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 作品数:135 被引量:3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铈掺杂稀土钽/铌酸盐(RETa/NbO<Sub>4</Sub>)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铈掺杂稀土钽/铌酸盐RETa/NbO<Sub>4</Sub>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铈掺杂稀土钽/铌酸盐RETa/NbO<Sub>4</Sub>...
- 冯晶吴鹏葛振华宋鹏
- 文献传递
- 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物组合分带的LOGFO2-LOGFS2相图--以楚雄盆地大姚铜矿床为例
- 楚雄盆地是扬子地块西南缘著名的砂岩型铜矿集区,其中,大姚六苴铜矿床是其典型代表。从紫色砂岩向浅色砂岩,金属矿物组合依次呈现赤铁矿→辉铜矿→辉铜矿+斑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水平分带。以矿物分带中的金属矿物组合为主要...
- 张艳韩润生吴鹏魏平堂
- 关键词:砂岩铜矿楚雄盆地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川西南大梁子铅锌矿区F_(15)主控断裂及其控矿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大梁子铅锌矿是川西南矿集区典型的大型矿床之一,矿床(体)的空间展布严格受F_(15)主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它们为成矿流体运移和矿质沉淀提供了有利场所。针对该矿床成矿构造体系、F_(15)主控断裂及其控矿作用的核心问题,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主控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力学、构造岩、构造期次等方面的解析,结合地球化学研究,认为F_(15)主控断裂在成矿期具有导矿和容矿的特征,主走滑-断褶构造组合样式(负花状构造)是该矿床的主要构造组合样式。F_(15)主控断裂主要表现出2期构造活动:早期(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因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形成右行扭张-张扭性构造,晚期(燕山中—晚期)因NE—SW向主压应力作用,断层转化为左行扭性-扭压性,右行扭张-张扭性及派生出的一系列NWW—NW向张性断裂、NE向压扭性断裂及NE向SW倾伏主背斜组合而成的NE向构造带,为主要成矿构造体系。与铅锌成矿有关的Zn-Pb-Cd-Sb-Hg-Ag-As等元素组合和与深部流体有关的Mo-Tl等成矿元素组合均表现为明显富集现象;成矿流体沿F_(15)导矿构造“贯入”,沿次级NWW—NW向断裂和NE向SW倾伏主背斜、层间断裂构造系统发生“贯入”-交代作用,形成矿床。该研究不仅对大梁子铅锌矿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实际意义,对于川西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构造控矿规律研究也具有科学价值。
- 吴建标韩润生冯志兴吴鹏龚红胜丁天柱赵新跃李凌杰杨博袁航
- 一种膜剥离传输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剥离传输系统,本发明装置包括供料装置、抓取装置、撕膜装置、废膜回收装置、输送线、定位装置,各装置均固定在地面上,其中撕膜装置安装在供料装置一侧,抓取装置设置在供料装置和撕膜装置的上方,废膜回收装置安装在...
- 王学军吴鹏伍星普江华马爱锋伞红军陈明方吴海波
- 文献传递
- 楚雄盆地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Ⅲ号矿体群为例
- 2013年
- 郝家河铜矿床是楚雄盆地砂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Ⅲ号矿体群为例,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方向、不同矿化程度的断裂构造岩、矿石、地层岩石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构造岩与矿石、地层岩石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δEu弱亏损,δCe负异常不明显,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显示出构造岩与矿石、地层岩石稀土元素特征具有同源特征;讨论了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影响构造岩稀土含量及配分模式的因素,进而提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隐伏矿预测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 梁徐文韩润生吴海枝吴鹏
- 关键词:稀土元素断裂构造岩楚雄盆地
- 一种三维移动一维转动并联机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移动一维转动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动平台、四条简单支链,四条简单支链由简单支链Ⅰ、简单支链Ⅱ、简单支链Ⅲ和简单支链Ⅳ组成;所述定平台、动平台通过四条简单支链连接,四条简单支链的复合运动构成了动平台的输...
- 伞红军陈久朋伍星陈明方王学军贺玮张道义李鹏飞刘金鑫吴鹏葛天佑普江华臧家秀
- 文献传递
-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矿石—接触带—围岩”白云石微区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会泽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川滇黔碳酸盐岩型铅锌成矿域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分别对“矿石-接触带-围岩”3个带中的白云石进行主量、微量元素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矿石→接触带→围岩,白云石中的CaO和MgO含量逐渐升高而FeO和MnO含量逐渐降低。同时,Mn、Fe、Ga、Sr、In、Sn、V等微量元素含量依次降低,指示流体演化过程中与白云石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并且越靠近矿体,水/岩相互作用越强烈,流体中的Mn、Fe、Ga、Sr、In、Sn、V等元素替代白云石中的Ca^(2+)和Mg^(2+),迁入粗晶白云石中参与沉淀。矿石中的白云石Cu、Zn、Ag、Cd等成矿元素含量远高于接触带和围岩中的白云石,表明靠近矿体的白云岩发生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成矿元素迅速进入矿石中的白云石而富集。矿石→接触带→围岩中白云石的稀土元素含量逐渐升高,并且3个带中均表现出Eu、Ce负异常,异常程度逐渐减弱,与白云石CaO含量呈现规律一致,指示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随白云石中Ca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综合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相对演化方向为矿石→接触带→围岩,流体性质从碱性向中性、弱酸性演化,水/岩相互作用强度从矿石→接触带→围岩逐渐减弱,导致3个带中的白云石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呈现规律性变化,成为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白云石的主、微量元素不仅能反映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还可以反映水/岩相互作用过程。
- 谭茂吴鹏韩润生张艳黄智龙杨航
- 关键词:白云石电子探针会泽铅锌矿床
- 一种二价镁离子掺杂钽酸钇高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价镁离子掺杂钽酸钇高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温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Mg<Sup>2+</Sup>离子掺杂钽酸钇高温陶瓷的结构式为Y<Sub>1‑x</Sub>Mg<Sub>x</Sub>TaO<...
- 冯晶周云轩种晓宇吴鹏宋鹏
- 文献传递
- 湘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原位成分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湘南钨锡多金属矿集区中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两大构造单元的碰撞拼接地带。矿床中主要发育两类石榴子石,Ⅰ类石榴子石(Grt-Ⅰ)呈灰-灰绿色,具明显的韵律环带,Ⅱ类石榴子石(Grt-Ⅱ)呈棕红色或浅红色,环带不发育,较为破碎,呈脉状产出。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分析了两类石榴子石成分,结果表明,Grt-Ⅰ主要富Fe,属于钙铁榴石(And_(91-93)Gro_(5-8)Spe+Pyr+Alm_(0.71-0.79));Grt-Ⅱ较Grt-ⅠFe含量降低,Al含量增加,以钙铝榴石组分增加为主要特征,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固溶体系列(And_(52-66)Gro_(32-47)Spe+Pyr+Alm_(1.10-1.37))。石榴子石稀土元素总量偏低(42.60×10^(-6)~201.50×10^(-6),不包括Y),Grt-ⅠΣREE、LREE/HREE值、δEu值高于Grt-Ⅱ,前者具强烈的Eu正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向右陡倾,而后者中等Eu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向左平缓倾。两类石榴子石亏损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Grt-Ⅰ富集程度整体低于Grt-Ⅱ。两类石榴子石不同的端员组分、Eu异常等特征,指示Grt-Ⅰ富含Fe,且形成高氧逸度、碱性环境,Grt-Ⅱ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弱碱性的环境,说明由Grt-Ⅰ至Grt-Ⅱ氧逸度逐渐降低,由氧化转变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金属成矿元素Cu、Zn、Mo、Pb等在两类石榴子石中的含量较低,Sn含量却高达地壳中Sn平均含量(2.00×10^(-6))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指示深部石榴子石矽卡岩有利于Sn的富集,具成矿潜力。
- 祝干吴鹏韩润生杨航
- 关键词:石榴子石物理化学条件
- 川西南大梁子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与控矿构造组合样式
- 2023年
- 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西南矿集区内,矿体展布明显受构造控制。针对该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与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不清的问题,基于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不同级别的典型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及不同期次构造筛分,厘清了控矿构造组合样式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成矿构造体系为印支晚期NE向构造带,在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矿床内形成的不同级别构造分级控制了矿床、矿体和矿脉的展布;形成不同尺度的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矿床尺度的走滑为主断裂-褶皱构造组合、矿体尺度的为“多”字型、“入”字型及“黑色破碎带”构造组合。本研究为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杨博韩润生吴建标冯志兴丁天柱吴鹏龚红胜李凌杰袁航