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俊琴

作品数:32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3篇油茶
  • 19篇基因
  • 13篇克隆
  • 10篇生物信息
  • 10篇生物信息学
  • 10篇基因克隆
  • 9篇自交不亲和
  • 8篇亚细胞
  • 8篇亚细胞定位
  • 8篇细胞定位
  • 7篇油桐
  • 5篇生物信息学分...
  • 4篇基因表达
  • 2篇叶片
  • 2篇异交
  • 2篇油质
  • 2篇诱导不定芽
  • 2篇芝麻
  • 2篇芝麻饼
  • 2篇生态

机构

  • 30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康涅狄格大学
  • 1篇德州农工大学

作者

  • 32篇周俊琴
  • 27篇谭晓风
  • 14篇袁军
  • 7篇龙洪旭
  • 5篇刘美兰
  • 5篇李泽
  • 4篇张琳
  • 4篇曾艳玲
  • 2篇袁德义
  • 2篇王建勇
  • 2篇江南
  • 2篇周乃富
  • 2篇刘敏
  • 2篇徐艳
  • 1篇贾宝光
  • 1篇杨进
  • 1篇蒋瑶
  • 1篇宋志波
  • 1篇吴泽龙
  • 1篇田雷

传媒

  • 8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经济林研究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中国林学会经...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茶专用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生物菌肥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料领域,涉及一种油茶专用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粉碎的油茶茶壳加入EM菌稀释液,发酵5-8天,得到腐熟的茶壳;2)腐熟的茶壳、油茶枯饼、芝麻饼混合,加入EM菌稀释液,发酵10-15天,得到发酵的...
袁军谭晓风袁德义周乃富李泽周俊琴
文献传递
油茶总RNA的提取与内参基因的初选被引量:9
2014年
为得到高质量的油茶总RNA及稳定的内参基因,以油茶良种‘华硕’为试验材料,采用ambion试剂盒结合CTAB法进行总RNA提取。获得的总RNA完整性好,纯度高;从前期构建的油茶转录组数据中选取ACT(肌动蛋白基因)等14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共设计22对引物,通过RT-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快速筛选出了适合油茶不同组织(器官)的内参基因。ALB(清蛋白基因),EF1α(延伸因子基因),ETIF3H(启动因子基因),UBC2(泛素结合酶基因)可以作为油茶果实初选内参基因,EF1α可以作为油茶根、茎、花及果实内参基因,ETIF3H可以作为油茶根、茎、叶、花瓣的内参基因。
宋志波刘敏贾宝光田雷曾艳玲周俊琴谭晓风张琳
关键词:油茶RNA提取内参基因逆转录PCR
油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CoFBA4)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diphosphatealdolase,FBA,EC4.1.2.13),简称醛缩酶,是糖酵解代谢途径中第4步关键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Fru.1,6-BP)可逆地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3-磷酸甘油醛(G.3-P)(Rutter,1964)。
曾艳玲谭晓风蒋瑶刘敏王建勇周俊琴
关键词:油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克隆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
油茶Pht1;2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克隆和分析油茶高亲和磷转运蛋白基因,为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为试材,通过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出油茶磷酸转运子Pht1基因家族一个成员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oPht1;2(GenBank登录号:JX412956.1),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序列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CoPht1;2 CDS长度为1 590bp,编码530个氨基酸,与其它物种的Pht1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杨柳科毛果杨的Pht1相似性最高,达到77.5%;该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8.02 kDa,理论等电点pI为8.97,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不规则卷曲构成,包含12个明显的跨膜螺旋拓扑结构。结论:预测显示该蛋白是一个疏水跨膜蛋白,具有磷转运蛋白的主要特征,初步判定其与油茶磷吸收有关,其功能有待进一步验证。
周俊琴谭晓风袁军龙洪旭
关键词:油茶生物信息学
油茶CoPI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本研究以油茶品种‘华硕’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得到光敏色素互作因子中的一条PIF3基因,命名为CoPIF3。CoPIF3基因序列全长1884 bp,编码627个氨基酸。CoPIF3蛋白分子量为67.881 kDa,属于bHLH蛋白家族,该基因与茶树的PIF3亲缘关系较近,被定位在细胞核中,并成功在E.coli 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表明:CoPIF3基因在叶芽及老茎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在自交授粉下,CoPIF3基因在子房中24 h的表达量最低,在花柱中表达量在授粉后上调至24 h时最高;在异交授粉下,CoPIF3基因在子房和花柱中的表达量分别在24 h和48 h时达到峰值,随后均下调。研究表明CoPIF3可能参与了油茶自交授粉后花粉管的生长,进而参与了油茶自交不亲和反应。本研究为油茶自交不亲和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
刘懿瑶周俊琴卢梦琪余姝姝杨进谭晓风
关键词:油茶自交不亲和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
油茶3个AR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ARF (auxin response factor)又称生长素响应因子,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采用PCR技术从油茶中克隆得到3条ARF基因并将其分别命名为CoARF5、CoARF9和CoARF19,其全长编码序列(CDS)分别为2 835、2 076和3 234 bp,分别编码944、691和1 077个氨基酸。将油茶ARF蛋白与拟南芥ARF家族基因蛋白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oARF5与AtARF5、CoARF9与AtARF9、CoARF19与AtARF19亲缘关系最近。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CoARF5、CoARF9和CoARF19蛋白均具有ARF家族特有的3个结构域:B3 DNA结合结构域、Auxinresp结构域和AUX/IAA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组织表达差异明显, CoARF19基因在老茎和芽中表达较多;CoARF5和CoARF9基因在芽中特异性表达。自交、异交和未授粉的子房及花柱表达分析发现,CoARF5、CoARF9、CoARF19在授粉24 h时,自交花柱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期异交及未授粉的表达量;在授粉78-84 h时,异交子房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期自交及未授粉的表达量,由此推测CoARF5、CoARF9和CoARF19基因可能参与油茶自交不亲和反应。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3条ARF基因均定位于细胞核,符合转录因子的特点。以上研究结果表明3条CoARF基因可能通过植物激素调控参与油茶的自交不亲和反应。
余姝姝周俊琴周俊琴刘懿瑶杨进谭晓风
关键词:油茶ARF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
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组学解析与关键基因研究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在我国林业产业建设、生态建设、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及国民健康水平提高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油茶开花量很大,但自然座果率极低(5%以下),其中一个主...
周俊琴
关键词:油茶S-RNASE过氧化物酶
文献传递
一种油桐叶片再生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桐叶片再生植株的方法,属于油桐的快繁技术领域。主要通过油桐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过程,不仅为快速繁殖优良油桐植株提供了一条途径,而且为以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
谭晓风李泽张琳袁军龙洪旭曾艳玲周俊琴
文献传递
一种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萜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萜类化合物可以减弱抗凋亡蛋白Bcl‑2,降低Bcl‑2/Bax比值。本发明提供的萜类化合物可通过下调β‑catenin和上调Caspase‑3和TNF‑α来促进细胞凋亡。本发明提供...
吴泽龙谭晓风杨莉颖周俊琴袁军李泽
油茶自、异交雌蕊CAT活性及相关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2022年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具有后期自交不亲和(LSI)特性,严重阻碍了油茶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品种配置。为研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在油茶自交不亲和中的作用,本文对油茶自、异交授粉后雌蕊中的CAT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克隆得到3个CAT基因,命名为CoCAT1~CoCAT3。结果显示,其CDS分别为1479、1287和1479 bp,编码492、428和492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编码产物在C末端均含有典型的三肽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发现,CoCAT2、CoCAT3与NtCAT3亲缘关系最近,CoCAT1与CsCAT1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3个基因在授粉72 h后的自交雌蕊中表达量最大,在授粉36、84 h自交雌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异交。自、异花授粉均引起油茶雌蕊内CAT活性的上升,但幅度不同,推测油茶CAT可能参与油茶自交不亲和的响应机制。
蒋思思周俊琴卢梦琪袁军
关键词:油茶自交不亲和基因克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