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锐钛矿相TiO_2纳米晶制备与相成因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采用TiCl4的乙醇溶液作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同步分析(DTA-TGA)等方法研究了纳米晶的相组成、晶型及粒径(A:4nm-10nm).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得到单一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晶。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晶粒子的晶格畸变率变小,表明纳米晶的晶型变好;在400℃以下,纳米晶粒子增长速度比较慢,源于焙烧所提供的能量首先消耗在结构弛豫上。
- 周立新曹望和夏天付姚田莹
- 关键词:纳米晶粒晶型TIO2锐钛矿相结构弛豫TICL4
- 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的研究(英文)被引量:4
- 2005年
- 以Ti(SO4)2为前驱体,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PL)光谱对微晶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制备的TiO2纳米晶呈类球形颗粒且分散性好,平均粒径最小约为4nm,热处理温度升高到750℃时,样品仍为单一的锐钛矿相;PL谱分析表明,室温下,用高于带隙的能量激发,在370~550nm范围内纳米TiO2粒子呈现出强而宽的发光带,分别对应于价带和导带间的电子跃迁以及表面态的发光;另外发现随焙烧温度升高,粒径增大的同时,发光峰的强度呈无规则变化,分析可能与表面态和晶粒内部缺陷的数量有关.
- 田莹曹望和夏天周立新付姚
-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晶沉淀法光致发光表面态
- TiO2纳米晶和薄膜的制备及微观性质研究
-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和薄膜.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分析(DTA-TGA)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经过热处理的样品,锐钛矿相TiO2纳米晶...
- 夏天曹望和周立新田莹付姚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TIO2纳米晶相转变载流子TIO2薄膜
- 文献传递
- 锐钛矿相TiO_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以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锐钛矿相TiO2纳米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发光(PL)光谱分别对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手段(旋转涂敷法与一次摊涂法)制备的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TiO2薄膜的锐钛矿相(101)面上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PL分析表明,在室温下,当用260nm激发TiO2薄膜时,在370~500nm范围内呈现出很宽的发光带,其对应着不同的发光中心;此外用545nm激发TiO2薄膜时,在近红外区域内818nm附近处展示出半高宽较宽且强度较强的发光峰.
- 夏天曹望和田莹付姚周立新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光致发光发光中心
- TiO_2纳米晶和薄膜的制备及微观性质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晶和薄膜。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分析(DTA-TGA)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经过热处理的样品,锐钛矿相TiO2纳米晶平均粒子尺寸为5 3~32 4nm,其薄膜的平均粒子尺寸为6 7~29 6nm,但经相同温度热处理的TiO2纳米晶平均粒子尺寸普遍较薄膜样品大,此外,TiO2薄膜的相转变温度比纳米晶约高150℃,且其锐钛矿相(101)面上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取向因子为0 53;DTA-TGA结果表明,360~500℃,TiO2凝胶从非晶态-锐钛矿相的转变是逐渐转变的过程;实验所制备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72 57m2/g,呈现出巨大的表面效应;同时光生载流子能在极短的时间内(<20ps)跃迁到TiO2纳米颗粒表面,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分离。
- 夏天曹望和周立新田莹付姚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相转变载流子
- 板钛矿相对TiO_2纳米晶相转变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本文以Ti(O BU) 4为前驱体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TiO2 纳米晶。通过X 射线衍射 (XRD)分析证明了所制备的锐钛矿相TiO2 纳米晶中含有一些板钛矿相 ,发现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 ,TiO2 纳米晶就发生了相转变 ,并且板钛矿 金红石相转变的过程比锐钛矿 金红石相转变过程快 ;同时锐钛矿相的晶胞常数c的变化似乎部分归因于有板钛矿相的存在。差热 热重同步分析 (DTA TGA)表明 ,在 36 0~ 5 0 0°C之间 ,可以观察到板钛矿 锐钛矿相转变的存在。最后对TiO2 纳米晶中含有的板钛矿相对锐钛矿 金红石相转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夏天曹望和付姚田莹周立新
- 关键词:溶胶-凝胶相转变
- TiO_2纳米粒子热处理过程相变原因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通过差热 热重分析(TG DTA)和 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热处理过程中 TiO2 纳米粒子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 纯锐钛矿相TiO2 纳米粒子的相变温度与粉体粒径的大小有关,当粉体粒径<21nm时,金红石相的标准自由能大于锐钛矿相,粉体不会发生相变。当粉体粒径增大到21nm以上时,情况相反,粉体可能发生相变,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
- 付姚曹望和夏天周立新田莹
- 关键词:TIO2相变表面自由能
- Eu^(3+)掺杂TiO_2纳米晶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以Ti(O BU) 4为前驱体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杂Eu3+ 离子的TiO2 纳米晶。分别以X射线衍射 (XRD)和光致发光 (PL)光谱对不同温度烧结下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 ,由于Eu3+ 掺杂浓度低 ,纳米晶呈现单一的锐钛矿相 ,Eu3+ 可能主要位于纳米TiO2 颗粒的表面。PL分析表明 ,当用紫外 可见光 380 ,395 ,41 5和 468nm对掺杂Eu3+ 的TiO2 纳米晶进行激发时 ,都发射了一系列PL信号 ,其中用 468nm激发效率最高 ,380nm激发效率几乎为 0 ,也就是说 ,468nm代替通常的 395nm成为最灵敏的激发线 ;这些PL发光峰分别对应着Eu3+ 的5D0 →7FJ(0~ 4)跃迁 ,其中以5D0 →7F2 跃迁的 61 6nm的纯红色发光效率最高。从不同温度热处理TiO2 ∶Eu3+ 纳米晶的激发光谱看出 ,Eu3+ 的特征发射来自基质带间吸收 (380nm附近处 )的有效激发都很弱。
- 夏天曹望和田莹付姚周立新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TIO2纳米晶光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