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敏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3篇小鼠
  • 3篇分化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拟胚体
  • 2篇小鼠胚胎
  • 1篇低剂量
  • 1篇性细胞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细胞
  • 1篇增殖
  • 1篇人结肠癌
  • 1篇人结肠癌细胞
  • 1篇人结肠癌细胞...
  • 1篇神经样细胞
  • 1篇糖尿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周慧敏
  • 8篇于涛
  • 7篇陈其奎
  • 6篇邓娜
  • 2篇兰绍阳
  • 2篇陈浩
  • 1篇夏忠胜
  • 1篇陈广成
  • 1篇钟娃
  • 1篇闵筱辉
  • 1篇袁宇红
  • 1篇练国达
  • 1篇石柳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2012年广...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结肠癌细胞系 SP 细胞 microRNA 表达谱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侧群(SP)细胞在结肠癌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其microRNA生物标志。方法:结肠癌SP细胞的分选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活力的测定采用MTT法,microRNA表达谱的检测采用microRNA芯片,microRNA表达的验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1)HCT-15、HT-29及LoVo结肠癌细胞系中SP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6.75%、13.02%及9.52%。(2)化疗药(5-氟尿嘧啶、草酸铂及阿霉素)对3种结肠癌细胞系SP细胞的IC_(50)均明显高于对非SP细胞的IC_(50)(P<0.05)。(3)microRNA芯片检测表明miR-5000-3p、miR-5009-3p及miR-552在3种结肠癌细胞系的SP细胞中表达均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亦证实此结果。结论:miR-5000-3p、miR-5009-3p及miR-552在结肠癌细胞系的SP细胞中表达上调,有可能成为结肠癌SP细胞的潜在microRNA生物标志。
夏忠胜钟娃于涛练国达周慧敏陈广成
关键词:结肠肿瘤侧群细胞微小RNA
环杷明抑制SHH通路在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腺前体细胞中的作用
目标:胚胎干细胞有极强的多项分化能力。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环杷明(Cyclopamine)抑制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内胚层细胞中的SHH通路,体外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胰腺前体细胞。方法:用悬滴培养法培育雄性ES-E14TG2a细...
陈其奎于涛邓娜周慧敏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内胚层分化
文献传递
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Musashi1阳性细胞体内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和肠上皮细胞
目的:Musashi 1(Msi1)被认为是神经干细胞和肠上皮干细胞的一个标志基因。然而,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Msi1阳性细胞能否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和肠上皮样细胞,至今尚未明确。方法:克隆小鼠Msi1启动子序列,构建Msi...
陈其奎于涛兰邵阳袁宇红周慧敏邓娜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小鼠拟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比例对小肠吸收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悬浮状态下小鼠拟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分化比例对其体内小肠吸收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标志分子检测不同阶段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分化及ActivinA对其分化的促进作用.随后,接种含高比例定型内胚层的胚体至裸鼠皮下培育移植瘤,研究移植瘤中吸收细胞的分化.结果:培养5d的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比例较1、3、7d高(Gsc:0.9809±0.1001vs0.5435±0.0821,0.5525±0.0786,0.2234±0.0425;Tm4sf2:0.9231±0.1121vs0.0017±0.0007,0.0176±0.0058,0.6542±0.0742;Gpc1:0.8639±0.1098vs0.5882±0.1027,0.7112±0.0956,0.4239±0.0874,均P<0.05),50μg/L的ActivinA可使其分化比例进一步升高(均P<0.05).诱导组胚体细胞所形成的皮下移植瘤中,小肠吸收细胞标志分子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含有较多表达Fabp2的细胞团及腺样结构.结论:ActivinA可通过提高悬浮状态下小鼠拟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分化比例促进其小肠吸收细胞的体内分化.
邓娜于涛石柳兰绍阳周慧敏陈浩陈其奎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活化素A分化
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过全骨髓培养法体外扩增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建立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的放射损伤模型,观察体外MSC对正常及放射损伤小肠上皮细胞IEC-6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探讨MSC参与小肠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
陈其奎于涛石柳周慧敏邓娜
关键词:小肠上皮细胞共培养增殖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长期稳定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给药方案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法建立稳定且长期维持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优化给药方案。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5个模型组(n=10),其中,多次低剂量给药法(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5 d)3组,STZ剂量为60、70和80 mg/kg;一次性给药法(药物一次性腹腔注射)两组,剂量分别为160、20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盐缓冲液。监测各组小鼠不同时期随机血糖、饮食量、体重、成模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各模型组小鼠均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现,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80 mg组和200 mg组1周成模率分别为100%和70%,但随着时间延长,死亡率明显增加,12周两组成模率均为30%;160 mg组小鼠血糖水平相对较低,1周成模率仅为40%,12周成模率为0;60 mg组4周成模率为70%,但后期血糖水平下降,12周成模率仅为30%,并且血糖波动较明显。70 mg组1周成模率为100%,12周时成模率仍高达70%,而死亡率仅为20%,显著高于其他模型组,且平均血糖水平波动很小,一直稳定保持在20 mmol/L以上。结论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可以很好地诱导小鼠血糖升高,多次低剂量(70 mg/kg)给药方案是建立长期而稳定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较优的诱导方案。
闵筱辉陈其奎于涛周慧敏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模型小鼠
提高小鼠拟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比例可促进其小肠吸收细胞的体内分化
目的:探讨通过提高悬浮状态下小鼠拟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分化比例能否促进其体内分化为小肠吸收细胞。方法:利用标志分子检测不同阶段胚体中定型内胚层的分化情况及Activin A对其分化的促进作用。随后,接种含高比例定型内胚层的...
陈其奎于涛邓娜周慧敏陈浩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ACTIVIN分化
肠上皮干细胞标志分子在小鼠放射性肠炎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肠上皮干细胞标志分子Msil及Hesl在小鼠急性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40只雌性BALB/c小鼠采用B射线进行以300cGy/min的速率一次性全腹部照射。选取30只小鼠于照射前(Od)及照射后第3、5、7、14天每天处死6只,分离小肠,截取小肠中段进行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sil及Hesl的表达,比较两者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建立小鼠急性RE模型。定量PCR的结果显示,Msil和Hesl在第5天时表达的相对ACt值分别为15.17±0.47及15.83±0.24,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Msil及Hesl于第5天表达的相对灰度分别为0.443±0.055和0.301±0.047,在RNA及蛋白质水平上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值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Msil和Hesl于第5、7天时在肠隐窝中大量表达。结论Msil及Hesl在RE的损伤修复前表达上调,提示肠干细胞的增殖与肠上皮修复有关。
于涛石柳邓娜兰绍阳周慧敏陈其奎
关键词:肠炎干细胞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