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天喜

作品数:12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脑炎
  • 3篇肝炎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3篇传染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乙脑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疫情
  • 2篇抗体
  • 2篇疾病控制
  • 2篇传染病
  • 1篇毒性
  • 1篇血清学监测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血性

机构

  • 10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福建国际旅行...
  • 1篇福州市传染病...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作者

  • 12篇周天喜
  • 5篇王枝新
  • 4篇陈端
  • 4篇吴善群
  • 4篇谢剑锋
  • 4篇沈晓娜
  • 2篇陈端
  • 2篇何家鑫
  • 2篇张冬娟
  • 2篇潘伟毅
  • 2篇曾林桦
  • 2篇杨式芹
  • 2篇汪小瑛
  • 2篇洪荣涛
  • 2篇郭齐华
  • 1篇杨莹
  • 1篇王宇平
  • 1篇张述铿
  • 1篇张建庆
  • 1篇杨秀惠

传媒

  • 8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2年福建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分离和鉴定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查明 2 0 0 2年我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AHC)流行的病原。[方法 ]采集福州和漳州市临床诊断为AHC的患者眼拭子 5 7份、双份血清 7份。分别用Hep 2和Vero细胞对标本进行病原分离 ;用免疫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对分离出的毒株进行鉴定 ;用诊断血清鉴定的 4株病毒 ,对 7例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从 5 7份眼拭子标本中分离出 47株 (阳性率 82 5 %) ;经诊断血清微量中和试验鉴定 ,均为柯萨奇病毒A2 4变异株 (CA2 4v) ;7例患者双份血清经微量中和试验测定 ,中和抗体均呈≥ 4倍增长。[结论 ]CA2 4v是引起 2 0 0
沈晓娜曾林桦吴善群汪小瑛王枝新陈端周天喜何家鑫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免疫血清病毒分离
安溪县47例乙脑病人血清学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陈端周天喜李清山汪忠土廖亚华
关键词:乙型脑炎IGM抗体传染病疾病控制
福州海港口岸输入性蝇类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监测福州海港口岸输入性蝇类情况,严防境外蝇类的侵入。〔方法〕采用硫酰氟蒸熏法,对入境废纸集装箱进行卫生处理,采集蝇类标本鉴定种类及用荧光RT-PCR法检测蝇体内携带肠道病毒。〔结果〕2006—2007年共截获境外输入性蝇类标本11840只,经鉴定隶属于5科15属23种,主要为丝光绿蝇、红头丽蝇和家蝇,分别占蝇类总数的40.80%、27.59%和9.42%。其中胖腐蝇、巴浦绿蝇、红头丽蝇、乌拉尔丽蝇、宽丽蝇等系本口岸没有分布的蝇种。这些境外蝇类输入地域来自欧洲、亚洲、美洲、及大洋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在丝光绿蝇、红头丽蝇等蝇种躯体上发现13批次有害寄生螨类活体,主要为粉螨科Acaridae,食酪螨属Tyrophagus,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Schrank);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28组,阳性率14%。〔结论〕鉴定结果说明查获的境外蝇类涉及的国家较多,种类呈多样性。蝇体表面发现活体螨类,提示硫酰氟蒸熏法不能全部杀死螨类;蝇体内检出肠道病毒,表明虫媒传染病的输入风险依然存在,应引起高度重视及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张述铿王宇平徐保海周天喜李平航高博张建庆
关键词:蝇类输入性
福建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为保持高质量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按照卫生部要求,开展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结果应用EPI info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19例,分布在9个设区市的52个县(区、市),服苗史≥3次的101例,占84.9%,男女性别比为2.31∶1,<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49/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8.2%。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4.4%,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报告接种率96.0%,强化免疫活动快速评估接种率为第1轮86.5%、第2轮87.7%。结论福建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继续提高并保持高水平OPV免疫接种率,保持高质量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巩固无脊灰成果。
郭齐华潘伟毅周勇周天喜张冬娟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从临床送检的脑炎病人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10株乙脑病毒被引量:40
2003年
[目的 ]从脑炎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乙脑病毒。[方法 ]对发病 5日内的血液 2 4份和脑脊液 2份标本接种C6/3 6细胞 ,再做免疫荧光试验、乳鼠接种、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证实有 10株乙脑病毒 ,其中 9株从血液分离 ,1株从脑脊液分离。 6月份分离到 7株、7月份 2株、8月份 1株。[结论 ]说明我省 6月、7月和 8月有乙脑流行。
陈端赵珠英汪小瑛王枝新周天喜
关键词:乙脑病毒脑炎血液脑脊液
新世纪初期福建省病毒性肝炎疫情预测与对策
本文对新世纪初期福建省病毒性肝炎疫情预测与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1987年以来肝炎疫情趋势、肝炎总发病率与各型肝炎的构成、自然人群肝炎感染状况、21世纪初肝炎预测预报和措施与对策进行了论述。
吴善群沈晓娜洪荣涛周天喜谢剑锋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炎感染疫情预测
文献传递
1993—2002年福州市传染病院入院肝炎病例分型及流行趋势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与分析福州市传染病院 10年入院患者各型肝炎的流行趋势。[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甲~戊型病毒性肝炎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病例数逐年上升 ,乙肝病例数逐年增高 ,甲肝病例逐年减少 ,戊肝病例呈波动性变化 ;乙肝、甲肝和戊肝 ,占总数的 90 %左右。 [结论 ]肝炎疫情仍然严重 ,原因是多方面的 ;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在乙肝、甲肝和戊肝。
周天喜韩荔芬吴善群王枝新何家鑫
关键词:肝炎
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监测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监测福建省 1~ 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为今后制定免疫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在全省部分县 (市、区 ) ,每县随机抽取 2个乡 (镇 ) ,每乡 (镇 )将 1~ 10岁儿童分成 10个年龄组 ,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 5名儿童共 160 8名 ,调查乙脑疫苗免疫史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HI)检测乙脑抗体。 [结果 \〗乙脑抗体总阳性率为 5 7 9% (92 9/160 8)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3 3 0 1,不同年龄组乙脑HI抗体GMT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有免疫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 (64 5 % )高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 (4 0 3 % ) ,不同县 (市、区 )儿童之间乙脑抗体阳性率 (3 6 7%~ 83 5 % )有差异。 [结论 ]要继续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及时进行加强接种 ,进一步提高儿童乙脑免疫水平。
陈端周天喜杨式芹王枝新谢剑锋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学监测疾病控制儿童
1959—2000年福建省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为福建省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195 9-2 0 0 0年全省的肝炎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 42年间我省肝炎疫情经历动荡、持续高峰、持续下降与回升 4个阶段 ,其死亡率与病死率均有下降 ,但死亡率仍居法定传染病的榜首。 90年代甲肝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乙肝发病率盘升。甲肝∶乙肝由 1990年的 1 8∶1逐步倒置成2 0 0 0年的 1∶5 3 5。 1996— 2 0 0 0年 12 3 5 60例报告肝炎疫情分析 :甲肝以 2 5~ 3 4岁组为多 ,乙肝以 2 0~ 3 4岁组为多。两型肝炎均以农民、工人和干部职工为主 ;男∶女 ,甲、乙肝分别为 2 3 8∶1与 2 82∶1;甲肝病例以 3~ 5月较多 ,乙肝病例以 5~ 8月较多 ,未出现明显的季节高峰。各地报告的肝炎年均发病率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为此应加强对肝炎防治工作 ,密切注意疫情动态。
吴善群周天喜沈晓娜洪荣涛谢剑锋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疫情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对福建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血清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SARS临床诊断、疑似、医学观察病例以及其他非SARS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SARS -CoV特异性IgM、IgG抗体。 结果  (1) 3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血清SARS -CoV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阳性 ,其中 2例IgM抗体阳性 ,2例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呈≥ 4倍增长 ;(2 ) 1例疑似病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 ,且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呈 >4倍增长 ;(3) 11例医学观察病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 ;(4 ) 5 0例非SARS患者和健康人群IgG抗体全部阴性。 结论 间接ELISA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方法 ,可对SARS临床诊断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沈晓娜谢剑锋杨式芹陈端王枝新修文琼周天喜吕双凤曾林桦严延生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