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脓毒血症病情的加重,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CRP、IL-6、IL-10、WBC、NEUT水平逐渐升高,而免疫指标(CD4+、CD8+、CD4+/CD8+)下降(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炎症指标PCT、CRP、IL-6、IL-10、WBC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78,0.654,0.685,0.541,0.532,P<0.05),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76,–0.517,–0.612,P<0.05)。结论 患者血液中炎性指标(CRP、 PCT、IL-6、IL-10、WBC)呈高表达状态,而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提示脓毒血症病情的加重。 肖勇 夏正新 方玉明关键词:脓毒血症 炎性指标 免疫功能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3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且能够配合治疗的患者,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后病情变化、Sp O2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大部分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后临床症状、Sp O2及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低氧血症和CO2潴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沈叶怡 夏正新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护理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的程度对病程的影响。结果:106例AP患者中有63例合并肝损害,其中重症胰腺炎(SAP)35例,轻症胰腺炎(MAP)28例;胆源性胰腺炎(BAP)54例,非胆源性胰腺炎(NBAP)9例。SAP较MAP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100%和39.4%),BAP比NBAP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80.6%和23.1%)。SAP肝功能损害较MAP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SAP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MAP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害可影响病情的发展及预后。 夏正新 夏正新 朱彩红 任一鸣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肝损害 预后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分泌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分泌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急诊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试验组,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及血浆,ELISA检测辅助T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及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NIHSS量表分析试验组发病第1天及第30天病情变化;分析细胞因子与第30天NIHSS量表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外周血中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期外周血IFN-γ分泌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正向相关(P<0.05)。结论早期外周血IFN-γ水平增高与急性脑出血的预后不良相关。 肖勇 夏正新 张苏宁 凌云 张志飞 周红娟 方玉明关键词:脑出血 预后 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胃热壅盛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观察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ANVUGI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降逆止血方。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并记录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计算72 h止血率、再出血率;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皮质醇、MDA及血管升压素;采用血糖仪检测患者血糖;采用ELISA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TNF-α、IL-1β,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为71.9%(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29)。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18.9±3.0)h比(29.1±4.1)h,t=7.354]、输血量[(559.3±67.2)ml比(612.7±75.8)ml,t=11.032]、再出血率(3.1%比21.9%,χ^2=5.143)及住院时间[(5.4±0.7)d比(9.3±1.2)d,t=5.871]均低于对照组(P<0.05),72 h止血率(96.9%比81.3%,χ^2=4.0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皮质醇、MDA、血糖及血管升压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106、4.976、4.842、5.093,P<0.01);血浆hs-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06、4.983、7.962,P<0.01)。结论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可有效抑制ANVUGIB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降低出血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止血效率。 肖勇 方玉明 夏正新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剂(中药) 奥美拉唑钠 氧化性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