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
-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复合瘤苗TVPB_H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 1999年
- 目的重点评价人用复合瘤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30例恶性实体瘤手术切除的自身肿瘤组织制成多因素处理的病毒异种化瘤苗TVPBH,对术后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以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活性在治疗后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TNF-α和IL-2含量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变化(P<0.01),治疗组变化辐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还观察到瘤苗中的新城疫病毒(NDV)对来源于消化道的肿瘤细胞易感而对乳腺来源的瘤细胞不易感。结论TVPBH是一种高特异性的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剂。远期疗效在进一步观察中。
- 周慧敏张卓然郑丛龙谭笑虹
- 关键词:实体瘤肿瘤疫苗免疫功能生物疗法
- 硝酸银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证实硝酸银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血凝试验和鸡胚培养法观察硝酸银对副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硝酸银对腺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菌培养法观察硝酸银对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硝酸银对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
- 郑丛龙周慧敏苗迎秋刘亚丽张卓然
- 关键词:呼吸道病原体硝酸银副流感病毒细胞培养法血凝试验鸡胚
- 基于糖复合物的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研究
- 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重要因素。研究肿瘤转移机制对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肿瘤转移的方式主要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转移。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发生机制尚有待研究。研究表明,肿瘤转移不仅与机体微环境有关,还与肿...
- 张嘉宁贾莉汪淑晶左云飞初海鹰周慧敏魏巍李盛
- 文献传递
- 参杞合剂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SQ)在体外对CNE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观察参杞合剂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参杞合剂作用不同时间后CNE细胞周期的改变,电镜结合DNA电泳分析参杞合剂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SQ对CNE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强度呈现出对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CNE细胞在SQ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G0/G1期比率下降,S期比率升高,出现S期阻滞。0.0625 g.生药/ml的SQ作用48 h后诱导出凋亡,凋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电镜下可见典型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凋亡特征性的DNA条带。结论参杞合剂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S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
- 邓国英范晓磊杨如虹周慧敏刘欣
- 关键词:参杞合剂细胞周期凋亡
- 转变医学思维模式看朊病毒之谜被引量:2
- 2005年
- 朊病毒是一种特殊的传染性病原体,与普遍意义上的病原体不同的是,它不含生命最基本的遗传物质核酸,可引起多种传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如库鲁病、牛海绵状脑病等。必须转变固有的医学思维模式来看待朊病毒之谜,并从哲学角度探讨了朊病毒病的出现。
- 周慧敏范晓磊张卓然
- 关键词:朊病毒思维模式传染病
- 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及窖蛋白-1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
-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肿瘤转移机制的阐明,对认识肿瘤的生物学本质具有理论意义。肿瘤浸润转移的方式包括直接播散、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几种。其中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肿瘤转移的早期迹象,因此及早...
- 周慧敏
- 关键词:淋巴道转移窖蛋白-1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参杞合剂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参杞合剂(SQ)对人鼻咽癌细胞CNE的凋亡及转移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类肿瘤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四氮唑盐(MTT)法计算抑瘤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形成的DNA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Fas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SQ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SQ对CNE细胞具有明显的直接杀伤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凋亡特征性条带;Fas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SQ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凋亡,可能与Fas/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有关。
- 范晓磊邓国英周慧敏杨淑凤
- 关键词:参杞合剂鼻咽癌细胞凋亡半胱氨酸蛋白酶3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DNA免疫初步研究
- 2004年
- 目的 观察HCV核心蛋白基因的DNA免疫效果。方法 将HCV核心蛋白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 c。在证明该重组质粒可在哺乳动物COS7细胞中表达的基础上 ,用重组质粒 10 0 μg免疫小鼠 ,同时设立空白质粒组和PBS组两组对照 ,初次免疫后 4周、8周各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T淋巴细胞增殖检测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MTT法。结果 pcDNA3.1 c可在COS7细胞内表达HCV核心抗原 ,接种于Balb c小鼠能有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1
- 周慧敏范晓磊刘劲枫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DNA免疫
- 糖蛋白Axl在小鼠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淋巴道转移潜能
- Axl 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亚家族成员之一,是表观分子量为140 kDa 的跨膜糖蛋白(cDNA 序列推测蛋白的分子量为98 kDa)。Axl 既具有粘附分子的特点,又具有特殊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在机体发育、生殖等多种生理过程...
- 贾莉周慧敏张嘉宁
- 文献传递
- Caveolin-1下调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经淋巴道转移潜能
- Caveolin-1是胞膜窖的主要结构成分,在细胞内吞、胆固醇运输、信号传导、肿瘤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aveolin-1基因一直被认为具有抑癌基因样功能,但近几年发现 caveolin-1基因与
- 汪淑晶贾莉周慧敏张嘉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